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命力

时间:2022-05-23 02:06:24

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命力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命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学生活动与教学进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命力

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听你的课。但是长期以来沉闷、无聊、空洞的说教成了思想品德课的代名词。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学、不喜欢听;另一方面,教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教学效果不好,最终导致思想品德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面对这种现状,新教材已经做出了方向性指引,教材的内容开始由旧变新,由理论化、单一化变得生活化,由静变动。针对这一变化,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深挖自身教学潜力,让思想品德教学魅力无限,吸引学生,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得,学有所为。在同样的时间成本下追求更大的教育效益,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命力,思品老师必须在如何增强吸引力上下功夫,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大胆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课堂中教师不能仅仅依靠“导”,要加深学生的印象不能以静制动,而应该以动引动,建设动态课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思品教学焕发无穷的吸引力,抓住学生的心。为了学生思维火焰的持久,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的艺术,只要他提出自己的疑问(尽管是肤浅),或有价值的问题,就可以给予相应的激励,如果有同学说出了有见地的答案,独特的见解等,应大力鼓励。这样我们的学生就能在动态的课堂中得到协调发展,同时加大了课堂对学生的吸引。

其次,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道理、案例,必须在保存原汁原味的情况下进行丰富、取舍、转换、替代,把知识原理用最新流行歌词、最古老动人的传说典故、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带有新鲜和乡土气息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常见却视而不见的生活事例、让人在笑声中感悟的诙谐、幽默、恰当的比喻。。。。。。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同一个新鲜的美味摆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并且具有丰富的内涵让人欲罢不能。这种教学资源能够在一瞬间打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能够一下子让学生进入我愿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达到教育优化的效果。

第三,要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总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感悟能力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满足优生、中等生、后进生等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包括对学生的提问、作业的设计、练习的布置等都要有针对性,而且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设计。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让优生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留给后进生进行回答,难道不大的问题就直接让中等生回答,也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这样安排,既可以达到培养优生、照顾中等生的目的,又可以达到增强后进生自信心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题 《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义务》时,我设计了三个不同难度的问题:“行使生命健康权的主要方式?”、“非法损害生命与健康有何危害?”、“如何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这几个问题,我分别请后进生、中等生和优等生进行回答。由于问题的设计比较合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此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四,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避免空洞说教。这些事例,既可以安排学生收集,也可以由教师列举。

课本的例子一般都滞后于现实,因此教师要专注当今社会发生的各种新闻,要在讲授新课时补充新的事例,把新的事例与课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思想品德课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一框题《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时,我插入了当时轰动全国的湖北“佘祥林杀妻案”,以案说法,以此说明“我国公民权利有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这样鲜活的案例既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本只是,又能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同时也会使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这门课程。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选取典型案例,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能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就能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化作用。

第五,要正确处理学生活动与教学进度之间的关系。与旧教材相比,现在人教版的新教材安排的活动内容很多。如何处理学生活动与教学进度之间的矛盾,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一方面,如果教学过程不开展活动,那么新的教学理念就难以得到贯彻,教学质量也会大打折扣,教学很容易又会回到过去的老路上。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在开展活动时不善于把握课堂时间和节奏,学生活动的时间过长,那么教学进度就会受到影响,教学内容也不能按时完成,教学效果也不好。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要处理好学生活动与教学进度之间的关系。开展活动时要注意把握活动的时间、节奏和参与人数。

总之,只有思想品德教师善于钻研,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思想品德课就能越来越受学生欢迎,就能越来越有生命力。

(河北省鹿泉市获鹿镇中学)

上一篇:小学语文中年级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