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裕华:中国的“马可波罗”

时间:2022-05-23 12:16:17

朱裕华:中国的“马可波罗”

13世纪,一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商人来到中国,后写了一本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20世纪,一个叫朱裕华的中国人来到了马可波罗的故乡意大利威尼斯,筹备建立了意中交流协会,促进中意两国频繁的民间交流。

上海意城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意华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类似的职位还有好多个,但是见到朱裕华本人发现他并不像商人。聊天时,朱裕华态度谦和,语调平缓,始终保持着微笑,一脸的亲和力,这位意中交流协会的主席,十几年来,为中意两国的民间友好交流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被意大利总统斯卡尔法罗称之为“民间大使”。

意大利人的中国“活词典”

朱裕华出生于上海,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去了安徽,后获得机会进上海外国语大学钻研意大利文学。虽然当时意大利语是一门冷门的语言,但是对朱裕华而言却是冥冥中注定的幸运。因为朱裕华的父亲是位工程师,同时还是厂里管弦乐队的指挥,经常把意大利文的乐谱带回家,小时候朱裕华就在边上看乐谱,也从小培养了对意大利语的好感。

大学毕业后,朱裕华分配到上海市旅游局工作,接待来自意大利的外宾。1980年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访问中国时,朱裕华做了总统的中方翻译。虽然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但是朱裕华并不满足,他希望更多地了解意大利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让意大利人民更多地了解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所以当朱裕华的表兄让他去意大利帮忙时,朱裕华欣然辞职前往。那时定居意大利的华人很少,主要从事餐饮业,而熟悉意大利语的华人就更少了。朱裕华在表哥餐厅里帮忙的时候,不仅给客人送菜,还用娴熟的意大利语向他们介绍各道菜的典故、中国的文化,吸引了不少意大利人来中国旅游。如果说马可波罗给故乡带回了一本关于中国的游记,那么朱裕华可以说是意大利人认识中国的“活词典”。

与此同时,朱裕华在与意大利人的交谈中也时时寻找着商机。一次一位生产油漆刷的顾客询问起中国的猪鬃,原来意大利养猪业的规模并不大,而且一年到头气候很好,猪毛已经渐渐丧失了御寒的功能,变得又细又软,不适合做刷子。朱裕华马上看到了机会,开始把中国的猪鬃运往意大利。半年不到,一家意大利本土的猪鬃生产商找到朱裕华,要求只卖给他们一家,每月需要30个集装箱,每箱价值2万美元。朱裕华同意了,并建议生产商把现有的猪鬃生产厂改为仓库,对方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发展得很好。就这样,朱裕华很容易地将意大利的猪鬃行业打垮了,至今提起这事,他依然很有成就感。1993年,福州市一个农业代表团前来参加维罗纳农业机械博览会,由于接待方是意大利人,语言障碍使代表团在博览会上呆了3天一无所获。在紧急关头,他们找到朱裕华解决了难题。通过这件事情朱裕华更深入地了解到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很快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经过十几年发展,现在已成为一个专事意中两国经贸往来、颇具规模的意中国际贸易(集团)公司。

虽然朱裕华是意大利商人强有力的劲敌,但是他的友好、诚信赢得了意大利人的尊敬。今年7月,朱裕华出资6万欧元(60万元人民币)在威尼斯举办了“2008意大利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邀请了200多名世界各地的儿童到意大利进行表演,非常成功,同时也促进了意中友谊。

归来回馈社会

1998年,朱裕华在意大利的事业蒸蒸日上,而中国正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这样的时刻,朱裕华作了一个让同行诧异的决定:回国。“当时接待了很多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们来访时都鼓励我们这些侨民回国投资支持国家建设。而我的儿子当时5岁了,也想让他回来学中文。”朱裕华这样解释到。当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1992年,在朱裕华的筹备下,一个旨在促进意中两国在文化、社会、经贸、科技等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意中交流协会成立,会员大部分为意大利人,希望同中国进行经贸交流。随着会员的不断增多,协会的大量工作也需要在中国进行,朱裕华的回国非常有利于协会进一步发展。

于是,朱裕华,这位之前不断往意大利运送中国货物的“朱赛佩”(意大利语‘朱先生’的昵称)开始把意大利的好东西搬往中国,其中第一件是家具。“我们中国人非常讲究延年益寿,吃保健品、打太极拳什么的,但平均年龄还是没有欧洲人高,我觉得有可能是家具的关系,家具里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甲醛。而我居住的威尼斯地区,家具生产非常发达,油漆胶水都是环保的,有严格的标准,所以我决定投资在上海成立意华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把欧洲的环保家具引入中国。”由此,朱裕华也成为了在中国市场上倡导环保家具的先驱。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家具业的发展,他还利用自己的资源,带领中国家具厂商赴意大利学习经验。有人问他:“中国家具越做越好,你的意大利家具怎么卖呢?”朱裕华表示无所谓,他更看重的是国家的利益。接着,为了引进意大利各种知名品牌,朱裕华在上海金山组建了“意大利工业园区”。

家具、胶卷、造船业……朱裕华尽可能地把意大利优势行业的经验引入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工厂,还有什么东西不能生产的呢?一个是美食,比如葡萄酒,因为气候、土质的关系,中国还没法生产出原汁原味的意大利葡萄酒;二是法拉利跑车,这是意大利国宝,制作精良,很难仿造。现在F1汽车赛作为世界四大体育赛事之一,是非常重要的极限运动,我想中国一定不能落后,所以2005年我成立了上海法拉利俱乐部,希望能促进中国赛车业的发展。”除了发达的工业,意大利的文化也让朱裕华感叹,短短5分钟路程,就能观赏到很多处的文化景点。勤于思考的朱裕华马上想到:意大利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手段也值得我们学习,于是他促成西安和庞贝成为友好城市。

总觉得一个人成功总是需要经历不少的挫折,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但是朱裕华却说自己一直走得比较顺利。究其原因,除了他良好的意大利语基础,敏感的商业嗅觉外,更主要的是他追求的不是家财万贯,“钱够了就行,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就可以,更多的是为了回馈社会。”2008年9月18日“朱裕华教育基金”在上海市市南中学举行第九届颁奖典礼,而喜欢挑战、创新的他还将不断地开展各类回馈祖国,促进中意民间友好交流的活动。

上一篇:上海又“长高”了 下一篇:药草园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