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全球经济逆风而行

时间:2022-05-23 02:29:25

2008:全球经济逆风而行

对于全球经济肌体而言,2008年也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十字关口――在风险中历练得更加坚强或者失去自救的力量而只能匍匐挣扎。

除了新兴市场国家之外,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都无一例外地承受着次贷危机所造成的灼痛与损伤步入到了2008年,加之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人们很少听到国际社会对2008年经济发展前景的乐观估计。因此,对于全球经济肌体而言,2008年也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十字关口――在风险中历练得更加坚强或者失去自救的力量而只能匍匐挣扎。

经济强体集体“瘦身”

虽然美国经济在2007年受次贷危机的影响而黯然失色,但欧洲经济和日本经济仍然一路上行。不过,这种冷暖不均的格局在2008年将可能被打破,三大经济强体将会不约而同地集体“瘦身”。

美国经济在今年延续2007年的下滑状态已成定局。经合组织(OECD)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只有2%,低于该组织之前预测的2.5%。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出炉的《世界经济报告》中将美国今年经济增长率调整为1.9%,比原预测急剧下降0.9个百分点。影响美国经济步伐的最大掣肘因素仍然是次贷危机。目前,次贷危机仍处于发酵时期,且不能排除进一步恶化的可能。经济学家一致的看法是,次贷危机引起的住房市场低迷将在今年年中降到谷底,并且其持续时间可能比原先预计的更长。值得注意地是,次贷危机所侵蚀的并不只是房屋市场层面,受其影响,今年部分可调整的抵押贷款利率将进入上升期,而且高峰一直会持续到2008年第三季度,这种状况将无一例外地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削弱内需这一传统因素对经济的拉动能力。

刚刚步入上升通道的欧洲经济可能不得不再次忍受暂时倒退的煎熬。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最新经济预测报告,欧元区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将由2007年的2.6%降至2.2%,较其之前的预测值明显下调。由于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不仅造成信贷紧缩,而且对市场信心构成打击,从而会在2008年抑制欧洲国家的投资增长。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欧洲地区至关重要的建筑业已经在2007年底敲响了投资降温的警钟,并将在2008年趋于恶化。不仅如此,美国经济的减速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欧元对美元持续升值也将成为阻挠欧洲经济脚步的另一个不利因素。基于美国经济容量及欧美经贸往来的紧密性,美国经济减速势必会从外部层面牵动欧元区经济发展的“神经”,而与之相伴的美元对欧元大幅贬值令欧洲企业的出口能力遭到抑制和贬损。除此之外,由于受欧元强劲升值和信贷持续扩张,以及间接税、薪资等因素的影响,欧元区2008年的物价面临着上涨风险。据欧洲央行预测,在2008年,欧元区通货膨胀率将远远超过2%,从而影响欧元区金融体系的稳定。

从2005年开始重拾升势的日本经济在2008年必须面对经济下行风险的考验。据IMF预测,日本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为1.7%,比2007年减少0.3个百分点。由于外需是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因此,美国次贷危机对日本企业和日本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正日渐显现。日本内阁府日前公布的最新经济景气动向指数值预测,未来长达半年多的时间内景气动向的10个指标全部恶化,并出现了景气先行指数自1997年以来首次降为零的情况。该指数由十几个指标组合而成,分别跟踪工业库存、消费者信心和耐用品发货量等方面。这是一个全新的信号,表明日本经济的复苏势头可能出现下滑。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与美国和欧洲国家不同,当前日本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依然是通货紧缩风险。通货紧缩极容易造成个人消费需求的不稳定性,加上对净出口的依赖程度很高,2008年日本经济的增长放缓不言而喻。

基于以上经济权重板块的萎缩趋势,IMF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8%,比2007年减少0.4个百分点;无独有偶,OECD预计,2008年该组织30个成员的合并GDP增长将放缓至2.3%,比2007年下降0.4%。

“非确定性”因素的涌动

对于2008年全球经济而言,其成长过程中不确定性风险可能放大,这不仅加剧了经济波动的幅度,也使得我们对经济前景的把握变得更加困难。总体分析,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有:

信贷萎缩。由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并没有防火墙,次贷款危机所导致的整个商业票据市场资金断流的“溢出效应”状况在2008年可能进一步彰显。一方面,金融机构所持有的票据都无法合理估值而需要大量的拨备,而拨备将严重侵蚀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并最终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和贷款意愿的减缩。另一方面,尽管发达国家管理层仍然可以不断地向金融市场注入资金,即将更多的流动到银行手中,但面对着一个并不乐观的收益预期,银行是否会释放出强烈的贷款冲动和意愿,笔者认为他们很难与管理层达成默契。不仅如此,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出于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考虑,紧缩信贷已经成为不约而同的货币政策选择,其对经济“降温”的幅度短期内很难甄别与把握。

