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为8411铀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远景分析

时间:2022-05-23 11:45:25

安徽无为8411铀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远景分析

【摘要】安徽无为8411铀矿床是在庐纵盆地发现的又一个铀矿床,铀矿体主要分布在黄梅尖岩体北缘中下侏罗统象山群中-粗砂岩中,矿体厚而富。本文介绍了8411铀矿床的地质概况与矿化特征,详细研究了成矿控制因素,并对找矿远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安徽无为;8411铀矿床;矿化特征;成矿控制因素;找矿远景

1、区域地质特征

1.1地质概况

8411铀矿床位于似裂谷型下杨子断褶带中,庐枞火山岩盆地的东南边缘,黄梅尖岩体外带(北缘)中下侏罗统象山群中-粗粒砂岩中。

1.2地层

庐枞盆地基底为上三迭统黄皮青组,为一套湖泊沼泽相沉积地层。盆地的盖层属中下侏罗统象山群和上侏罗统火山岩。另外,有少量第三系红层。故该盆具“煤盆”、“火盆”、“红盆”三元结构。

中下侏罗统象山群为一套陆相碎屑岩。从下往上可分三个岩性段,第一、二岩性段为紫红、黄褐色长英砂岩、砂质页岩,前者以含煤(或煤线)区别于后者;第三岩性段为紫红、灰白色长英砂岩、含砾砂岩、泥质钙质粉砂岩或砂质页岩、泥岩等。

第三岩性段为该区主要含矿围岩。其粗粒砂岩(A层)与细粒级粉砂岩、泥质岩(B层)成互层状产出。由粗到细形成明显的小韵律。第三岩性段大体上可分23个韵律层,而铀矿化则与每一韵律中的粗粒级砂岩(A层)有关。透水性较差的粉砂岩及经热液蚀变的角岩一般无矿。中粗粒砂岩的铀底数为5.5ppm,粉砂岩为3.7ppm。

上侏罗统火山岩在矿区西部出露,可分三个喷发旋廻。形式上表现为喷发-喷溢-喷变化,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交替出现,成分上从下往上,安山岩-粗安质-粗面质碱质增高的变化。火山岩铀底数为3-5.5ppm。

1.3构造

区内构造发育、活动时间较长,各种体系的构造又相互干扰、利用、改造变得更为复杂。诸构造按产出方向大致可分八组,即EW、SN、NNE、NE、NEE、NW、NNW、NWW。

8411铀矿床范围内以EW向构造为主,呈雁行排列,具顺时针扭动。以硅化破碎带、硅化角砾岩带、破碎蚀变带的形式表现出来。性质上以张(扭)为主,经历了压(扭)—张(扭)-扭的主要演化过程。其中以F5与F1规模较大,夹于二者之间的F2、F25成“X”状交叉产出。这四条构造构成了8411铀矿床的基本构造格架。除此外,矿床内尚有SN向、NW向,NE向规模较小的断裂及派生的次一级断裂、裂隙,砂岩层内部还发育一组层间及顺层状构造,为热液的流通、渗透提供了方便。

1.4岩体

黄梅尖岩体为燕山晚期多阶段侵入的浅成偏碱性复式岩体,出露面积100km2。长轴方向为NEE向,同位素年龄为133+2.5my,分四个侵入阶段,其主体为第三阶段的石英正长岩。岩体自变质作用强烈,相带明显,与象山群砂岩及上侏罗统火山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岩体接触面总体外倾,倾角50°-75°,接触面凹凸不平,岩枝、岩舌发育,使围岩发生强烈的热液蚀变,主要为角岩化、硅化、褪色化等,蚀变带宽600-1000米。

岩石化学成分特点:系SiO2过饱和、碱度偏高(Na2O+K2O>10%)贫钙、色率低的正常系列或铝过饱和系列。岩体含氧系数偏高(均>0.5),分异指数(DL)较大(>80)。表明岩体为氧逸度较高的中-浅成地质环境中分异结晶程度较高岩体。岩体的铀含量底数从早到晚有升高趋势。尤其主体石英正长岩铀底数较高为14ppm,离散系数较大(183-384),具良好的成矿前提。

