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当代艺术买单

时间:2022-05-26 02:13:35

谁为当代艺术买单

图\和静园艺术馆 摄影\耿玉涛 亮子

首届中国收藏家年会暨收藏家藏品邀请展于9月27日在宋庄和静园艺术馆成功召开。来自全国的艺术家、收藏家、拍卖行代表、评论家、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就“中国当代艺术价值标准与收藏”话题展开讨论。在这难忘的几个小时里,各方发言流光溢彩,气氛十分热烈。从本届年会的盛况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走出寒冬已经不远。

宋庄近来热闹不断。以“群落!群落!”为主题的第五届宋庄艺术节正如火如茶的上演各种展览活动,近距离向人们展示中国艺术家群落的生存与创作状态,在秋高气爽的9月底,这里又迎来一次全国收藏家的盛会――首届中国收藏家年会暨收藏家藏品邀请展。在北京天空湛蓝的初秋,这次年会以重量级的嘉宾、精彩纷呈的发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为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市场带来更多关注与活力。

由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陈所长和北京和静园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收藏家李冰先生共同发起,宋庄艺术促进会主办,和静园美术馆和本刊承办的本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得到了来自政府、文艺界、媒体等等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

与会的嘉宾包括著名收藏家:北京五洲风情娱乐文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乔志兵、北京瑞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锐,中国兆能集团董事长李国昌、和静园美术馆馆长李冰、湖南国斌美术馆谭国斌。艺术家的重要代表周春芽,拍卖行的代表:黄河女士,宝利拍卖、嘉德拍卖行的代表张晓明;画廊的代表:长征艺术空间的代表卢杰;艺术中心的代表北京东方国际艺术中心董事长石东辉等。在一个共同的话题“中国当代艺术价值标准与收藏”下,由陈先生主持研讨会,嘉宾们都有备而来,从各自专业的领域出发,结合切身体会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研讨会后的收藏家藏品展开幕式上,国务院新闻办一局局长陈晓林、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张建新以及北京银行行长严晓燕女士也都到场祝贺,更多国内一线艺术家如“四大天王”的身影也在随后的收藏家藏品展上出现,让人感到各界对于本次收藏家年会暨收藏家藏品展的高度关注与支持。

多维度碰撞的盛会

由宋庄和静园艺术馆一楼咖啡厅布置而成的会场中央,一块写有年会标题与主题的红色展板清晰醒目,窗外是碧草茵茵的绿地,室内是普洱茶香萦绕。来自各界的重量级嘉宾济济一堂,谈笑风生,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共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价值标准。

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之父”的本届收藏家年会主席栗宪庭一直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享有很高威望。他专门提笔为本次年会写了一篇名为《中国当代艺术价值标准与收藏》的长序,在会上,他主要从批评家观点出发,发表了三点洞见引人深思:第一希望藏家和艺术机构积极的抢救已经流失的中国当代艺术珍品,把艺术史的研究对象留存在我们国内,第二是建立建设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价值体系;第三要把艺术家,收藏家通过博物馆和大众沟通起来,将艺术欣赏的变化和大众审美趣味教育相协调。

宋庄镇党委书记胡介报指出了本届年会在宋庄发展艺术产业链、提升宋庄的影响力方面的重大意义。赵力则切合当前的市场形势,以经济危机时期的收藏为题目发表了颇有见地的看法,包括当代艺术市场虽然出现了同期下滑的景象,但当代艺术市场仍有坚实力量支撑;金融危机之后的收藏人群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等。这些观点也激起了其他与会者热烈的讨论。

年会发起人北京和静园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收藏家李冰则从“留存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印记”着眼,强调中国当代艺术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发展历史,但也是中国的文化的一部分,它理应在一定价值标准下留下自己的声音。藏家李国昌也同样强调了当代艺术收藏在文化层面的重大意义。他认为通过收藏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可以造成社会影响,进而对中国文化造成触动。

