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危机中的公允价值顺周期性及其改进

时间:2022-05-24 02:49:57

论金融危机中的公允价值顺周期性及其改进

【摘要】最近两年的金融市场动荡显示了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公允价值会计(FVA)方法被引入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是金融机构首选的核算框架。FVA方法的缺陷可能会带来波动和顺周期性,因此需要一些改进。资本缓冲、前瞻性的拨备和更完善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减轻FVA方法的顺周期性。会计估值方法、审慎监管措施和风险管理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并根据各方要求做出调整。

【关键词】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顺周期性 波动性

一、引言

2008年,复杂结构化信贷产品的市场价值有较大波动,公允价值会计(FVA)及其在整个商业周期中的应用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某些金融产品严重缺乏流动性,金融机构开始转向基于模型的定价并在定价过程中使用了一些难以观测的投入变量,这导致公允价值(FV)范围内的金融产品分类日趋不透明。

金融产品是按公允价值定价的,但是目前的市场价格没有准确地反映出产品的潜在现金流或最终可能被卖出的价格。在一个已经出现价格下跌的市场中按公允价值销售会导致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价格下跌触发了风险管理标准下的保证金要求,这进一步加剧了下跌的趋势。银行净资产与经济周期呈正相关关系,FVA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已经产生了顺周期性影响。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银行权益状况的弱化和对资本补充的监管要求,增加了人们对金融系统的忧虑。

二、现行会计框架与公允价值

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都使用混合计量属性模型,根据会计要素的特点和管理部门的意图,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负债使用不同的计量属性。这两个框架都要求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交易性负债和可供出售的资产以及所有金融衍生品。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HTM)、贷款、未进行公允价值估值的负债则使用摊余成本计量。采用混合计量属性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持中性――无须强调一种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比另一种(历史成本)更好,但其在资产负债表中应用的不一致性导致了账户的波动,而金融机构的财务报告也不能完全反映经济事件带来的影响。

公允价值是指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并且自愿的交易双方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时的金额。公允价值是一种脱手价格。公允价值可以分为3个等级:活跃市场中可观测的价格(1级);市场上类似的金融工具所使用价格,其价值评估模型使用可观测的投入要素(2级);按模型计值,其模型假设和投入要素难以直接观测(3级)。

三、公允价值会计的波动性和顺周期性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波动性和周期性的表现

经济生活中常见的周期性来源有:萧条―繁荣周期的股价;萧条―繁荣周期的房地产市场;银行资金存贷利差;萧条―繁荣周期债券的价格。当估值基于模型或市场流动性非常差的时候,公允价值计量对假设的变化尤为敏感。公允价值会计是通过上述渠道将波动性引入到资产负债表中的。

IFRS和美国GAAP采用的混合计量属性模型具有内在波动性和顺周期性。持有至到期投资(HTM)和贷款的波动性较小,如果在开始的时候定价恰当,则其公允价值等于其票面价值,在资产的持有期内报告的利润流是稳定的,其现存价值是基于其原始价值的。但是,如果市场状况表明资产有损失迹象,则随后报告的价值必须重新评估并且计提坏账准备或注销。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成本受制于向后看的评估值(例如,贷款恶化的迹象)以及计提周期性准备,这恰恰发生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阶段。另外,在资产比负债更广泛应用公允价值的情况下,混合计量属性模型应用的非对称增加了资产负债表顺周期性。换言之,当负债中的小部分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大部分使用历史成本计量时,权益波动要大得多(与完全公允价值下的结果比较)。混合计量属性实际应用于资产和负债的不平衡性越大,会计核算的波动就越大。

(二)正确认识公允价值会计的波动性和顺周期性

公允价值会计即时地描述和反映了当前的市场状况,能促使银行更好地识别风险状况,采取纠正措施,并及时评估银行冒险行为给金融稳定造成的影响。此外,由于公允价值会计会较早确认银行损失,它产生的滞后影响比当经济已经衰退时再计提贷款减值准备要小。尽快补充资本金能够使银行在其资产负债表上保留减记资产或其他原本可以不出售的资产,从而避免资产价格螺旋式下降。公允价值会计可以作为监管层审查银行的总体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管理实践的一个早期预警系统。

四、减轻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的方法

FV可以通过3种潜在渠道把波动性引入财务报表中,一是与基本经济参数(如利率)的波动;二是测量误差和对整个经济周期的预期;三是对某些金融工具和其他费用项目使用混合计量模型,减少了资产和负债的完全公允价值的影响。具体来说,公允价值对金融稳定性方面的影响包括:一是当公允价值被广泛地应用到资产而不是负债中时,资产负债表项目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强大的资本缓冲是至关重要的;二是如果负债的公允价值扩大,则会抑制资产负债表的整体顺周期性;三是在金融市场缺乏流动性时,公允价值会计框架会放大资本的周期性波动。因此,减轻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的方法有:

