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构建

时间:2022-05-25 03:50:15

计算机课程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174-01

摘要: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目前,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才刚刚起步,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还未能得到普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中学教学 应用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普及的信息时代,掌握计算机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材的必备素质之一。为了培养优秀人材,必须提高教学效益。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要想学好计算机。中学计算机基础是不可忽视的。

1 中学计算机学科的特点

(1)新生性:不仅体现在从无到有。即使是已有的学习内容,如文字的录入与排版。也是以较快的速度在更新。可以肯定。今后本学科定有许多新内容出现。故新兴性也包括了现在的高中生在将来要碰到。并自学大量新的本学科分支内容。

(2)工具性:如同识字和四则运算一样。计算机的基本运用能力将成为每个人工作的基本必备工具。

(3)技术性:《计算机》课偏重于理论性,而《信息技术》课则偏重于技术的应用。当然是在一定层次的理论基础上的技术。这也是当今知识经济在IT行业充分体现的原因所在。

(4)应用性:不论是在高层次。如军事、气象、经济方面。还是在中学生的学习,或是在日常工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教学可以联系实际。

以上是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特点。也是教师在选择、应用和创造教学法时,关于学科特点方面的主要理论依据。

2、中学开设计算机课程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计算机课程的基本特点是知识更新快、操作性强、教学信息量大。但是由于对该课程的特点认识不足,导致教学思路不正确,教学方法不恰当。教学的效果也不佳。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信息量增大、授课时数减少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

由于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教师在教学中也经常使用,一般家庭都有计算机,所以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学习的期望值也很高。但是由于中考、高考都不考计算机课程,因此学校给的教学时数很少,按传统的系统性、渐进式方式授课,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虽然多数学校有一定数量的多媒体教室,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对增加课程的信息量很有益处。

(2)课程内容的快速更新与教师知识老化的矛盾。

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这就要求教师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也要不断更新,以适应不同级别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多数身兼数职,没有一定的时间去学习。知识的更新受到影响。所以教学中表现出内容陈旧。知识结构老化。

(3)教学内容的更新加快与传统考试间的矛盾。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有导向作用。不合理的考试方式、方法会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的教学与考试往往控制在教师的手中,一方面。教的内容多在考试范围之内,不管学生爱不爱听,为了考试只能死记硬背。另一方面,教师知识更新慢,教学内容陈旧。部分知识已无多少价值。

3 中学计算机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分析

(1)合理安排课程比例

一般来说。中学计算机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应用软件,尤以微软的Office2000为多,也有开设系统软件,如微软的Windows系统等操作系统软件和一些相关的语言教程。这些都是实践性特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讲解和实践的关系:既不能只上机不讲解,因为这样不能保证学生上机的时间和上机实践;又不能只讲解不上机,因为这样忘记了教学的目的。安排这样的比例,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让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教师上的理论课,一来可以为学生理清一些逻辑,讲述一些原理;二来可以总结学生在上机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2)注重个性化的作业和考试任务

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故检验学生学习的好坏不能凭一次书面或上机考试来判定。若是这样,对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同时容易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从而埋没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及普及,中学计算机教材还刚刚涉及到Internet的一些基础知识,学生对于网上看到的精彩纷呈的网页还不知如何形成的,我们的中学教学内容还是以画板、WORD等较为“静止”的操作软件为主。当然。学生通过这几种软件的学习,掌握了不少计算机知识,自己也会设计一些漂亮的贺年卡、名片等。但对很感兴趣的动画却知道得太少。在初中,我们可适当介绍一下Flash小动画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期结束时可以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设计一张贺年片,并让自己的贺年卡动起来,改变过去考试中千变一律的考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画图可以用画板或Flash,有选择性地根据自己的熟练程度去选择完成考试的内容,效果很好。

(3)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创造思维

现代心理学认为:创造是发展的灵魂。我们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以创造性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引导他们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并要注意到思维的求同性与求真性,防止思维绝对化和僵化。创造从问题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动他们的创造思维。在练习目标要求上,不是提供一道统一的题目。而只是提供一个框架。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去选择具体内容。

4、结语

只有让学生在教师所授的知识基础上有自己的发挥:使新增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使他越学越想学、越学越好、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积极思考,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上一篇: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下一篇:大宁河特大桥缆索吊装施工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