2、矿化特征

2.1矿体产状

1、矿体产状有陡、有缓。陡倾角矿体是在有利岩性中,受陡倾角构造的控制,矿体产状与构造产状一致,矿体具浅而富的特点;缓倾角矿体分布于矿床的中段,受顺层或层间构造及网脉状构造控制,矿体产状平缓,与地层产状一致,矿体以深、大、稳定为特点。

2、形态:一般较简单,多呈层状、似层状、板状、扁豆状,少数构造与层位联合控制的矿体呈不规则状、树叉状。

3、规模:陡倾角矿体一般较小,最大矿体走向长250米,沿倾向长50米,平均厚0.65米,平均品位0.394%;缓倾角矿体一般较大,且倾向>走向,主矿体走向长100-200米,倾向200-400米,平均厚±1.0米,最厚达25.16米,平均品位0.112%。

2.2矿石物质成分及结构构造

1.矿石矿物种类一般较简单,所见金属矿物有:胶状黄铁矿、黄铜矿、白铁矿、赤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沥青铀矿等;脉石矿物有:玉髓、石英、方解石、萤石等。

2、矿石结构构造:一般呈细脉浸染状、脉状、团块状产出,沥青铀矿常同胶状黄铁矿、赤铁矿、红色、黑色玉髓共生,以裂隙充填形式为主,矿石具碎裂构造、脉状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

2.3矿石共生组合与矿化阶段

依矿物的生成顺序穿插关系可分三期八个阶段,其中Ⅲ-Ⅵ阶段与铀矿化关系密切。即使在一个成矿阶段中,沥青铀矿也是逐渐沉积层层叠加的。

2.4围岩蚀变

不同的热液活动都伴有不同的热液蚀变现象。火山活动伴有硅化、水云母化、重晶石化及多金属矿化;正长岩体的侵入伴有钠长石化、硅化、角岩化、碳酸盐化等。构造热源发生于构造带中,主要为硅化、裉色、绿色蚀变。

与铀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是硅化、碳酸盐化、水云母化、黄铁矿化、红化(赤铁矿化、水针铁矿化)等,但在一处往往以某一种或一、二种为主。

3、成矿控制因素

3.1接触带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岩体与火山岩、岩体与象山群砂岩、火山岩与象山群砂岩三个接触带均是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的矛盾带,亦是构造与热液蚀变最强烈的地带,它严格的控制着各种金属矿化(包括铀矿化)的存在,表现在:

1、火山岩与象山群砂岩、正长岩与象山群砂岩二个接触带的夹持区控制着8411矿床和4360矿带,尤其4360矿带距正长岩体较远(>500米),仍有铀矿的富集,且有较多的火山岩所特有的金属硫化物存在,这与早期的火山作用是有一定联系的。

2、区域上有90%的异常点带分布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1km范围内,而这些异常点、带又大多数(70%)分布于岩体的西部,与火山岩体靠近的地区。

3、8411矿床范围内有85%以上的主矿体均在正长岩体北外带0-150米范围内,越过200米,仅有零星矿体,超过500米基本无矿。

4、接触带与地层的夹角有一定关系,夹角越大,接触的几率越多,沿层面或层间构造的渗透性越强,因此,在岩体的北部(包括部分南部)接触带与岩层走向近乎直立,在其它条件配合下,易于形成铀富集。

5、岩体接触带的产状、岩体的形态、直接控制着矿体赋存空间,大部分富、大矿体生长在岩体接触界面由陡变缓的凹兜处或岩枝、岩舌的两侧或顶端,因此接触带的空间形态越复杂,岩枝越发育,成矿的可能性越大。

3.2岩性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1、正长岩枝和构造通过不同的岩性,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在性脆的粗粒级砂岩(A层)中,易于通过和穿插形成较多的顺层的岩枝、岩舌和层间构造。而在泥质成分较高的粉砂岩中,在岩体影响下,发育强烈角岩化、岩石致密坚硬,构造与岩枝不易通过,但它可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

