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课堂提问有效预设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5-25 10:10:08

中职数学课堂提问有效预设的策略研究

摘要: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如今,仍有很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作用认识不够。设计的问题不科学,提问的技巧也不高超,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教学法和心理学两条主线出发,针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探究了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中职数学教学中,要想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提问的预设中,就要事先考虑设计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问题。例如,对优等生而言,应该提问一些带有理解性的、发散性的、综合性的难度较高的问题。以激励其钻研;对中等生而言,则以助其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的一般性问题为主,以培养其良好的思维情绪;然而,对那些后进生而言,则宜提问一些简单判断性、叙述性、比较直观的浅显问题,并设法创造条件启发其思考,以便其在成功中去勃发思维的激情。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一、注意数学事实的提问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课堂的提问不应是为问而问。应把握时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其思维。“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充分说明了提问火候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并结合课堂教学的进展及变化来把握提问时机。数学事实的问题设计、所有的操作结果和所有客观存在的数学现实。都可以归入“数学事实”。

二、选择恰当的提问语气、句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职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所选用的提问语气、句式对学生学习、思考、理解、接受知识应有较大的影响。恰当的提问语气、句式不仅能够起到温故知新、启发思维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认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例如,一位老师上《三角函数的性质》时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三角函数的性质,请大家说说它有哪些性质。”听后,大部分学生一片茫然,因为三角函数是学生新接触的函数。根本联想不到从哪里人手去研究它的性质,于是课堂马上冷场。产生这样的课堂效果主要源于作者没有关注学情,如果事先了解到学生已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对数、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就可以预设问题:(1)研究一个函数,往往看它的哪些性质?(2)通常利用什么来研究?这样的设问。学生马上会联想起已有的知识,使其感觉三角函数并不是新知识,只是函数中的一种,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也类似于所学过的其他函数,也就自然地接受了新知识。

三、浅题深问

中职数学教学中,一般教师比较难以把握的是学生自觉无疑而实则有疑的教学内容的处理,此时就要求教师在“无疑”之处设疑提问,这些看上去比较浅显的内容反而要我们在提问时引导学生做深入研究。例如《直线的斜率》教学中,给出斜率公式后,在求解已知A(2,0),B(-5,3)时。求斜率斜角时看上去没有任何难题,其实学生很容易忽视斜率公式的使用前提:存在斜率。这时可以设问:“若改成A(2,1),B(m,2)呢?”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k=1/(m-2)”,而忽略了若m=2,斜率不存在的情形。通过这样的提问,挖掘了斜率公式的内涵,选准切口、探幽索微,忌无中生有、牵强附会。

就中职数学教学而言,从形式、内容、要求及追求目标来看。提问的句式一般有以下几种:判断型、叙述型、诊断型、述理型、发散型、求异型。其中判断型、叙述型提问句式不但能够增加师生活动、检查学习效果,如果运用得当,还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提高学习积极性;诊断型提问句式不但能够让教师诊断学生的思维障碍,疏通其思维渠道,还能使两者之间建立情感认同;述理型、发散型、求异型发问句式则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实际的使用效果来看。这几种问句中,课堂提问时。教师应尽可能减少判断型、叙述型句式,尽量增大述理型、发散型、求异型提问句式的比例。

四、及时反馈评价

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结果及表现给予的明确、有效的评价,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理答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答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接的影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的重要环节。

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不做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评价含糊其辞,叫学生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有的只说缺点,不说优点;而有的却过早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维。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且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降低。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其正确的做法应该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后,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以提高其动脑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中职数学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表演得精彩,而是教师能够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孔祥富.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中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07-01.

[2]张玉梅,张庆武.中职数学模式改革创新探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9).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

上一篇:劳务输出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下一篇:探索当前国内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可行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