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用人制度改革

时间:2022-05-23 08:06:01

强化用人制度改革

2009岁末,中央干部人事工作动作频频。

11月底至12月初,涉及7省区、14名省部级官员的人事调动相继完成。

12月,《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描绘出我国未来十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蓝图。

在专家看来,除着眼于十的人事调整引人关注之外,放眼长远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将成为2010年人事工作的重点内容。

2009年10月,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人民日报》发表长文,将用人制度改革提高到了引人瞩目的重要地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直接涉及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

干部选拔任用日益正规化

依据近20年来的惯例,一届党代会的中期即开始为下届做准备,其中包括人事组织准备。

2009年11月30日省部级干部的集中调整,发生在十七届四中全会后两个多月。

此次调整中,1963年出生的和孙政成为首度亮相的两位“60后”省委书记。他们的新任命,被认为是至少包含了完善省委书记梯次配备的年龄结构及保证队伍的延续性的用意。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十之前的人事布局重点是省部级官员。一方面,陆续有各部委和省区领导人达到正部级官员的退休年龄,按照制度基本都会退下来;另一方面,一些经过长期培养的官员在十之前会安排到重要的岗位上去。

经过此次调整,现任省委书记中,在十之前,约有10人年龄将达65岁,其中4人在2010年“到线”。

2009年的另一项重大人事计划,则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十做组织准备,这就是中共中央制定的《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据《南方周末》报道,《规划》第一次公开有计划地选拔“接班人”,将集中调整补充省部级后备干部上千名,地厅级6000多名,县处级4万名左右。汪玉凯说,这其中大多数干部很年轻,是着眼于长期培养。

对于中央首次制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长期规划,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认为,《规划》反映了干部的选拔任用越来越正规化,越来越全面。

选任官员“德行”备受关注

2009年12月的《纲要》,被专家认为是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纲要》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根据《纲要》,竹立家将未来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路径总结为: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标准,以建立科学选人用人机制,公开透明的公务员管理机制为手段,初步走向选任干部民主化的目标。

2009年11月,李源潮指出要“重视关心不巴结领导的人”;12月,强调要“关注那些埋头苦干、不拉关系、不走门子的老实人”。

王伟说,十七大以后,对官员“德行”的重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一个很重大的战略部署。”

民主是德治之外的另一个改革重心。《纲要》下发后,中组部在京召开贯彻落实《纲要》座谈会,李源潮指出实现《纲要》目标的路径,其中包括要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等。

在地方,一些地区的试点已经为这些改革提供了可资推广的样本。

2009年,经过5年试点,南京将“公推直选”社区党委书记范围扩大到363个社区,覆盖南京市区人口近一半。公推直选过程中,出现了以往没有的党员自荐和党员群众联名举荐的方式,采用差额选举和非党群众进行投票等多种形式进行选任,推进了干部选任的民主化程度。

四川、广东、湖南等地纷纷将民意纳入人官员考核环节。其中广东省徐闻县万名群众给派出所长打分,两名被评为不称职的派出所所长被免职。

汪玉凯认为,《纲要》是个系统化的东西,如何落实还需要制定配套措施,并不断进行地方试点和推广工作,这也将是今后两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

上一篇:四川都江堰:幸福“断点续传” 下一篇:新医改探索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