2、矿化对围岩有选择性。矿化均赋于孔隙度料大的中粗粒砂岩、部分细粒砂岩中,粉砂岩及角岩基本无矿。因而含矿层在剖面上呈相间的带状分布。

3、在粗粒级砂岩层中(A层)矿化也有差异性。在象山群第三岩性段中共23个韵律中,其中有八个韵律层中的A层含矿,6-11A、18-19A、尤其第8A层中的矿量占总矿量的72%。这些含矿层的共同特点是:①厚度较大、延伸稳定,如8A层厚达80-120米。②在层中粗中有细,以粗为主,粗细相间产出,即在大的A层中有细粒砂岩的薄层存在,反映了沉积环境的波动性。③这些层位中,一般富含硫化物,尤其是黄铁矿相对要多的多,这样可造成一个良好的还原环境。

4、在有利的岩性含矿层中,矿化赋存于一定的标高,中段主要在海拔-270~-370米间,最深-450米,太深太浅较差。这反映了矿体的形成条件和保存条件,但陡倾角矿体则在较高的部位成矿,矿体出露于0-250米间。

3.3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构造对成矿控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表现在:

1、矿床范围内二条EW向主干构造F1、F5与接触带的夹持地段形成一个“构造圈闭区”,起到矿床定位作用,而界于二者之间的NEE向F25构造(可能东西向构造的配套构造)起到穿针引线作用,主矿体均在其二侧或其中,这三条构造是控矿构造(局部为容矿构造)。

2、东西向主干构造的低级别、低序次的构造为含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存在。如F12构造系F5构造的次级构造,通过有利岩性(18-19A)在其交面上成矿;又如岩体内部F7构造、场区里1号带构造为EW向构造的配套构造,表现为张扭性,其中有较好矿化。

3、广泛存在的顺层或层间构造在矿床中是重要的含矿构造,尤其在8411矿床中段主矿体所在部位,通过大量的岩芯编录,发现有明显的含矿层间小裂隙,地表亦可见到,当这些构造与不同方向的陡倾角裂隙交汇时,便形成肥大矿体。单个“矿脉”呈脉状、网脉状,但它们所组成的矿体则成板状、似板状。

4、构造的性质、形态和组合方式也决定着矿化的优劣。在含矿构造中一般张(扭)性构造优于压(扭)性构造;小裂隙、微裂隙构造优于大构造;具多次活动的复杂构造优于“干巴”构造;构造的形态复杂(膨胀、收缩、分枝复合等)或多种裂隙的交汇,以及密集的裂隙群要比简单的单一构造好的多。

3.4热液蚀变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8411矿床为典型的中低温热液矿床,是在各种热液的不断作用下,成矿元素不断活化、不断聚集、叠加成矿的结果。

1、首先晚侏罗统的火山(隐火山)喷发、喷溢作用在该区成矿史上起到一定作用,它引起了多种金属的矿化作用,见有V、Fe、Cu、Au、Ag的矿点、矿化点,并伴有硅化、水云母化、绿泥石化、重晶石化、碳酸盐化等。在火山热液的作用下,铀元素也不会无动于衷,亦会从围岩中活化迁移、演化、逐步集结,起到早期的“予富集”作用。

2、继而正长岩体的侵入,以及以后的脉体和早期构造的活动,均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热液活动和热液蚀变现象,黄梅尖岩体所引起的热效应最大,引起了以岩体接触带为中心的热变质晕。蚀变带在外带宽600-1000米,内带100-200米。外带为硅化、角岩化、水云母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等,内带主要是钠长石化。在岩体蚀变的基础上,又发生了多次的不同方向的脉体(中-酸性)充填和构造蚀变。其强度与构造(脉体)的规模、活动时间、构造的密集、围岩性质、脉体性质有关。构造作用的结果使围岩发生碎裂变形,并发生与之相应的构造蚀变,归纳起来有硅化、水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等。

