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事件的原因及其作用机理

时间:2022-05-25 07:41:23

摘 要: “医闹”事件是近些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这种严重妨碍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通过对2016年发生的四起“医闹”事件报道的网友评论分析,找到“医闹”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构建出了“医闹”事件的原因及其作用机理模型。

关键词:“医闹”事件医患矛盾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318-02

一、引言

近年来医闹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且医患双方冲突的激烈程度在不断升级。据远国家卫生部统计报道,2010年全国发生“医闹”事件17243起,比5年前增加了近7000起。根据李娜(2014)对2006-2013年“医闹”类研究,“医闹”类研究论文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医闹”事件成为了一件重要的议题。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很多“医闹”事件都会通过网络的方式报道出来,在这些报道中都会有许多网民的评论。基于此条件,本文将通过分析评论,找出医闹的原因,构建医闹事件演进的作用模型。

二、概念

“医闹”是指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和患者家属一起,采取各种突进制造事端,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施加压力,并要求获得高额赔偿以从中牟利的步伐行为。“医闹”是医患纠纷、医患冲突升级而导致的一种群众性事件,是医疗纠纷演化而成的一种特殊形式。

三、研究设计

1.研究案例

本研究的案例选取了2016年发生的医闹事件,这些事件均有在新浪新闻中报道,有众多网友参与评论,并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表1为案例信息表。

表1 “医闹”事件信息表

2.研究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新浪新闻、微博评论。本文选取了4个“医闹”事件,这些事件的新闻报道下均有大量的来自网友的评论,这些网友中有各行各业的人,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在分析的时候能保持客观性。

3.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了扎根理论的方法。扎根理论的思想是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概念和命题,然后再上升到理论,符合本研究的“医闹”矛盾的探索。扎根理论分为3个环节: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编码过程(开放性编码―轴向式编码―选择性编码),理论生成与检验。

四、研究分析

1.开放式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理解的过程,此过程是将网友对“医闹”事件发表的评论进行概念化。由于评论数量多,笔者剔除了语义重复、交叉和模糊的语句,对每一个新概念进行标签,意思重复的评论不再标签。经编码后,抽象出47个相对独立的初始概念;最后,对初始概念进行范畴化并形成11个范畴。他们分别是处理过程、制度建设、对医生负面评价、对患者负面评价、外部环境、治安条件、社会关系、医生处境、媒体作用、情绪因素、信息差异。由于处理的篇幅过长,以下仅给出一个处理的例子。

表2开放式编码及范畴化

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的目的是精练和区分范畴。从开放性编码得到的初步范畴中选择出最能体现文本主题的范畴。通过这个过程,合并次要范畴,精练主要范畴。本研究从开放性编码得到的11个初步范畴中挖掘出4个主范畴,他们分别是医患矛盾、外部情境、主观因素、事后处理。详见表3。

表3主轴编码形成的主范畴及对应范畴

3.选择性编码与模型构建

3.1核心范畴

选择性编码是从主范畴中发掘核心范畴,并以故事线的方式,分析核心范畴和主范畴及其他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起实质性理论。本文确定“医闹事件的原因及其作用机理”为核心范畴,它由医患矛盾、外部情境、主观因素、事后处理4个范畴组成,并由此建立起基于扎根理论的“医闹”事件原因及其作用机理模型。

3.2故事线

故事线是针对已经收集到的资料,以及由此开发出的概念、类属、关系等来扼要说明所研究的全部现象的核心。本文将围绕“医闹事件的原因及其作用”这个核心范畴构建一个故事。一开始,患者处于一种“担忧”的情绪中,来到了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在我国的“医生队伍缺乏”的国情下,很多医生都会长时间处于“高工作压力”的“处境”下,对待患者的“态度不太好”,由于治病过程因为信息差异,比如“药价”“疗效”的认识上可能出现了“误解”,导致了医患间的一些矛盾,一些患者可能由于“缺乏基础教育”,“暴戾”和“激动”的情绪会导致矛盾升级,形成冲突,冲突由于“犯罪成本低”和“医闹职业”的存在,演变成群体的事件。“医闹”事件在治安条件差的地区医院更时有发生。“医闹”事件发生后,由于没有证据,法律定性困难,很多都采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方式解决。有些患者还有“后台”和“医院”的“贪腐”,院方上层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会好好地保护医生的“合法权益”,因此医生处于一种“弱势”的位置。在此过程中,由于媒体长年报道很多“医生无德”和“医闹”的事件,但为了迎接大众追求“新鲜”的口味,很多都只报道“发生”,却“忽视结果的报道”,群众对此类事件甚至完全不了解。身为局外人的群众会被舆论引向两极,“对医生的负面评价”和”对患者的负面评价”深刻地记在患者和医生的心里。这样将导致医患之间的“误解”越来越多,“医患矛盾”也越来越深,“在医疗改革不力”的情况下,医疗冲突和“医闹”事件也只会越来越多。

3.3模型构建

“医闹”事件原因及其作用机理模型。如图1。

五、结论与讨论

根据构建的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以情绪因素和信息差异构成的主观因素是“医闹”事件发生的导火索;(2)“医闹”事件的发生外部情境包含很多因素,主要包括医生队伍缺乏、基础教育缺失、治安条件差、医生处于弱势、制度建设不完善等因素;(3)“医闹”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方式不对,处理过程存在猫腻、贪腐等造成“医闹”事件越来越多,而媒体的对此报道不全不客观导致误解,进一步使医患矛盾愈发尖锐。这些都是导致“医闹”事件发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栾永,孟华.医闹种类、特征、危害与成因对策研究[J].医学与哲学(A),2012,v.33;No.45205:28-30.

[2]陈丽娜,邓世雄.“医闹”事件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04:253-255.

[3]李娜,卢青,戎文慧.2006-2013年“医闹”类研究论文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v.2305:50-52+80.

上一篇: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初探 下一篇:影响钢琴学习与教学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