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CT定位下微创硬通道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24 07:55:18

简易CT定位下微创硬通道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寻求一种所需设备简单,创伤小,应用方便且有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方法简易CT定位下微创硬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32例。结果32例病人,死亡4例,死亡率12.5%,存活28例,随访3-10个月,以ADL方法评价病人预后。I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10例。II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6例。III级:需他人帮助,托拐可行4例。IV级:卧床但保持意识清醒者6例。V级:癫痫后或死亡2例。结论简易CT定位微创硬通道技术操作简便,在局麻下可完成,无需全麻,创伤小,疗效确切,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简易CT定位;微创硬通道;尿激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72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70-01我科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采用简易CT定位微创硬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46-82岁,平均6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例,按术前GCS昏迷评分法,13-15分3例,9-12分24例,8分以下5例。

1.2影像学检查按出血部分,壳核20例,丘脑6例,皮质下脑叶内2例,壳核-丘脑间4例,其中血肿破入脑室引流3例按血肿量70ml者4例。

1.3手术方法我科均采用北京万特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L-I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术前剃光头,阅CT片确定预想靶点,在穿刺点附近的头皮上粘贴心电图电极片作为标记点,重新CT扫描,在CT影像下显示标记点与预想靶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做相应调整。常规消毒铺巾,标记点做局部浸润麻醉,选用相应长度的穿刺针,多取垂直于矢状面作为穿刺方向,用电钻钻入颅骨,刺入血肿由浅入深逐步抽吸血肿,左右旋转穿刺针,缓慢抽吸血肿总量的1/3-1/2,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数次,之后用生理盐水5-10ml溶解尿激酶3-5万U注入血肿腔,夹闭引流管4小时后开放引流,术后每日尿激酶3万单位,冲洗引流1-2次,一般夹管2小时后开放引流,根据复查CT情况3-7天拔除微创针。在此期间观察病人的神志,肢体活动情况,以及引流量及性质,及时复查CT明确残余血肿量及是否有再出血,必要时重新置穿刺针抽吸。

2结果

治疗本组32例,死亡4例,死亡时间术后6h-3d,死亡率12.5%,其中放弃治疗1例,因中区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再出血死亡1例,随访结果,随诊3-10个月。I级预后10例,II级预后6例,III级预后4例,IV预后6例,V级预后2例。

3讨论

近年来采用微创硬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由于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确切,费用低,较易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接受,值得推广应用,在治疗过程中有如下体会。

3.1手术时机的把握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手术目的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便受压的脑组织有恢复的可能,防止和减轻脑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因此大都文献支持在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发生之前,6h内超早期手术治疗,但有文献报告认为6h内出血情况不稳定,止血困难,以出血后6-24h为最佳时机,我们认为出血后6-24h为最佳手术时机。

3.2硬通道技术的优点相对于软通道技术而言,硬通道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硬通道密闭性好,负压抽吸时管腔无塌陷,对血肿的抽吸力强,因此能快速清除大量液态及固态血肿。②硬通道穿刺针:管前端锐利,呈梅花状,对固态及半固态血肿有一定切割,粉碎作用。③进针之后,钢制穿刺针可以随时调整进针深浅并可做360度方位旋转,便于抽吸。④操作较常规钻孔引流术及软通道技术更为简便,不用切开头皮,亦不必手钻颅骨,只需接枪式电钻一次性经头皮钻入颅内。

3.3在CT定位下操作的优点在CT定位下操作,可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术前定位,术中及术后随时复查以调整穿刺针的位置,了解残余血肿量,并可观察有无新鲜出血,其最大优点在手术前后随时进行CT扫描,动态观察

3.4预防术中术后再出血的体会①本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均选择在发病6h以后,有资料表明脑出血6h后颅内自行再出血几率明显下降,超过24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损害及脑水肿严重,因此对于非脑疝的脑出血患者,尽量选择在发病6h以后24h以前,这一最佳治疗时机。②首次抽吸血肿量控制在血肿总量的65%-75%较为稳妥,避免一次抽空,这既有益于快速缓解颅内高压又可减少再出血的发生③术后严格控制血压在150/90mmHg左右,尽量不超过180/100mmHg,急性期以微量泵控制,应用硝酸甘油或乌拉地尔,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或鼻饲降压药术后血压没有得到好的控制是导致再出血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胡长林,李志超.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M].第1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3-10.

[2]刘爱华,黄玮,谭源福.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249-251.

[3]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72.

[4]杨国瑾,王彪,樊保华.全体定向血肿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选择[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8,21(4):223-226.

[5]邵华,林建祥,谭晓帆.脑出血微创,吸技术中软硬管应用的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3,11(1):79.

[6]陈维福,程远,马颖.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式浅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3,(8):217-218.

上一篇: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色超声的价值分析 下一篇: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