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46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5-25 07:20:05

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46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方式。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46例的发病原因,予以规范病情观察控制、抗感染护理、氧疗、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护理、营养支持。结果 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免疫低下、意识障碍、机体衰弱、静脉回流等;46例患者死亡5例(病死率10.87%),低于国内同等临床实践的病死率(P

【关键词】 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原因;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050-02

中老年群体是脑出血高发人群,脑出血进展和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肺部感染等系列并发症,肺部感染的产生和进展会直接导致患者器官衰竭和死亡,应当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临床上需明确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以降低病死率、提升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46例,均通过头颅CT检查证实符合我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69.3±1.7)岁;出血部位:脑干1例,小脑3例,丘脑11例,脑叶14例,基底节17例;合并症:糖尿病9例,冠心病10例,脑梗死8例,高血压39例。

1.2 诊断标准 以下项目中符合3个以上诊断为肺部感染:①X线胸片检查显示炎性变化;②肺部听诊发现干、湿罗音;③呼吸深快、咳嗽、多痰等呼吸道症状;④体温上升或白细胞增多;⑤痰培养出现致病菌[2]。

1.3 肺部感染时间 本组患者肺部感染时间为脑出血之后的(16.2±3.5)d,31例患者于脑出血后2周内发生感染,脑出血之后3-4周感染12例,4周之后发生感染3例。

2 原因分析与护理

2.1 原因分析 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免疫低下、意识障碍、机体衰弱、静脉回流等[3]:

部分患者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之下,应激状态引发神经内分泌异常,进而扰乱正常的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引发局部感染。

部分脑出血患者处于意识障碍阶段,治疗期间不能完全自主吞咽、咳嗽,不能充分、及时排出气管内分泌物,从而引发细支气管阻塞、肺小叶膨胀不全,引发感染[4]。

部分患者因为意识障碍、禁食等原因没有充分的营养供应,引发颅内压急速上升、植物神经调节异常、胃肠蠕动功能弱化,疾病期间消耗体能,引发负担平衡、机体衰弱和感染。

连续卧床治疗不能自由调整,患者肺部分泌物不同程度累积,肺活量减少、静脉回流增多,增加肺部水肿、淤血几率,最终引发感染。

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发生失误、分泌物气管内返流误吸,引发肺部感染。

使用脱水利尿类的药物的同时呕吐、发热,痰液未及时排出,引发感染。

连续使用抗生素,体内菌群失衡,部分患者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影响免疫功能,增加感染发生率。

患者舌后坠、张口呼吸导致吸入的气体不经鼻孔湿化和过滤,增加敏感可能性。

病房内通风等效果不佳,患者之间影响大,交叉感染。

2.2 临床护理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意识状态、尿量、肢体活动、瞳孔变化,检测电解质平衡状况、颅内高压,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及时予以纠正;同时观察患者输液是否畅通、用药期间是否有不良反应;防治脑水肿;根据病情变化灵活选择是否手术治疗。

生活护理。维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舒适、通风良好,调节温湿度,严格限制探访人员;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工作,定时对病房设备、物品清洁和消毒;天气较冷时注意患者保暖工作;鼓励患者忌烟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强化营养供应、平衡饮食[5]。

抗生素管理。注意规范不同阶段广谱抗生素使用量管理和联合用药管理,规范做痰培养试验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及痰培养试验的结果调整后续用药方案,避免抗生素的使用影响患者体内的菌群平衡,对于真菌性肺炎患者,及时制定科学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氧疗护理。多数的脑出血患者有较为广泛的肺部感染病变,患者血流比例、通气比例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常常会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同时出现,此时需要辅助氧疗对抗低氧血症。护士应当在动脉血氧监护之下规范氧疗操作,若患者为单纯缺氧,则应当适当加大氧流量以及氧浓度;若患者同时合并肺水肿、肺心病等疾病,而且感染之后有呼吸衰竭现象,则给予低流量吸氧以辅助纠正脑水肿、脑缺氧现象。护士注意随时检查患者的吸氧管是否畅通,避免意外。

呼吸道护理。帮助患者正确咳嗽、自主排痰,护士单手扶起患者,另一手空心掌帮助患者拍背排痰,及时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除。若患者痰液粘稠度较高,采取雾化吸入,排痰困难的患者使用吸痰器吸痰。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气管插管,插管之时注意观察气管导管位置是否正确、严格依照拔管指征拔管[6]。

口腔护理。定时观察患者口腔黏膜状况,帮助患者定期留取痰标本以便检验。检测患者口腔内部pH值变化、根据实际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口腔清洗液清洁口腔。患者晨起时,指导患者正确漱口并将漱口过程中的深部痰液留取、送检,将深部痰液标本做药敏试验、痰培养试验,根据上述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使用的抗生素类型。

护理。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护士根据患者感受调整舒适,一般将患者床头部分抬高20°左右,促进患者卧床期间的静脉回流,避免卧床时引发脑部血流量异常、脑水肿,适当控制颅内压。分析病情,确定翻身时间,尽力两名护士共同帮助患者翻身,以免翻身不当导致出血。翻身之后注意观察患者颅内压变化。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本次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

46例患者死亡5例(病死率10.87%),低于国内同等临床实践的病死率(国内临床实践平均病死率24.4%,P

3.2 讨论 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此种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脑出血本身的正常治疗与恢复工作,还会直接引发患者器官衰竭和死亡。据当前的临床研究及实践报道资料显示,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主要与其原发病情况、意识障碍程度、合并的脑血管病症有直接关联,我院的临床诊疗工作就证实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免疫低下、意识障碍、机体衰弱、静脉回流等。

脑出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颅压上升、呼吸衰竭、缺氧、脑水肿等现象,上述症状会直接或间接引发中枢神经及某些脏器功能的损伤,因分泌物阻塞而造成肺部感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患者本身体弱等原因引起的排痰不利也可引发局部感染。而且,因为久病或患者年龄较大等原因,很多脑出血患者本身肺功能不良、免疫能力差,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7]。

对于发生肺部感染的脑出血患者,要尽快安排药敏试验以及痰细菌培养鉴定,以便更有针对性、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规范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同时,严防真菌感染。若患者昏迷,注重口腔护理和定时翻身拍背,适当吸痰、气管插管。若患者有进食障碍,流质食物鼻饲,每日鼻饲5次左右,食物温度与体温相当,每次鼻饲200ml,鼻饲时间25min,鼻饲之后将床头抬高,避免食物逆流。

总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有多种,临床上要针对种种危险因素重点防治肺部感染、规范护理,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亚琴.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54.

[2] 衣服新,张建选,孔令常,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9):46-47.

[3] 李芳芳,罗丹,谢鹏,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423-3424.

[4] 林建虎,卢艳艳,陆川,等.脑出血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060-2061.

[5] 林兴建,龚大伟,陈道文,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脑出血病人预后和营养指标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2):92-94,98.

[6] 张慧端,杜郭佳,汪永新,等.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12):1233-1236.

[7] 彭燕,杨健,陈莉,等.1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师,2012,15(12):1771-1772.

上一篇: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中阿昔... 下一篇:视觉识别美学原则在健康教育传播材料设计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