(一)一致定价服务

一致定价服务是指通常由独立经纪人和咨询机构向复杂或缺乏流动性的金融工具提供的报价服务,其价格基于相关金融工具的销售价格。通过这一方法,缺乏流动性的产品能够获得二级市场价格从而对衰退时期估价的不确定性和过低的估值加以限制。然而,如果金融工具价值广泛分散或如果银行认为其价值没有在市场中得到完全反映,那么一致定价的结果可能不正确。

(二)估值调整

银行可以对特定金融工具进行重新估值,并对财务报表中所披露的账面价值做出相应调整。估值调整允许银行对不当的价格进行纠正以重新反映目前的市场状况,调整时要考虑投入的流动性、交易对手风险以及该银行获取头寸时可能发生的市场反应。估值调整技术可以改进公允价值计量,但要防止管理层借此操纵会计报表。

(三)重新分类

从“交易性金融资产”到“持有至到期投资(HTM)”的重分类可以避免因金融工具估值螺旋式下降所造成的波动。按照现行会计原则,重新分类是单向的,不允许银行在日后市场反弹时将HTM恢复到交易性金融资产。从谨慎性的角度出发,HTM一旦价值缩水就要补充资本金。允许重新分类可能会推迟资产负债表中问题的暴露。

(四)完全公允价值会计

解决公允价值会计的根本方法就是采用一个对所有金融资产和负债都适用的完全公允价值模型,而不论企业的持有意图如何。在完全公允价值下(FFV),由于经济活动衰退和违约概率上升,银行负债的公允价值下降,减缓了权益价值的下跌。这种效应产生的原因是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中包含大量的公允价值计价的金融债务。完全公允价值下的负债可以看作一个反周期的要素,它减少了对资产的公允价值对冲。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随经济周期而演变――在经济下行中紧缩,在经济上行中扩张――这样使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得到恢复。完全公允价值会计将减少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复杂性并增加资产负债表的透明度。但它将对企业执行能力、建模能力和审计评估构成挑战,完全公允价值模型目前并不可行。

(五)平滑技术和断路器

“断路器”是指设定一些规则阻止对资产价格下跌的确认。通过人为的手段强行把权益设定在高于公允价值的水平上会掩盖潜在的权益问题,通常情况下会阻碍价格发现。“断路器”通常在估值下降过程中使用,为对称起见,在“泡沫”期间也可以采用“断路器”来阻止权益的人为膨胀。允许金融机构能够从定值上升中受益而下跌时仍能保持上限,很容易导致逆向选择。

平滑技术是在周期中各个时期的一个最新的移动平均数。“断路器”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同的值,而平滑技术得出的移动平均数会随周期内经济因素的变动而产生轻微波动。平滑技术和所谓的“断路器”使监管者和投资者更加难以准确评估银行的财务状况,因为它们隐藏了本应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实际经济波动。

五、结论和建议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暴露了某些会计准则和某些结构性产品定值和报告方面的弱点。在某些风险管理框架下,应用公允价值会计使资产负债表的波动性更加透明,这会加剧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周期性变动,在市场状况较好的境况下夸大利润会带来错误的激励,在经济进入衰退阶段会导致过于紧缩的信贷条件,从而在最需要信贷扩张的时候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尽管存在对波动性的担忧和计量方面的困难,笔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仍应朝着适当的方向前进,并提供一个反映金融机构当前财务状况的最佳措施。当然,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和加强审慎规范,还需要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各种改进。

在现行的投资决策规则之下,公允价值会计可以将波动性引入到财务报表中。因此,公允价值估计需要辅以各种配合手段,如金融工具的历史价格、公允价值计算的差异、管理层对资产价格的前瞻性预测等。对公允价值价格可能下降的范围进行报告将有助于财务报表的用户更好地理解波动。基础估值假定和敏感性分析的详细说明可以对公允价值估计加以补充,使投资者能够进行情景分析并判断公允价值是否已充分反映了市场状况。提高透明度未必要通过更多的披露来实现,却可以通过更好的披露来实现。更加精练的披露能够满足在共同的披露框架内各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者。

主要参考文献:

[1]黄亭亭.公允价值争议:计量可靠性与顺周期性的分析[J]. 武汉金融,2009(04):31-35.

[2]威廉・怀特.金融体系中的顺周期性:我们是否需要一个新的宏观金融稳定框架[J].金融研究,2008(5):65-86.

[3]罗平.资本监管制度的顺周期性及其补救方法[J].国际金融研究,2009(6):12-15.

[4]钟伟,顾弦.从次贷危机看公允价值与金融周期波动[J].武汉金融,2009(5):10-14.

[5]刘贵生.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财务波动性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银行2007年年报数据的分析[J].西部金融,2009(1):3-6.

上一篇: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