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05-22 07:25:21

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该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0例设为A组,细菌性肺炎患者40例设为B组,健康者40例设为C组,检测其血浆中1,3-β-D-葡聚糖含量。 结果 A组患者血浆l,3-β-D-葡聚糖含量明显高于B组、C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血浆;1,3-β-D-葡聚糖;真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 R5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b)-0036-02

目前,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临床以肺部原发或继发感染较为常见,在医院内感染的肺炎中真菌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致病菌。早期识别、诊断肺部真菌感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诊断方法由于存在较多局限性,限制了肺部真菌感染的快速诊断,因此更加便捷、可靠的诊断方法亟待建立。研究初步发现,血浆l,3-β-D-葡聚糖检测对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呈现了良好的趋势和发展潜力。为探讨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该研究对该院收治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血浆l,3-β-D-葡聚糖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0例作为A组,所有患者均经痰培养证实存在真菌感染,其中白色念珠菌28例,光滑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2例,曲霉菌7例,排除留取血标本之前已使用抗真菌药物、血液透析、1周内食用真菌类食物及接受香菇多糖和磺胺类药物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0~75岁,平均(52.46±3.20)岁。选取细菌性肺炎组患者40例作为B组,所有患者均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1],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0~79岁,平均(53.67±3.40)岁;其中肺炎链球菌19例,流感嗜血杆菌9例,肺炎克雷伯菌6例,卡他莫拉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选取同期健康者40例作为C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1~76岁,平均(53.84±3.43)岁。

1.2 方法

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T01智能恒温仪、冰浴槽以及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用含有无菌肝素钠的无菌玻璃注射器,或一次性采血管抽取入组者静脉血2 mL,置入无热源离心管中,以灭菌铝箔封闭管口,继而以3 000 r/min离心60s,分离获得富血小板血浆(PRP),立即置入冰水浴中或者保存在-30℃冰箱中。检测时取上述PRP 0.05 mL加入样品处理液中混匀,置入70℃恒温箱中保温10 min,取出并立即置入冰水中待测。取上述待测血浆0.2 mL直接加入反应试剂中,充分溶解用微量加样器转移至标准玻璃反应管中,排除气泡,插入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中进行检测,由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水平。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A组患者血浆l,3-β-D-葡聚糖含量为102.31~12.99 pg/mL,平均为 (42.90±2.65 pg/mL);B组患者血浆l,3-β-D-葡聚糖含量为1.32~32.90 pg/mL,平均为 (5.90±1.65 pg/mL);C组患者血浆l,3-β-D-葡聚糖含量为1.41~14.45pg/mL,平均为 (3.35±1.23 pg/mL)。其中A组7例l,3-β-D-葡聚糖含量20 pg/mL为异常),为假阴性;B组5例l,3-β-D-葡聚糖含量>20 pg/mL,为假阳性,C组40例l,3-β-D-葡聚糖含量均低于20 pg/mL。A组患者血浆l,3-β-D-葡聚糖含量明显高于B组、C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或放疗的长期广泛应用,深部真菌感染近年来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深部真菌感染现在称系统性真菌感染,而肺部真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系统性真菌感染,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肺部真菌学检查主要包括培养加涂片镜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抗体和抗原检测、PCR检测等,目前确诊肺部真菌感染主要依靠肺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即有真菌侵袭和相应炎症反应与肺部损害的证据,以及无菌腔液真菌培养阳性。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所有患者均能得到组织病理学诊断依据,但临床病情的需要又要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因此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就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但痰液真菌培养阳性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并不能区分真菌污染、定植和感染,因此无法作为早期诊断的可靠依据[2]。随着对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生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浆l,3-β-D-葡聚糖含量的检测在早期诊断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应用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我们检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l,3-β-D-葡聚糖含量并与细菌性肺炎和健康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A组患者血浆l,3-β-D-葡聚糖含量平均为(42.90±2.65 pg/mL);B组患者血浆l,3-β-D-葡聚糖含量仅为(5.90±1.65 pg/mL),而C组患者血浆l,3-β-D-葡聚糖含量仅为(3.35±1.23 pg/mL),故A组患者血浆l,3-β-D-葡聚糖含量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651-655.

[2] 徐亮,张恒,程霞.血浆(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 (1):1-2.

[3] 李兰亚. 血 浆 1-3-β-D葡聚糖检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8):233-244.

[4] 焦淑静.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疑似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258-258.

[5] 孙康德,方敏,陈福祥.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17):2071-2072.

(收稿日期:2013-07-04)

上一篇: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因素分析 下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T细胞亚群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