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生活中的“本质”到艺术表现

时间:2022-05-23 07:27:19

浅论生活中的“本质”到艺术表现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东西。如何看待艺术,从生活经验到艺术鉴赏的过渡,探测艺术中更为深刻的奥秘。

关键词:本质;表现性;艺术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45-01

一、生活的“本质”

所谓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通过现象来表现,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来掌握。而我们日常所观察事物是捕捉事物的突出特征。例如:花多是看其颜色,而叶子同花相属,观其色彩,才出现绿叶配红花、花红柳绿等词汇。中国方块字中的象形文字正是从事物的形态特征中提炼模拟而来,“日”如正午当空的太阳,“人”是直立行走,多人汇至则为“众”。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可看成汉字“京”,也可以看作“人”形画,把运动的形态概括、虚拟、省略,使其具有灵动性,给人创造出真实而又无限的想象空间。在古代,仅仅是几笔简单的线条组成的图样,便可以记录下当时所发生的祭祀或是庆祝活动,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作为儿童、野人更甚至于动物,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二、从生活到艺术

从一件复杂的身上选择出的几个突出的标记或特征能够唤起人们对这一复杂事物的回忆。事实上,这些突出的标志不仅足以使人把事物识别出来,而且能够传达一种生动的印象,使人可以对那个真实事物有一种完整印象。这种透过少数几个突出的知觉特征描述事件全貌的能力,在早期人类文明中得以充分体现。

1937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纹饰中的舞蹈图案:“五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每组外侧两人,一臂画为两道,似反映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而频繁之意。人下体三道,接地面的两竖道,为两腿无疑。而下腹体侧的一道,似为饰物。”他们那活跃、鲜明的舞蹈姿态,轻盈齐整,协调一致,生意盎然,稚气可掬,生动的记录下当时农人的生活状态,大致属于比较和平安定的传说时代,即母系社会繁荣期的产物吧。众人齐耕种,齐分享社会成果,一片祥和。

然而,每件艺术品或者是每件物件都必须生产于一定的社会状态下,都着意于要表现某种思想,任何一件作品的内容,也是必超出作品包含的个别物件的表象。

我们所看到新石器时代彩陶盆纹饰中的舞蹈图案就不如我们当初所看到的那么单纯,结合当时社会浓重的宗教色彩,人们在庆祝之余,它们仍然是图案活动的表现,具有严重的巫术作用或祈祷功能。我们想象着眼前大致会浮现这样一幅画面:在收获时节,农人们穿上最正式的服装,以代表自己对神明的敬畏及答谢之意。这样一幅场景下来,我们可以想到少数民族的庆贺节日,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及一些用特殊方式庆丰收的活动。人们载歌载舞,用祖先遗留下的智慧结晶传递内心的喜悦。这样的联系与传承,我们更能理解祖先的智慧,也更可以贴近他们的生活,与古时代文明产生共鸣。

三、生活经验与艺术表现性

事物的“本质”与艺术品的“本质”是“外在”与“内在”的联系,艺术家旨在借助事物的外在表现进一步发表见解或是对事物的更进一步诠释。一件艺术品的艺术不是别的,而是一种获取现实的手段。一件艺术品的表现性内容,即不存在于舞蹈者本人所经验到的心理状态,也不存在于观众观看玛丽・玛格达伦或赛巴斯提安的画像时所进行的想象中。一件艺术品的试题,就是他的视觉外观样式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按照这样的标准衡量,不仅那些有意识的有机体具有表现性,就是那些不具意识的事物和人一样都具有表现性。立普斯指出,对表现性的知觉,必定要涉及到力的活动,建立“移情说”,解释非生物同样也具有表现性。当我将自己体验到的压力和反抗力经验投射到自然当中时,我也就把这些压力和反抗力在心中激起的情感一起投射到自然中。这就是说,我将我的骄傲、勇气、顽强、轻率甚至我的幽默感、自信心和心安理得的情绪都一起投射到自然中。只有在这样的时候向自然所作的感情移入才能真正称为“审美移情作用”。

一些无生命的事物所具有的人类的感情,是有“感情的误置”、“移情作用”、“拟人作用”。

一棵垂柳会看上去很悲哀;品位孤独则是常常想起飘零的树叶;而雨后彩虹是希望。我们在自己知觉中直接看到的,是眼前这那副场景中的缓慢的、无精打采的和萎靡不振的姿势,也看到了与此完全不同的另外那活泼的,挺直的和朝气蓬勃的姿态,但并没有进而越过这些表象去研究这些动作所标识的那种消沉和活跃的心理状态,因为这种消极和活跃的心理状态早已经包含在这些物理行为之中。艺术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更为直观些,牵出潜藏的状态。

四、结语

所以,我们可知,事物的表现性质并不全是事物的视觉式样本身所固有,人们从中看到的感触是自己的情感与事物外观本质的结合,艺术的表现性来源于生活的表现性。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出版社,2006.

上一篇:丰富新闻评论的“眼睛” 下一篇:浅谈批评性语篇分析在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