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解读与构建

时间:2022-05-25 03:22:23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解读与构建

摘 要: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是主体(高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与客体(主要是大学校园地理文化圈)在社会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可分为校园物态文化层、校园制度文化层、校园行为文化层、校园精神文化层等几个层次。我们应从大学校园文化的这几个层面出发,凝练大学精神、创新活动形式、完善大学制度、丰富物态建设,使之在特定的结构—功能系统中融为统一整体,共同对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发生影响。

关键词: 大学 校园文化 内涵 构建途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学是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上承载重要使命。因此,正确解读大学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探究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途径,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构建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并不仅是一种物质实体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易·贲卦》的《象传》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用天象有规律可循(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通过这种现象可以认识天的变化规律),比拟人伦也有规律可循(人类有文明礼仪则能止其所当止,观察人类社会的这种现象就可以教化天下人走上正途)。[1]也就是说,使行为举止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必须通过教化完成,文化所起的就是这种作用,即以人为本,对人进行教化和熏陶,从而培养出修身、立德、明理的人。大学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引导人、熏陶人、塑造人、振奋人。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多有论述。如胡景钟提出应从校园精神风貌、校园风气(包括学风和校风等),校园内所保持的自己的传统特点和特色,学校的校舍建筑的修建、环境的布置,以及对它们的鉴赏和维护等四个方面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2]房喻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长期不懈努力和培育,已经融入到学校的精神传统、办学理念、人文价值及形象识别系统中,以育人为本质属性的高级文化形态;[3]16衣秀侠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指大学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为实现培养目标,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在学校内部逐渐形成的为全体师生员工普遍接受并相对稳定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办学理念等,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4]57吉爱民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是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科研活动、社会服务、生活娱乐等实践活动中构建和认同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的集合体。它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其他文化活动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5]以上观点列举了大学校园文化内容的诸层面,将大学校园文化看做这些层面的复合总体,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外延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但似乎都未能正面揭示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

潘道兰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概括:广义的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地理文化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高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校园生活、人际关系、精神面貌、价值取向、舆论风气为主要内容,以课外文化活动为基本形态,是在高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狭义的校园文化则仅指精神文化,是指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一种群体文化。[6]P59潘的观点较为完整地概括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但对于主体、客体分别的内化过程、外化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能动作用都论证得不够充分。

国内著名文化史学家冯天瑜先生指出,在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进而改造社会的实践着的人。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7]

从冯先生的观点出发,我们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是主体(高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与客体(主要是大学校园地理文化圈)在社会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是本文大学校园文化观的理论基点。这一观点既是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的实质内涵的出发点,又是剖析大学校园文化结构的钥匙。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将大学校园文化视作一个包括内核与若干外缘的不定型整体,从外到内分为几个层次:

校园物态文化层。由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文娱活动场所等大学校园的文化设施、校园环境营造,是整个大学校园文化创造深刻的物质基础。

校园制度文化层。由大学校园主体在实践中组建的各种规范构成,主要是指学校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包括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等。

校园行为文化层。由大学校园主体在实践中,如教育、科研、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主要包括教师行为文化、管理人员行为文化和学生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灵活、表现最明显的方面。

校园精神文化层。由大学校园主体在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所构成,包含师生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校园的文化传统、学术风范、精神信念等,主要指校风、学风、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面,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上述大学校园文化诸层次,可做简略图示如下:

大学校园文化诸层次,以校园精神文化层为核心,校园行为文化层、校园制度文化层,校园物态文化层在特定的结构—功能系统中融为统一整体,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共同对大学校园文化发生影响。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途径

历史上人们对大学使命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纽曼的知识传授,到洪堡的科学研究,再到威斯康星的社会服务,直到今天的文化传承创新。随着人们对大学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大学文化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尽管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大学文化的时代特征,但追求真理、崇尚学术、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等四点是最基本的或不可缺少的。[2]16因此,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在各校园文化层面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凝练精神,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提升大学的文化软实力。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思想前提,一所没有精神的大学不可能创造出优良的校园文化,这种精神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积淀才可以形成。具体来讲,必须确定涵盖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的校训作为指导师生行动的精神支柱,明确追求真理、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形成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治学环境和浓郁的富有批判性与创新性的求学氛围,这些都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是浸润在这种大学精神和文化氛围中的人,就会带有强烈的大学精神的印记。

