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路上无终点

时间:2022-05-23 08:36:03

邓子新,1957年出生,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BIO-X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们不能人为地去创造“逆境”,但逆歧却是许多成功者共同的人生轨迹和成功的推动力。我十分坚信这样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邓子新

从一个贫困山区的普通农家孩子到一个名牌大学的教授,从一个农村青年到一位蜚声海内外的分子生物学家.邓子新以他的勤奋和执着,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奋斗之路。

1957年3月,邓子新出生于湖北省房县,是邓家最小的孩子。诚实忠厚的父母希望他长大成材,给他取名为“子新”。邓家有五个孩子,家大口阔,生活困难。小学时,班上要用统一的作业本,要求家长交钱,学校购买,惟有邓子新例外。他是用哥哥姐姐作业本上剩下的几张纸重新装订,或用别人丢弃的烂本子来用。整个小学期间没有买过一个作业本、一张白纸。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邓子新还对那位体谅他的苦衷,富有人情味的恩师念念不忘,充满感激。

邓子新知道父母身上担子重,持家不易,10岁时就承担起打柴的重任,起早贪黑,挑百十斤的茅草走10多公里的山路,如今身上还有砍柴留下的累累伤痕。那时候,吃不饱饭是常事,连盐也吃不上。为了补贴家用,邓子新星期天还要到很远的窑场去挑砖,压得腰都直不起来,苦干一天才挣8毛钱。因为怕人看见要割“资本主义尾巴”,往往是天不亮就得赶路。

1975年,邓子新高中毕业回到农村,成了家里的一把干活好手,也是生产队有名的“工分大王”。

因为邓子新出身不好,招工、参军没他的戏,推荐上大学更没他的份。就连小学校长请他去当民办教师,大队的领导还不同意……1977年恢复高考,邓子新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大队领导却担心他因此跳出农门,点名要邓子新上工地打眼放炮,凌晨4点特意去喊他上工。别人放工,他还得留下来放炮.直到晚上八点才能回家,连吃饭洗澡的时间都没有。两个月来,每天睡觉没超过3个小时。11月6日上午进考场,5日下午他还在工地上打炮眼。

1977年底,邓子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原华中农学院(今华中农业大学),成为土化系微生物专业的大学生。在房县他是优等生,进人华农才发现起点太低。第一次考英语单词,他是班上倒数第一。他抱定一个信念:只要你想干好,天下没有迈不过的难关,就怕你不干。很快他的外语成绩就名列前茅,还当上了系里的学宣部长。

因为家里穷,无钱供邓子新读大学,每年寒暑假他都在十堰市当木头搬运工,一个大学生扛着粗重的木头从未叫苦叫累,和普通民工相比也毫不逊色!

“戴维・霍普伍德教授对我的影响和帮助非常大,他让我知道了研究科学应该有的态度,他让我知道一个科学家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气度,他让我知道了科学研究者之间应该如何去相处,科学家和刚刚迈进科学研究门槛的青年如何相处。他也让我知道应该如何去对待我今后的学生……”――邓子新

1982年,邓子新以优异成绩从华中农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著名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原华中农学院院长陈华癸和微生物学教授周启才对才华横溢的邓子新十分赏识,他们赴英国考察、讲学归来后,力荐邓子新进入英国约翰・因内斯研究所,师从戴维・霍普伍德教授,从闭塞的大山区一步跨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最前沿。

刚开始,霍普伍德教授只安排一位专家指导邓子新,让他在实验室做一些基础性工作,他毫无怨言,每天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一天,突然一个亮点闪现.邓子新在教科书和资料中没有发现这个亮点的记载,立即向导师报告这个发现。霍普伍德看了好长时间,点点头说:“这是微生物送给你的礼物”。邓子新继续追踪研究后发现链霉菌启动子在大肠杆菌中能起作用。作为世界微生物研究的一代宗师,霍普伍德当然明白这项发现的重大意义,它揭示了链霉菌异源基因表达和调节的新内容。霍普伍德当即决定终止原定邓子新用两年时间攻读硕士学位的计划,破例让他立即到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ofEastAnglia)转攻博士学位。

三年半后,1987年5月,邓子新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辨,戴上了博士帽。霍普伍德教授这样评价邓子新:“他的这些发现是十分有趣和前所未有的,展示了链霉菌分子遗传学上的重大进展。”“他十分勤奋,工作努力.且有较高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邓子新说,国家花了大量的外汇送我出国,我这个农民的儿子只有四个字:自强、奋斗!

