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构筑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天然“跳台”

时间:2022-05-26 02:00:26

香港构筑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天然“跳台”

2012年7月1日,香港迎来回归祖国15周年。15年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香港不仅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治奇迹,也创造了成熟经济体持续平稳发展的经济奇迹。值此回归之际,中央有关部委在港公布了六大方面、30多条新举措,旨在加强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融合,实现互补互利共进,并进一步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其中,深化内地与香港、粤港之间金融合作的措施达15条,备受关注。《经济》记者日前采访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华北投资推广总监胡盛龙,就内地企业赴港投资现状、成绩及挑战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经济》: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表的《2011年世界竞争力排名报告》显示:香港在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中与美国并列榜首,优异成绩的背后承载着香港怎样的投资优势?

胡盛龙:香港拥有丰富的国际市场推广经验、资讯自由流通、法制健全、货币自由兑换、集合世界一流专业人才,外加高效的品牌推广能力、低税率、基建设施完善,投资环境充满优势。此外,香港市场为所有前来投资的企业提供了公平的竞争机会,政府对所有投资者一视同仁,平等地为其提供利于营商的各种基础设施及软环境。

众所周知,香港的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93%,而经贸专业服务更是强项。金融、贸易、物流和旅游是香港的四大传统支柱产业。此外,香港还鼓励发展6项具有优势的产业:教育、医疗、检测和认证、创新科技、文化及创意环境。香港在资金、人才、经验上都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经济》:大陆企业在回归15周年这一节点进驻香港市场是否适宜?此外,为促进双方经济繁荣,政府采取了何种措施以帮扶内地企业赴港投资?

胡盛龙:内地一直是香港政府投资推广的重点。近年来内地企业发展迅速,潜力庞大,是我署推广的优先目标之一。从2007年至2010年,我署开展了一项为期3年的全国性宣传计划,名为“投资香港——行!”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向内地日渐壮大的民营企业宣传来港发展的商机。首站活动选择了浙江,后又陆续在山东、福建、四川、广东和辽宁等地开展,让内地企业对香港最新的发展以及在香港设点的好处和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内地企业在此节点进驻香港市场,可谓恰逢其时。

2011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公布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香港与内地在经济、贸易及金融方面的合作。为进一步加快内地企业“走出去”步伐,我署积极与其分享香港宏观的营商环境、投资政策,鼓励当地有准备、有计划“走出去”的企业,充分利用香港在金融服务、融资平台、专业服务、全球触角方面的综合优势。

《经济》:随着香港与内地的互动进一步加大,将会吸引更多的内地企业去香港投资。请问香港是如何协调市场自由化和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的?监管制度对在港投资企业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胡盛龙:作为全球的主要商业中心和金融枢纽,香港对外来投资进入本地市场不作限制、资讯和资金自由流动、司法独立、厉行法制、税制简单和税率低、经济基本因素强劲、公务员队伍廉洁高效、基础设施先进完善,再加上香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成为内地企业通往世界的天然“跳台”。

2003年6月,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为香港本地公司、跨国公司以及内地企业提供了崭新商机。其后双方又陆续签署了9个补充协议。在投资推广署去年协助的303家公司当中,就有30%以上表示是因为该《安排》所赋予的优惠而决定或促使他们更快来港投资的。

此外,香港还拥有严密的知识产权法例,有效保护企业的权益。香港在产品研发、生产策划、市场推广和品牌打造等高增值环节上都极具经验,内地企业到港可以熟悉国际企业的运作方式,提升企业的管治能力。

《经济》:美国传统基金会连续18年将香港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而高自由度在某种程度是与高风险相伴的。请问在内地企业赴港投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风险?又应采取何种措施将投资风险最小化?

胡盛龙:内地企业若实施“走出去”发展计划,首先需要考察并了解外部政治、经济、文化、营商条件等因素,实现充分掌握、综合评价后才能从中找到商机。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经验,内地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最常遇到的挑战来自4大方面,即筹集资金和融资能力的提升、海外市场讯息的掌握、法律系统与国际市场接轨以及企业管治能力的加强。而香港的优势正好可以帮助内地企业应对“走出去”的挑战。

为配合国家“走出去”政策的落地,投资推广署一直致力与商务部、省区市各级政府,以及相关机构紧密合作,加强在内地的投资推广工作,积极推动和发挥香港作为内地企业向海外拓展国际业务的平台角色,并重点发挥香港在金融、贸易、法律、会计、物流、咨询等服务的优势。

内地企业在“十二五”规划中,可充分利用香港的营商优势,来香港设点,继而走向海外。此外,我署驻内地的4个投资推广小组已准备就绪,努力协助更多企业立足香港、迈向国际。内地企业可充分利用香港高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专业服务,不断开拓国际视角,并按照国际认可的标准规范生产与经营,必可在国际市场上有一番作为。

《经济》:最后,请您介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的具体职能?自成立至今,推广署在促进内地企业赴港投资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胡盛龙:成立于2000年7月的投资推广署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属下部门,专责为香港促进外来直接投资。本署全力支持海外及内地企业在香港开业或扩展业务,针对个别行业及企业所需,免费提供实用资讯及专业支援,协助外地企业充分利用本港的营商优势,在香港成功发展。截至2012年6月,本署成功完成超过2600个投资项目。有关企业在开业或扩展的首年内,共为本地经济创造超过30000个新职位,总投资额超过670亿港元。截至2011年底,本署共协助389家内地企业赴港投资,内地已成为香港最大的单一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

2012年,我署会继续加强推广的力度,以吸引更多海外和内地的企业来港投资。重点推广市场既包括美国、英国等成熟市场,也包括内地、东南亚、印度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稳定的营商环境、健全的法制、稳定的税制、资讯及资金自由流通以及兼具国际视野及内地市场的人才等因素,共同构建了香港——投资者的理想平台。

上一篇:推广情报师体系,培育市场“先知” 下一篇:私有化浪潮的理论起源与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