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尝试

时间:2022-05-26 04:44:45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尝试

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宗旨,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特别是潜意识里注重创新就显得特别重要。其中课堂创意设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灵动的思考,培养探索解决问题的志趣和能力,从而开掘学生的潜智潜能,让学生获得更多丰富的新知,更深刻的人生感悟。

一、创设情境,投石激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造性的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学生的迫切需要是积极思维的开始,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各抒见解,形成师生的能动“对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我们读到悲剧时,眼泪总会情不自禁地流出来,可读到《阿Q正传》时眼泪却不外透,难道阿Q不是悲剧剧情中的可悲角色吗?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笔下《阿Q正传》中的悲剧属于哪种悲剧?教师创设的情境给学生学习《阿Q正传》起到了“促情”、“激趣”的作用,学生形成了一种“激求”的心理状态,并加速思考,以求问题的解决。

二、把握并紧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提问,教师不应离开教学目标,节外生枝,把教材搞得支离破碎,更不应该突然冒出一个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去惩治那些不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打乱教学秩序,因而,对课堂提问,教师应精挑细选,创意设计,克服课堂的随意性。如:《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教学,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周瑜的反间计真的没有漏洞吗?如果有表现在哪里?周瑜又是如何弥补的?这一问题的提出,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快速阅读了课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同学们找出了 “战时统帅醉酒不正常,机密信件随意放置不合情理,蒋干离开时无人盘查令人难以置信”等多处漏洞,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周瑜是如何弥补这些漏洞的。因而,这一问题的创设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三、课堂设问要注重时机,讲究时效性

一粒种子的发芽,都是有时机的,时机把握不当,是难以奏效的。课堂教学同样如此,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巧妙施问,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课堂设问实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且有一定的难度,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乐于学习,每一位学生只要“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对于较难的问题,教师给予提示,最终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雷雨》一文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周朴园在大年三十晚上把鲁侍萍母子赶出了家门,可是在以后的三十年中,他家东西的摆设一律维持侍萍在家的原貌,还四处打听侍萍的坟墓,你如何看待周朴园的这一行为?”这一问题有难度,学生难以回答,我又降低难度,再设问:第一,周朴园把侍萍母子赶出家门,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第二,三十年后,当侍萍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什么?三十年中,周的这一系列怀念侍萍的行为反映了什么?通过这一提示,同学们再阅读分析,就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周朴园极端虚伪,冷酷而善于伪装。引导学生不局限于找问题的答案,要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运用所学知识解更多的问题,化无形为有形,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四、课堂角色是平等的,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上,教师可以下讲台,更成幕后的导演,学生可以走上讲台,由台下的“听众”变成台上的演员。这样,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如:在授《孔雀东南飞》一文时,一位同学突然举手发问:“刘兰芝贤慧、聪明、漂亮,为什么会被婆婆“遣归”?我设置了“焦母强弃兰芝谜”这一论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在讨论中,有的同学认为:刘兰芝不能生育,而被遣归;有的同学认为:情绪压抑产生一种强烈的嫉妒心,非遣归兰芝不可;有的认为是恋子情造成的,焦母独自一人把仲卿兄妹俩拉扯大,所有感情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但自从兰芝到焦家后,因夫妻俩的恩爱感情,而疏远了母子感情,焦母越来越不是滋味,到不遣归兰芝不痛快的地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设置问题时,可以“话到嘴边也留半句”有意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

课堂教学,创意设问,有助于阅读学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师教学实效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查。中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是不易有效的。”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驾驭提问的技巧,这样才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素质教育增添更多光点。

上一篇: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快乐教学让小学生走进音乐学习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