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人类命运的必然

时间:2022-05-24 06:04:42

【前言】回归自然,人类命运的必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农村生态系统是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的缩影。农村生态系统,是指在不同区域范围的农村地域内,不同类型生态系统间的相互能量关系以及占据支配地位的人与各种生物(包括自然生物和农业生命)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回归自然,人类命运的必然

人们常说“自然是生命的母亲”,地球上生命的历史就是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地球上植物和动物的自然形态和习性都是由环境塑造成的。因此,在漫长的演化之后,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会孤立存在,生物和它们的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着连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在生态学上就叫做“生态系统”。

由此可见,生物是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但就地球时间的整个阶段而言,生物改造环境的反作用实际上一直是相对微小的,仅仅在出现了新物种——人类之后,生物才具有了改造其周围大自然的异常能力。人类成为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因此,要求生态学的研究逐渐从以生物为主体发展到以人类为主体,而人类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就是人类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改造、开发和利用而建造起来的、“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不仅涉及人类与地球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必然囊括人类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关系。

“生活在生命里,生命在自然中”,人类来自自然,人类的生活、生产、文化文明的萌芽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从渔猎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又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促进社会大发展、大进步的同时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改变。追溯人类文明历史,以不同文明时期人类生态系统的状况解构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不仅能解决当下人类生存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还能为人类命运的最终归属指明方向。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农村生态系统

在农业文明之前,是史前文明以及采集、狩猎文明,在这漫长的原始文明时期,人类依靠自然提供的直接成果维持着基本的生存,自然相对于人类而言,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征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人类依赖自然并且任由自然摆布。

原始文明下人与自然的外在分离和对立,对人类的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但也推动着人类不断提升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经过第一次、第二次社会化大分工,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开始逐渐凸显。人类对自然的恐惧和依赖逐渐降低,对抗性增强,对自然的作用与影响日益增加,开始改造自然,在局部范围内也危及到了自然的存在。总体说来,农业文明形态下的人与自然关系表现为:自然对人的威胁趋于减弱,人对自然的作用与影响慢慢增强,但由于能力所限,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仍处于自然生态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农村生态系统是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的缩影。农村生态系统,是指在不同区域范围的农村地域内,不同类型生态系统间的相互能量关系以及占据支配地位的人与各种生物(包括自然生物和农业生命)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它由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组成,是一类“自然一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农村生态系统,经过了人为干预,但仍保持了一定自然状态的生态,属半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其维持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供给,一定程度上受自然生态条件的约束,具有自然节律性和地域差异性。在农村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生产的有机物质大多保留在系统内,许多化学元素基本上可以在系统内部取得循环平衡,不依赖大量输入,是建立在对资源永续利用基础上、能自我维持的物质循环系统。

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城市生态系统

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工业化生产,拉开了迄今为止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工业文明的序幕。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械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状态。工业文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城市化。

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后,随着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在控制和改造自然中所取得的空前进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表现为自然对人作用与影响的萎缩和人对自然影响与作用的极度膨胀。秉持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们认为自然不再是人类必须依存的环境条件,而是人类活动的对象,是人身之外的一个可满足自己需要的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资源库。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向自然大举进攻和无度索取。工业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畸形状态,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不同层面之间的严重失衡,最终引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

产业革命后,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陆续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时期。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取代原来的农村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一般认为,工业化和现代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城市生态系统是在人口大规模集居的城市,以人口、建筑物和构筑物为主体的环境中形成的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包括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

其特点是:以人为主体,人在其中不仅是唯一的消费者,而且是整个系统的营造者;几乎全是人工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运在人的控制下进行,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都已经过人工改造;能量和物质容量大,密度高,流量大,运转快;是不完全的开放性的生态系统,系统内无法完成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许多输入物质经加工、利用后又从本系统中输出(包括产品、废弃物、资金、技术、信息等),物质和能量的运动是线状而不是环状。

城市生态系统的弊病与文明进程的转变

因为是不完全的开放性的生态系统,城市须依赖区域其他生态系统而存在和发展,故城市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弱,是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在物质方面则可以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达到自给自足。城市生态系统就不同了,它所需求的大部分能量和物质,都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同时,城市中人类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大量废物,由于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和再利用,必须再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去。

由于城市生态系统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中输入大量的物质和能量、排出大量废物,必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造成强大的冲击和干扰。当今世界各国城市的过度集约发展,大城市病日益突出,环境污染、资源紧缺、交通拥挤、居民生活质量下降……作为工业文明发展的缩影,现代城市生态系统的弊端,昭示着人类又站在转变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社会发展模式、经济型制的大变革,即工业文明向一种新的文明转变。

从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来看,无论在哪种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冲突是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冲突和对冲突的协调,推动并规范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需要根据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状况,对人与自然间关系的冲突进行适度协调。

工业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失度冲突,迫切需要及时的修正与协调,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态文明应运而生。

而要改变人类的命运走向,必须首先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将“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发展到“人一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因为生态技术虽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但起根本作用的却是全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公众参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问题,将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冲突作为生态文明的基本价值诉求。

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人类生态系统的构建,就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城乡共荣的城市化模式,让城市与田园交融、工业与农业和睦,打造有机、有根、有情的现代都市。自然、农村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母体,在城市发展“疾病缠身”时,唯有回归母亲的怀抱,才能得到安慰和继续前行的力量。

从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来看,每一次文明的更替,都是特定环境中人与自然关系冲突与协调的结果。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要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建立在“人一自然”系统整体协调、和谐的基础上。回归自然,是人类命运的必然和必须。

上一篇: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协议的PLC对变频器控制 下一篇:F级燃气轮机高压抗燃油电阻率超标处理及维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