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教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对于大学而言,凝练精神,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对于提升大学的文化软实力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进:一是尊重学校办学历史,注重传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及优秀的校园文化,同时吸收西方大学的先进理念和精髓,并重视当今成果,在实践中凝练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二是重视大学领导层的思想意识、个人品行、道德准则、思维方式、习惯、价值观等内容,充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8]同时对师生员工中体现大学精神的典型进行宣传,并利用好网络媒体,让网络成为大学精神的新渠道,成为传播大学精神的新阵地。

(二)丰富形式,推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大发展大繁荣。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题、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在大学所凝练出来的精神的指引下,作为校园文化活动主导的指导老师,必定会朝着崇高的目标设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活动主体的学生,必定会带着自由和批判精神进行学习和文化活动。教职工和学生在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把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作为抓手,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教职员工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以育人为宗旨,以校风、学风为核心,以学术研究、科技活动为水准,以寓教于乐为手段的多样化、高品位的文化活动。[4]59由此,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打破教师“一心扑在科研上”,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或“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同时,由于在参与建设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校园文化对教职工的综合素质也起到重要的提升作用。

此外,应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学无止境和能力素质的重要性,从而确立起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理念。还应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满足学生先进性、多元性、主体性的特征需求,加强社团文化、宿舍文化、网络文化、基地共建文化等主要载体的建设,[9]帮助学生获得技能、才干和交往能力,学会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分析,以及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独立思考和协同合作。

(三)完善内容,加强与大学精神相契合的校园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大学制度,在制度建设中渗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因素,对于形成严谨的治学环境和浓郁的求学氛围,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必须制定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规范,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其次,要以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理念制定大学管理制度,克服由于历史原因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形成的行政约束,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和管理。[10]P124

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发挥大学制度文化的引导作用。一要充分发挥高校领导在制度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从宏观、微观各个层面做好高校管理工作。二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群体在制度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教师群体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校园精神的主要培育者和传播者,其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实际上是校园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明确规定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教师群体在育人方面的职责。同时,要充分重视教师在制度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教师参与决策机制,创新教师管理机制,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管理在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科学管理,大力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完善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规范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把管理与教育相结合,提高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服务管理的意识和水平。坚持民主管理,发挥学生管理制度的杠杆作用,增强育人功能。[6]P60

(四)丰富内容,建设彰显大学精神的校园物态文化。

人类观念形态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与物质文化的历史交织在一起的。由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文娱活动场所等大学校园的文化设施、校园环境营造等组成的物态文化层,是整个大学校园文化创造深刻的物质基础。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物态文化内容,将凝练的大学精神融入其中是一条主线,可使得物态的成品拥有大学的灵魂。首先要突出师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性,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积极带领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布置、设计校园环境,使得物态文化成品包含主体的科学思想、价值意识、审美情趣等观念形态的综合成就,并且体现出主体行为的规定性要求,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精神的物化或物化了的精神。其次要讲究实效性,即在高校的各种教学和娱乐活动设施建设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布局合理,方便实用。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中,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与实践育人,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冯天瑜.文化守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1.

[2]胡景钟.试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J].复旦教育,1993,(3):20-21.

[3]房喻.大学文化的内涵发展及建设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9,(7):16.

[4]衣秀侠.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教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管理专刊,2005,(S1):57.

[5]吉爱民.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解读与构建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57.

[6]潘道兰.建设校园文化,增强高校文化软实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5):59.

[7]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第3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2.

[8]邱瑞玲,刘科荣.试析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J].高教探索,2010,(2):98.

[9]周韶伟,向昭.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载体及育人功能[J].学习月刊,2010,(1):30-31.

[10]王金宝,蔡海江.以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活动创新[J].思想政治研究,2011,(3):124.

上一篇:钢琴教育研究的特色之作 下一篇:古筝的区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