让学生从体育课堂中真正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时间:2022-05-26 05:14:53

让学生从体育课堂中真正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中提到,要高度尊重孩子。情感是沟通思想的桥梁,爱是启开教育对象内心世界的钥匙,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的能动体,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是不可能喜欢上你的体育课的。只有建立一种民主、和谐与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有可能喜欢上你的体育课。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爱屋及乌”。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喜欢你,他就有可能也喜欢上你的体育课。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在学生中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让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是值得尊敬、值得信赖、值得亲近的人;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和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生本教育、快乐体育强调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要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一般来说,体育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娱乐性,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因为,教材的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体育课的开始部分,我们把老一套的教学模式(跑圈)加以改革,变为队形跑,如蛇行跑、螺旋形跑、“8”字形跑连接起来,再穿插上一些游戏、舞蹈等,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当然,钻研教材不仅是要把握教材的魅力,还要深入研究组织教法,研究此项教材怎么教学生才爱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因此,教师在课堂要广泛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积极改进教材,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对比较单调乏味、多次重复的教材要适当进行改编,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体育课时根据学生特点,分组安排教学,女生爱美,可安排一些节奏鲜明、新颖、方法多样的练习,如体态健美、轻盈多姿的舞蹈、艺术体操等。男生活泼好动,爱比高低,好胜心强,勇于竞争,这样可安排一些引起对抗性的游戏和比赛。又如中长跑教学,如果总让学生单调的跑,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练”、“厌课”思想,进而想方设法请假或见习。激发他们的自觉主动性,就可能使其克服“厌练”、“厌课”思想,自觉上好体育课。

适宜的学习目标,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过去之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统一的目标要求来对待千差万别的学生。其结果就必然导致一部分体育尖子无须做出什么努力,就可轻而易举的实现目标,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而另一部分体育稍弱的学生,却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努力也无法实现目标,屡受挫折而丧失学习信心。因此,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学习目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然而,一个班好几十名学生,要我们一一帮助每一个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是不现实的。而把学习目标分成若干层次,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水平分组,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层次目标则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例如,100米跑是一项比较的枯燥单调的教材,练习中,也只有少数人能跑在前面,而多数人无动于衷。教学中可采用让距离跑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分别站在各自的起跑线起跑。又如助跑起跳摸高挂物的练习,可根据学生不同身高、不同起跳能力设制几组不同高度的高挂物,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小组,还可让学生随时调换适合自己高度的练习小组,这样有利于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不少体育与健康课,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课堂教学氛围显得过于沉闷、呆板和压抑,这是很难吸引学生的。必须营造一种活泼的教学氛围,来感染和激发学生。影响教学氛围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三条:一是必须建立一个民主、和谐与亲密的师生关系;二是必须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三是体育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并能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来感染学生。安排教材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不断变化和更新教学方法,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一教材可以采用多种教法。例如,迎面接力跑可采用三种教法,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分别进行教学。教法一:采用近距离迎面接力或近距离往返接力形式进行练习,以提高传接棒技术为主;教法二:采用较长距离形式的迎面接力跑练习,以发展奔跑能力为主;教法三:进行教学比赛,以提高传接棒动作技术和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为主。由于三种教法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克服了同一教材重复练习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的缺点。教学方法手段要多样化、系统化。

体育与健康课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在于能否在课堂上发挥效应,使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为此,必须在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区别对待,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要分解好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接近目标,并及时加强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对于体育稍落点的学生来说,不要求他们达到什么标准,或是赶与超过什么人,而主要是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只要他们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就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空间,真正的体育教学并非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技能。教学中要承认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积极练,自觉参与。对于我们体育教师来说,最积极的办法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深入钻研教材,改革组织教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来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上一篇:新课标下中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