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中国》

时间:2022-05-24 07:07:56

《彩色的中国》

教学目标

1.聆听并学会用二声部演唱《彩色的中国》,能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了解歌曲中休止符的意义,掌握换气时机,表现“声断情不断”的艺术效果。

3.端正演唱姿势,能够自然地歌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伴着歌曲《彩色的中国》的旋律,学生陆续进入教室,待大家坐好之后,老师宣布本课课题并再次播放歌曲。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课前都预习了这首歌曲,刚才我们又进行了欣赏,请谈谈你们的感受。 (学生踊跃发言)

二、学习过程

(一)教师范唱全曲,学生聆听思考

1.教师提问:大家在聆听老师范唱的同时,思考一个小问题: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几个乐段?

2.多媒体出示歌曲《彩色的中国》的歌谱,教师自弹自唱。

3.学生为歌曲划分段落,全曲共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二乐段是二部合唱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

(二) 运用对比方法,攻克“休止”难点

1. 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边划拍边视唱曲谱,并且把你们视唱中感到有难度的地方找出来,我们再想办法共同解决。

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加歌词完整演唱歌曲。

3.学生讨论后,可能会发现这首歌曲中多次出现休止符,感觉换气比较频繁,没有教师唱得自然流畅。

4.教师启发引导: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许多歌曲中都带有休止。有些休止的地方是可以换气的,而有些休止是不能换气的。现在我们就视唱一遍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体会哪些地方的休止换气?哪些地方不能换气并且必须做到“声断气连”呢?

5.学生视唱后可能会发现,凡是停顿时值较长的(一拍)休止处都可以换气,而凡是停顿时值较短的(半拍)休止处就不能换气,即必须做到“声断气连”。

6.教师提问:我们现在就用这种换气的方法再视唱一遍歌曲,看看演唱的效果是否有所改变,同时请大家思考:在每个乐段中一拍的休止都出现在第三拍、而半拍的休止都出现在第三拍的前半拍,作曲家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呢?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7.学生在教师启发后发言:一拍的休止都是在乐节、乐句的末尾处,音乐与歌词所表达的内容相对完整(教师引申:它是情感表达时所需要的语言节奏),因此可以换气;半拍的休止大都是在乐句的进行中,音乐与歌词的内容仍未表达完整,因此要“声断气连”。

8.教师引申说明,在各个乐段中一拍休止处的换气与半拍休止处的‘声断气连’体现出了形式美的最高法则——“和谐而对比”。

(三) 感受气息位置,体会呼气方法

1.教师引导:既然呼吸、换气非常重要,那么气息到底在哪儿呢?是什么感觉呢?现在全体同学用象声词“si”来做个练习,体会发声时丹田(肚脐眼周围或称小腹)有什么感觉?

2.学生回答:小腹的肌肉向周围膨胀,或小腹有一直向外撑住的感觉。

3.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全班同学分为三组来做一个节奏练习,第一组与第二组用“cī”来念(即声带不振动,上、下牙齿挡气,向外送气发气音)、第三组用“cì”来念,体会发声时小腹周围是怎样的感觉。

4.学生回答:与前面做练习时的感觉是一样的,小腹微微内收,气息自然呼出的感觉。

5.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做个试验,请各位同学伸出左手,手心向内立于口前一公分处,体会往玻璃上“吹气”与“哈气”时气息是怎样运动的、小腹部位的感觉又有什么不同?

6.学生们分别体会并表述“吹气”与“哈气”时气息流动的方式以及小腹部位不同的感觉:吹气时小腹也向外膨胀但时间很短,哈气时小腹膨胀的时间长,并且持续了整个哈气的过程。

7. 大屏幕出现人体发声器官的侧剖面图,图中标明歌唱时气息的流动方向,教师依图所示进行讲解。

教师启发讲解:正如各位同学所说,歌唱时声音是被气息带出的,气息源源不断地从气管由下至上,一直送到上牙膛,并贴着上牙膛向前走出口腔。

8.教师范唱第一乐段。

9.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老师的范唱演唱第一乐段。可以请单个学生进行练唱,由唱得对的同学讲体会。

10.在教师钢琴伴奏下,老师与学生共同演唱第二乐段。(此处教师需注意,提示学生运用连绵的“呼气”、持续的小腹支持,唱出此乐段连贯、抒情的特点。)

(四) 注意关键词语,传递歌曲意境

1.教师启发引导:整首歌曲表达、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和意境呢?

2.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知识的探求和对事物的好奇心理,也深刻地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3.教师进一步引导:除了准确地把握和表现音乐的节奏、旋律以外,作品本身还有哪些方面会影响音乐的情感与意境呢?

4.学生答:歌词。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歌曲所体现的情感和意境。

5.教师边讲解,边带领学生分句练习。歌词以语言展开,既善于抒情,更长于叙事,它有极强的语义指向性。在表现歌曲第一乐段少年儿童对知识的探求和对事物的好奇心理时,要重点体会歌词中描绘动作的关键词语,同时结合旋律唱出意境。例如:“轻轻打开”、“看到了”这些词语要唱得传情、入神,把那些诸如“碧绿的”、“金黄的”、“长长的”、“弯弯的”形容词深情地演唱出来,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祖国的山河、平原、沙漠都尽收眼底;在歌曲第二乐段要格外关注所有的名词,例如:“台湾”、“小船”、“东海”、“神州”、“中国”,只有把它们表现好,才可能更好地表现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五)合唱部分学习,声部均衡统一

1.教师提出问题:现在我们来视唱第二乐段的第二声部,请大家体会其节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是紧凑还是舒展呢?

2.学生视唱后回答:十分舒展。

3.教师引导学生:舒展的第二声部要唱得优美深情,现在我们就用轻声练唱第二声部。

4.全体学生随琴轻声视唱第二声部。(教师注意提示学生所有两拍和三拍子的音,都要唱够时值)

5.将全体学生分为两个声部练习合唱,练习时注意调整学生声部间的和谐、均衡与统一。(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像高声部“神州处处好”这样紧凑的短乐句,要唱得轻快活泼,与低声部形成对比)

(六)恰当运用节拍要素,表现歌曲风格

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一首抒情的三拍子歌曲,然而它绝不是机械的“强、 弱、弱”的重复,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呢?

2.学生们踊跃回答。

3.教师引导:抒情性的三拍子歌曲与舞曲性的三拍子歌曲在风格、特点上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我们应该用富有情感的、轻盈柔美的“强、弱、弱”来演唱。

4.教师进一步引导:作者带着情感写出了优秀的作品,我们再创作时的核心仍是带着情感来演唱!今天我们学唱这首歌还有一个不凡的意义——我们即将迎来国庆日,就让我们用这首《彩色的中国》提前为祖国母亲庆祝生日!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富强!

5.教师指挥全体学生分声部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

上一篇:音乐课也要“抑扬顿挫” 下一篇:借鉴之要在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