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垃圾食品”的危害降到最低

时间:2022-05-26 03:47:22

把“垃圾食品”的危害降到最低

有关反式脂肪酸的争论,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垃圾食品的关注。那么到底哪些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有没有“不垃圾”的吃法?

“垃圾食品”不只是洋快餐

说起“垃圾食品”,恐怕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炸鸡、汉堡。这些“洋快餐”的典型食物,无疑是公认的“垃圾食品”。但“垃圾食品”远远不只是这些“洋快餐”,以下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油炸食品、腌制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食品(方便面和膨化食品)、冷冻甜品、烧烤食品、加工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火腿等)、饼干(不包括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罐头食品、蜜饯果脯食品。

看到这个结果你是否会惊讶:超市里卖的除了生鲜之外,剩下的几乎都是“垃圾食品”!况且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食物还只是以西方饮食习惯的食物为主,像油条、煎包这些传统的中式食物中,也有不少是“垃圾食品”,而这也恰好是很多人的误区――“洋快餐”是“垃圾食品”,中式快餐不是“垃圾食品”,而实际上“垃圾食品”可不是这么简单划分的。

三高三低――“垃圾食品”的通病

“垃圾食品”是指仅提供一些热量,而无其他营养素的食物;或提供超过人体需要、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垃圾食品”往往含有很多食品添加剂,这些食品添加剂虽然在每种单独的“垃圾食品”中,都是在安全范围内的,但是它们在人体中累积起来,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是不能被忽略的。

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维生素、低膳食纤维、低矿物元素,这“三高三低”是“垃圾食品”的通病,也是“垃圾食品”引起健康问题的症结所在。

以火腿肠这类常见的肉类加工食品为例,它本身属于高蛋白食物,食用不当就会提供超过人体所需的能量,可能转化为脂肪,引起肥胖。且这些加工的肉类食品或多或少含有亚硝酸盐,有导致癌症的潜在风险。同时这些食物中含有的防腐剂、增色剂、保色剂、食用香精、增鲜剂等多种食品添加剂,会加重肝脏负担,且很多的加工肉类食品都是高钠食品,大量食用可导致盐分摄入过高,而高盐饮食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吃“垃圾食品”会上瘾吗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垃圾食品”有很多危害,却还是欲罢不能呢?是不是吃“垃圾食品”有成瘾性?

答案是:很有可能。

美国的一家研究所研究发现,实验鼠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糕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后,大脑内部发生改变,这种变化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吃垃圾食品成瘾后的实验鼠对一些健康食品产生排斥性。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成瘾症实验室研究认为,不断堆积的脂肪中的一些物质也会改变大脑的奖赏阈限,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只有吃得更多,才能获得满足感。而让老鼠摆脱高热量食品,可能导致大脑出现与戒毒和戒酒类似的变化。

撇开这些研究的真实性和价值不谈,有一点我们必须得承认,“垃圾食品”很好吃。研究发现,对甜食和高盐食物的偏好是人类共有的基因决定的,而大多数“垃圾食品”都有着甜与咸的口味,更能够给人们带来饮食的愉悦感。

但是“好吃”不等于“营养”,更不等于“健康”。且“垃圾食品”之所以这么好吃,部分还得归功于那些与健康绝对挂不上钩的食品添加剂。

抛弃“垃圾饮食方式”

巧克力是一种补充能量的食物,我们在进行爬山等运动时,常带上一些巧克力以快速补充能量。但如果在平时无节制地食用巧克力是很容易让人发胖的。糖、蛋白质、脂肪,这些都是人体需要的,只是当它们的摄取超过正常需要之后,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所以,看一种食物是不是“垃圾食品”,其实更重要的是看我们怎么吃,要有个“度”的把握。

不可否认,绝对不吃“垃圾食品”,目前还很难做到。所以防止“垃圾食品”对我们健康产生危害,最重要的是增加自己关于健康饮食的知识,学会识别“垃圾食品”,养成节制、平衡的健康饮食习惯。

(摘自《北京晚报》)

上一篇:“雪莲菌” 功效和酸奶差不多 下一篇:王贝之死使“美丽行业”现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