火山岩岩体所引起的热液蚀变和初期构造蚀变均是铀矿前提蚀变,铀都不同程度的发生活化,这是铀最终富集不可少的因素。据相关资料,正长石经蚀变,变成白云母和石英时,体积可减少15.58%,正长石或钾微斜长石高岭土化可减少体积51.4%。由此可见,蚀变后可使岩石的有效孔隙度大大增大,为热液的扩散、运移提供了条件。对8411矿床取样分析提供的资料也表明,经过热液蚀变的砂岩,原生铀要丧失30.5%,这些活动的铀与岩体提供的铀汇集在一起,经迁移、演化,在有利的环境中、在成矿的时间内富集成矿,因此砂岩中的铀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铀源。

3、成矿期的热液活动是火山、岩体热液和早期构造活动的继续和发展,是前者的必然产物,没有以前“予富集”的准备阶段,成矿是不可能的,成矿期的活动时间是100-70my左右,它利用和发展了早期的构造空间,矿床内以EW向构造为主,在岩体与火山岩所夹持的“热液活动场”构造环境中,再一次的复活,再次强化了F1-F5之间的构造蚀变强度,同时引起与矿化有关的硅化、部分碳酸盐化、胶状黄铁矿化、水云母化、赤铁矿化等蚀变。这次活动,使早期“予富集”的铀和围岩中残留的铀再次的活动、移运,在中粗粒砂岩中,由于PH、EH等条件的改变沉积成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铀矿体。

4、找矿远景分析

4.1银珠凹-黄龙桥一级成矿远景片

范围东起丁家山-银珠凹之间的六十号勘探线,西至黄龙桥西1300米处,成手枪状。面积2.35km2。其划分依据:

(1)地处火山岩、正长岩、象山群砂岩三者交会处,是应力最集中的地段,尤其火山作用较其他部位发挥的最好,是寻找火山与岩浆岩共同起作用的最佳地段。

(2)含矿的有利岩性存在:在东端第三岩段的主要含矿层位(8A),按产状向下倾没,通过深揭可以追索,揭示在深部含矿的可能性。具有成矿条件的上部层位亦可追及,故而在东端可追索类似中段型的矿体和类似4360地段陡倾角的矿体,在远景片西端为晚侏罗统火山碎屑岩,其中安山质凝灰岩中已见有较好矿化,因而安山质或粗面质凝灰岩亦可作为含矿的围岩。

(3)构造条件:晚期的断裂构造,图面上目前虽不甚多,是由于填图精度所致(覆盖厚、交通不便)。但必竟可见到数条规模较大的NW向构造,可“顺藤摸瓜”。

(4)成矿线索明显。在银珠凹附近,在深部已发现8A层中有工业矿体存在,可继续追索扩大。另外,在西端黄龙桥三号带安山质凝灰岩中,在辉绿岩与构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品位>0.5%的富矿体,这是可喜的成矿线索,加之附近尚有较多的异常点,故有进一步工作的必要。但对该地段,尤其是西端首先应进行大比例尺的填图、地表揭露,弄清基础地质条件,尤其是构造轮廓,再进一步用钻探揭露为妥。

4.2岗上马家-山边村二级远景片

在岩体以东,外带呈近EW向,外接触带控制500米,内带100米,远景片面积约3.85km2。它包括了8412、8414、8415铀矿点、矿化点(8413已成小矿床),它的成矿条件与8411铀矿床相似,但在具体条件上与作用上有所区别。它距火山岩较远。围岩亦是象山群砂岩,属第1-2岩性段,亦具热液蚀变现象,但粗粒级砂岩(A层)单层较薄,占全岩比例相对较少,故较8411稍有逊色。构造也比较发育,规模宏大的F86构造贯穿其中,加之小断裂构造的配合,具备基本的成矿条件。目前在8413已控制一定的储量,8412亦有成矿线索。但往两侧尚有发展余地,尤其东部尚未进行深部揭露,在适当的时间,有必要进一步探索一下。

参考文献

[1]徐莹,乐成生.安徽省无为铀矿床地质特征.《科技与企业》.2012年6月(下)总第213期,191-192

上一篇:高含水后期二类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下一篇:超薄磨耗层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