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中的人性观与治学思想

时间:2022-05-22 09:05:15

浅析《论语》中的人性观与治学思想

摘 要: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其思想钻之弥坚、仰之弥高。《论语》的学术价值,以及对做学问的基本要求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索。

关键词: 《论语》 人性观 治学思想

一、《论语》中的人性观

首先,《论语》从阴阳两极来揭示人性,其基本内涵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里仁・第四》)“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述而・第七》)《论语》承认人对物质方面的追求,同时又指出人对人精神方面的追求的,并且精神的欲求也是多方面的,如: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第七》)说明人有音乐享受的追求,而且大于对“肉”的欲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第一》)说明人有对“朋友”这一社会归属与爱的追求,或者说是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六》)说明人有对知识的渴求;子曰:“知者乐水。”(《雍也・第六》)说明人有对美好自然的欣赏追求;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第七》)说明人有对研究与探索的追求;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第七》)说明人有对事业成功的追求。

其次,《论语》不仅全面指出了人的欲求的多样性,即物质和精神追求的丰富性,而且明确指出: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更重于或者说高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准备地说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能违背其“精神准则”,也就是说当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发生矛盾的时候,人应该选择精神追求而放弃物质追求,即使当物质生活而贫困的时候。如: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第四》)富与贵是每人个的都想要的,但是要是有违“道”的标准,我宁可不要;而且即使在贫困潦倒、颠沛流离的时候我也不会违背“道”的准则而取不义之富贵。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第七》)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吾所好”是什么,就是“道”的标准,我不能违背精神准则去获取富贵。还有: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也就是说虽然我生活贫困,但我也很快乐,因为我没有违背“道义”;相反,如果我违反了心中“义”的准则获取了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我也不会快乐和幸福的。所以“君子忧道不忧贫”。当然《论语》中也很实际地指出,不同的人的追求也是有区别的,或者说不同的人的“精神准则”是不同的,由此可以把人分为两类:君子与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第四》)君子才是真正的人。

二、《论语》中有关治学思想的分析

综上所述,基于《论语》对于人性的认识,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一些与治学态度有关的必然联系。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确立治学的最高境界。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做学问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再次,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画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最后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处理好治学的几个基本关系。

要处理好“学”与“习”的关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要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3.治学理论与治学实践想统一。

孔子主张博学,广学,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治学的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此外,孔子还认为,做学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做学问,重要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最后,达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的完美境界。

上一篇:锁阳古城衰落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有定无定在英汉两语中的部分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