“在国内,我不用担心成绩被埋没,只怕做不出好成绩,我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希望能不断做出新贡献。”――邓子新

1988年5月,邓子新携同妻子一起回到祖国。回国前,戴维・霍普伍德教授对邓子新说了一句话:“邓,你是个做基础科学研究的料,要坚持。”这句话给了他莫大的鼓舞。

刚刚回国的邓子新要面对的却是国内大学争相在科研上搞创收的局面,一个月只有90多块钱工资的邓子新不为所动,坚持搞自己的基础研究。2000年,邓子新来到上海交通大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炉:他带领团队克隆了国际上首例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南昌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并提出南昌霉素生物合成模型提出了著名的杀念菌素4个同系物化学结构与蛋白功能之间的转换关系模型,并利用分子遗传操作技术.获得脱糖及脱氨糖杀念菌素等8个抗生素新药衍生物。

同时,邓子新实验室还建成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抗生素药物基因资源库”和”抗生素药物化合物库”。他的实验室系统地建立和发展了重要抗生素产生菌的基因克隆体系,实验材料的系统积累导致克隆了一系列杀虫。抗病、抗细菌、抗真菌、抗癌及HIV等13个抗生素药物基因簇和一系列控制药物产量的正、负调节基因等,建立起具有我国资源特色的抗生素药物基因资源库。部分杀虫、抗病。抗细菌、抗真菌的抗生素药物基因(如井冈霉素)有潜力发展成为植物抗病育种的新基因储备。他的团队利用该资源库开展了提高抗生素药物产量和创新药物的研究,提高了重要药物(如南昌霉素)的产率,获得了9个新抗衍生物,申请了10项发明专利(包括国际PCT及法。日、韩等国外专利),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为在抗生素产业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实现高产和创新药物积累了成功经验,提供了模型系统,对工业、农业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些成果为邓子新实验室致力于改变从自然微生物中被动筛选抗生素新药物的传统模式.变成利用抗生物基因资源人工设计来主动高产或创新微生物药物跨出了第一步。

2005年12月27,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评选的200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邓子新领衔的“DNA大分子上一种新的硫修饰”成果榜上有名。

对DNA大分子的研究,是生物科学最为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之一,因为DNA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由五种元素(C,H,O,N,P)所构成的四种核苷酸序列编码着自然界千变万化的遗传现象,贮存着生物界无穷无尽的遗传信息资源。

“DNA大分子上一种新的硫修饰”是在作为生命中枢的DNA大分子上首先发现了某些微生物基因组中硫(S)的存在,而且分离出与硫修饰有关的完整基因簇。这项发现为从遗传学、生化学和化学领域协作攻关并从根本上揭示DNA硫修饰的本质提供了新思路。DNA新结构的最终阐明将丰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打开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也将为DNA损伤,甚至癌症治疗因子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实际上这项研究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重大突破,论文已初步完成,但是邓子新慎之又慎,迟迟未让:“这是一项前人从未涉足过的崭新领域,成果应该接受各个不同角度的质疑。而不能冒失地把出去。”他认为科学研究应基于数据的真实可靠,而不应该成比论文数量,比影响因子的简单数学竞赛。

如今,邓子新回忆起20多年的科研历程,感慨颇多,“科研工作者必须掌握自己的脑袋,不能总是被一些社会导向影响,东放一枪,西放一枪地搞科研。要做出学科上真正有影响,有突破的成果,就要按照科学的规律来做,静下心,把工作做深、做透、做系统、做扎实!”

邓子新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有一个支持他事业的集体,他说:“我的精神支柱是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的责任感”。“现在正是做贡献的时候,这种贡献,只有开始,没有终点!”

(封面、配文摄影/武新民)

上一篇:我的自费留学经历 下一篇:比陀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