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中药名的规范书写

时间:2022-05-23 05:29:35

中药处方中药名的规范书写

关键词 处方中药名 规范书写 中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233

凡载有中药药物名称、数量、用法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一种中药药剂的书写文件,都可称为中药处方和药方,在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药处方是医师在辨证审因,决定防病治病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可定的剂量,按照配合原则妥善调配,为患者预防及治疗需要书写给药房,以便调剂的书面通知,也是药房配方、药剂指导患者用药、来计算药费金额的重要文件。它具有法律性、科学性、技术性、以及经济上的意义。常用中药有上千种,且名称杂多,绝大部分都是植物药,而植物品种繁多,一物多名,同物同名,同物异名的很多。

有些医疗单位,中药处方书写存在着不规范和错误现象,表现在乱用同音字,随意删去首尾及中间字,乱用缩写或别字替代等。建议对中药名书写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加强管理,按照最新《中国药典》收录中的药名书写。所以中药处方正确书写药物名称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给中药调剂配方带来很多麻烦,或造成差错,甚至医疗事故。根据多年在工作中所见到的问题进行归类,以引起同行的重视。

两种药名合写

有三棱和莪术写成“棱莪”或“棱术”;石决明和决明子写成“二决”;龟板、鳖甲写成“二甲”,配方给配成山甲、鳖甲;地黄和熟地黄写成“二地”或“生熟地”;白术和苍术写成“二术”或“苍白术”;荆芥和防风写成“荆防”;龙骨和牡蛎写成“龙牡”;枣仁、柏子仁写成“二仁”,这更让调剂者为难,因这仁就有枣仁、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苦杏仁、桃仁等十余种,应配何仁也,就“二仁”处方,就问了同行才知道是“二仁”为枣仁和柏子仁。可见领会不同,见解各异;陈皮和青皮写成“二皮”或陈青皮,“皮”有陈皮、青皮、姜皮、苓皮、丹皮、合欢皮、地骨皮、大腹皮等几十种之广。猪苓和茯苓写成“二苓”,就“苓”有白茯苓、赤茯苓、土茯苓、猪苓,而处方药物名称写成“二苓”,因此调配处方时茫然或误解,很可能出现差错或事故。

简化书写中药名称,调配者看不懂,只能以缺药或无货了之,笔者就处方上将羌活和独活写成“二活”,使患者四处奔波,好多药方及药店均配不到“二活”这味药,最后又拿到开药的医师才解决这个难题。诸如此类,常因一、二味极普通不过的药,一般药房都可以调配到的,但药名简化写、难以审辩,而影响了配方,或者延误了病情。

同音字乱用或一字多用并以别字代替

把紫苏写成“子苏”,把紫草写成“子草”,把郁金写成“玉今”、“玉金”,把柴胡写成“才胡”,把夏枯草写成“夏古草”,把半夏写成“半下”,把地骨皮写成“地古皮”,把山慈菇写成“山茨菇”,把藿香写成“火香”,把芡实写成“欠实”,把枳壳写成“只壳”,把桑白皮写成“双白皮”,把桑枝写成“双枝”,把巴豆霜写成“巴豆双”等等,独出心裁,任意简化,乱用缩写或串名,把薄荷写成“卜荷”,把大黄写成“川军”、“酒军”,把泽泻写成“泽夕”,把大腹皮写成“大毛”等。处方药物名称简化及缩写,虽可简化书续,节约时间,但由此带来好多的问题。

中药大部分以其药材的形态、颜色、产地、性味和功能、生长特性及民间的典故而命名来的,具有一定的来历和含义,加上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各地的用药习惯有差异以及地方语言不同。如乌头因其块根以乌鸦的头,贯众因其根一本众枝贯之,所以各得其名,使人一闻其名,就略知其药的名。而一简写把乌头写成“无头”。贯众写成“管仲”,则面目全非,意义当然不同。使中药药名更加复杂、更不利于重要工作人员工作及业务学习。

随意删去首尾及中间字

为了方便、节省时间,随意删去首尾或中间字。中药的成分复杂,治疗功能各异,又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一种特殊商品,所以这就要求专业人员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不得有随意性。如常见到的中药处方,把何首乌写成“首乌”,把石决明写成“石决”,把天花粉写成“花粉”,把鸡内金写成“内金”,把枇杷叶写成“杷叶”等等。把制草乌写成“草乌”,把姜半夏写成“半夏”,把炙甘草写成“甘草”等等,均因炮制方法不同而功效各异。

中药名称为两类,正名和别名之分,正名也叫通用名,为全国部分地区通用及历代本草著作所用,一般以“中国药典”为标准,别名又叫异名、地方名、俗名或土名。建议中药处方书写必须按照“中国药典”所录中药的名称去书写,不会造成混乱和差错事故的发生。另外从中药专业学习上来讲,中药工作人员学习机会比较少,特别是基层医院人员的学习和外出进修机会更少,所以使这些人员知识老化、陈旧,还有部分工作人员从未进过医学院校之门,专业素质较低。

建议和呼吁各级主管部门,主管领导为了对中药处方正确书写药物的名称,使流传的中药名称正规化,重视加强专业人员的系统培训及学习,必须把中药处方名称规范化的书写,严格管理,使其正规化,避免由于中药处方药物名称书写不规范而造成差错甚至医疗事故。

上一篇:针灸配合中药散瘀止痛汤治疗急性腰扭伤87例体... 下一篇:李景华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