一些特别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问题也在会上被反复提及和讨论。有些问题非常尖锐也引人深思。如长城空间的卢杰提出了如何正确定位,规划、策划投资行为与收藏行为的问题:中国嘉德拍卖行的油画部资深专家张晓明提出了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和中国收藏家身份的定义问题。在热烈而又友好的探讨氛围中,各位藏家与评论家以及机构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建立当代艺术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这种思维碰撞是值得回味和思索整理的。做艺术的买单人

今天的收藏家,是当代艺术的买单人。他们以个人身份介入,成为艺术家从精神到物质,到作品的审美和对艺术史的理解和想象上共同工作的朋友。与会者来自不同领域,从各方面去诠释当代艺术对当代人的吸引力。谁为中国当代艺术买单,实际上是为未来买单。随着近年来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人们逐渐的关注到中国当代艺术,因为它是新生事物,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其立体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揭示出来的。通过这次年会,与会专家们纷纷表示,有信心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经过金融危机后,泡沫被挤掉,未来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市场“没问题”,因为在逐步建立起来的价值体系中,一切将回归买单人唱主角的“比较正确”的时代。

正如收藏家张锐在会后谈到的,今天这么多人来开会探讨价值问题,首先要看清没价值的东西。本次收藏家年会之所以召开,是希望把握住今天的价值标杆,尽量预见明天的走向。他精辟的说出了自己的期望“不要用价格吓退人,不要用价格喂饱人,更不要用价格伤害艺术。”

长城空间的卢杰作为画廊代表,指出新的艺术家和艺术理念在不断涌现,如果藏家走出以前旧的观点,就会相信无论什么奇迹都是可以发生的。因此,对于市场的信心,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信心必不可少。中国当代艺术的买单人不仅责任重大,也非常的光荣,因为他们的行为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层面上,就是记录中国特有的当代艺术正在发生的历史轨迹。

做艺术的推广教育者

由于种种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当代艺术的教育和普及在官方美术馆无法争得一席之地,一些很有远见、注重艺术与大众的沟通的中国收藏家和民间美术馆已经行动起来。当代艺术作品特别富于创造性,欣赏当代艺术可以推进一个人对美的感悟,对新兴文化和技术的关注。对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价值观、活跃思维都大有裨益。而且,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收藏家来说也是非常合适的收藏对象,虽然市场份额仍比传统藏品要小,但一直吸引着最多人的目光。在来自各方专家的批评、鉴赏下,当代艺术作品价值会渐渐浮现,收藏的过程也是一种对艺术品的再认识过程。今日美术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张子康,从05年开始由于工作关系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现在他意识到美术馆作为对广泛民众教育和文化推广最重要的机构,在当前物质越来越丰富的社会大环境下负有越来越重大的社会责任,他说自己认为这个年会的召开非常及时。

艺术家也有责任积极拓展当代艺术收藏市场、拉近当代艺术与民众的距离。来自四川的艺术家周春芽以风趣幽默的发言风格在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上赢得了阵阵掌声和笑声。在会上,他迫不及待的“宣布”希望明年的第二届中国收藏家年会在西南地区的成都举办。不仅因为成都是他的家乡,还因为在艺术人才辈出的西南地区,对于当代艺术品的关注和收藏正在渐渐升温,一些具有雄厚购买力的藏家需要一个价值体系和良好的艺术鉴赏氛围来作为引导。希望那些凭着自己对美的天然欣赏,对艺术的本能热爱,抛开了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进行的收藏可以被限制在小范围内:举办收藏家年会是一种契机,将纯正的当代艺术之风吹进祖国的大西南。

正如此次收藏家年会的发起人陈在会上所说:“今天讨论的高峰、高潮是批评家、收藏家和艺术家……是长征的第一步。那么下一个未来要发展,我们要年年开,每年要选择一个主题。我们探讨更多,更新的问题,有一些是国内问题,有一些是国际问题,但是都是跟当代艺术相关的问题。”收藏家年会落幕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各方面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能让艺术品创作、收藏市场能从经济危机的寒冬走出,走得更健康,更长远。

上一篇:英雄美女配 下一篇:王辉:中国意超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