流动性过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目前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动性过剩。发达国家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实施了以低利率为特征的宽松货币政策,而新兴市场经济体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发行增加。由于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在信贷普遍紧缩的背景下,流动性过剩是否可能出现逆转并进而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甚至金融危机还充满变数。至少从房地产市场来看,在本轮房地产周期中,流动性过剩至少在部分程度上导致了全球房地产价格的高涨,而随着流动性向正常水平回归,全球房地产市场未来将面临重新定价的风险。从股票市场来看,全球股市在2008年延续繁荣的可能性极大,但繁荣时期往往也是泡沫增大和风险积累的时期,而一旦流动性发生逆转或其他触发因素出现,股市价格泡沫的破裂就不可避免,并且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通货膨胀。最近5年,全球通胀率由原先的最低的1%上升至2007年的3%,未来一年可能上升至4%。作为衡量全球经济通胀压力的最重要指标,全球农产品、食品与矿产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升温已成为诱发此轮席卷全球通胀的罪魁祸首,而且目前并无任何证据表明这种涨幅会在2008年有所减退。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由于产量问题和库存不足,2008年全球粮食价格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许多国家将不得不花更多的钱用于谷物进口,这将引致粮食供应的连锁反应,导致动物饲料和主要食品的零售价格提高。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过去几年全球通胀得到控制,很大程度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低成本出口产品价格的抵消作用,但这种抵消作用正在削弱或者会逐步消失,如今发展中国家制成品价格已呈现上升趋势,其对全球通胀反过来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油价走势。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目前已经突破100美元/桶。2008年,全球原油供需仍然不平衡,由于约有2/3的原油生产集中在石油产能降低的国家或是经济与政治出现不稳定的国家,原油供应常常受到地缘危机的影响。而在需求方面,国际能源署预计,2008年全球石油每日需求量为8799万桶,较上年增长2.4%。基于此,IMF预计2008年原油均价将较2007年上涨9.5%。

贸易保护主义。随着国内经济成长拉力因素的日渐式微,美国等发达国家将不约而同地寻求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于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速度普遍放缓,因此它们在致力于依靠外部增长方面将使得发展中国家出口的难度加大,其本身对贸易的期望值提高,贸易保护主义或贸易摩擦增加的可能性提高,市场对于汇率、贸易保护及其他经济因素的变化将更加敏感。联合国贸发会议研究报告认为,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威胁是由于国家间贸易摩擦成本的提高,从而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大幅缩减。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提出的《全球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显示,美国2008~2012年的商业环境吸引力排名位居第九,其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不平衡和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受调查的大多数人认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寻找抗跌的力量

受到经济强体抑制和穿行于不确定性经济环境中的全球经济并非乏善可陈,相反,由于一系列抗跌力量的作用,2008年的世界经济的前行之路仍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美国经济虽然呈现出暗淡的前景,但其完全衰退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美国的货币管理当局在应对次级债问题上还有很大的政策空间。目前,美国利率经过两次降息之后,现在短期利率是4.5%,仍具有非常大的延展空间。另一方面,随着美元的继续贬值,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走低,美国的经常帐户也就是贸易收支帐户将出现明显的改善。目前美国出口增长速度保持在8%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由于美国房地产下跌对消费和投资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美国就业总体上仍在增加。在住房和金融领域就业减少的同时,其他多数经济部门的就业却保持增加。据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美非农业部门2008年就业岗位平均每月将增加大约8.4万个。不难想象,美国经济仅凭借以上三大内外反冲力量就很难快速下坠。

就欧元经济而言,历史上困扰欧元区经济增长的最大的问题是失业。但伴随欧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其失业率已经出现大幅下降――从2005年底将近9%下降到2007年底的7%左右,为过去几十年中所罕见,并且这种变化意味着欧元区私人消费支出获得了一个强大而稳定的支点。也正是如此,过去两年间欧元区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内需的拉动。因此,尽管2008年欧元面临着美元继续贬值的威胁,但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仍会异常活跃,仅仅持续了才两年时间的欧元区增长势头不会轻易中断。

与欧元区一样,日本经济增长的自我基础也在最新两年的复苏行情中得到了夯实。日本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日本消费支出自2007年8月后已经连续出现多月的正增长,这也预示着日本消费支出将出现全面复苏。由于消费支出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约为55%,其持续改善的程度折射出了日本经济抗击外部因素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能力显著增强。

新兴市场国家延续2007年经济亢奋增长态势成为了支撑全球经济上扬的最重要发动机。IMF在《世界经济展望》中称,世界正处于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一个最为强劲的增长期。2004年~2008年,全球经济年均增幅为5.1%。其中,新兴经济体年均增幅为7.8%。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的60%以上是由新兴市场经济体所做的贡献。同时,IMF预测,2008年,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10.0%、8.4%、4.0%、5.1%和6.5%。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强劲增长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增速放慢对全球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使得经济增长贡献来源更为平衡。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由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自主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由于迄今为止发达国家三大经济体的周期非同步性,更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释放出的强大经济增长动能,尽管2008年全球经济受诸多不定因素的干扰必然出现一定程度地减速,但发生全球性衰退没有任何可能,世界经济增长仍然处于上升通道之中。(作者: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

上一篇:《西游记》中的养生术 下一篇:高油价时代隐现 中国亟待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