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人才“三级”培育体系探讨

时间:2022-05-22 11:02:34

大学生创新人才“三级”培育体系探讨

[提要] 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荣获全国一等奖的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立的大学生创新人才三级培育体系为例,以期对我国其他高校二级学院在基于“挑战杯”赛事的创新人才培育上提供借鉴方法。

关键词:挑战杯;创新人才;三级培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挑战杯”平台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体系建设――以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9日

一、引言

“挑战杯”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业类竞赛,承办高校为国内著名大学。“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挑战杯”赛事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俗称“大跳”主要以创新为主;另一个则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俗称“小挑”以创业为主。目前,各大高校将挑战杯作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

本文重点研究了作为高校二级学院如何将“第二课堂”课外科技竞赛及团队活动与“挑战杯”竞赛(本文所研究的“挑战杯”竞赛主要针对“大挑”及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有机的结合起来,探讨了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方法、途径,形成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体系。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目前高校大学生都是90后,对待事物有自己的思考,也崇尚科学有一定的判断力,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尤其体现在处于大学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不善于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学校提供的平台和机会,因而限制了他们创新能力的进一步锻炼和发展;二是互联网影响下的学生思维虽然活跃,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由于在大学所学知识均是专业性较强,学生的知识面紧紧局限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进而使学生在看待各科知识结构时是片面的、机械的,进而使他们思考问题缺乏深度和广度,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够灵活,也缺乏新意少了突破;三是学生有创新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以及外界的助力。灵感只是昙花一现,缺少使灵感成为现实的技能;四是有创新的意识,但缺乏坚持、毅力及抗挫能力。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想法瞬息万变,见异思迁,如果在进程中遇到挫折,则经常中途放弃,半途而废,这与当今90后的家庭教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高校二级学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环节较薄弱。一是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课程任务,忽视辅助课程及课外拓展任务。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大都围绕专业课程进行,且课程任务繁重,虽说学校也开设了选修课和任选课,但鉴于课程繁重这一理由,很多学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本专业范围内学习活动,减弱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二是重课堂教学,轻视实践环节,以传授知识为主,将书本知识付诸于实践环节少。

三、大学生创新人才三级培育体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以及学校“立地顶天”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引下,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坚定“卓越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高素质、强能力、有特色、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设计类专门人才。结合“挑战杯”平台,高度重视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竞赛工作,以部门协同、制度创新为基础上共同架构创新人才培养的三级培育体系。即以“精神培育”、“苗子选育”、“赛场对接”为培育内容,以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等体制机制建设为运行保障,初步建立起学院创新人才教育的三级培育体系。

(一)第一阶段:广泛播种,课堂课外实施精神培育。该阶段培育对象为我院全体大一新生。培育目的为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传递科研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和组织科研创新意愿较强的学生群体。培育方式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同教学。

重视“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课外科技竞赛和国内外专业类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突出作用,深知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是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的重要基础。在第一课堂,实施创新引领进课堂。在一年级教学改革中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入教学环节,如“我的坐具我做主”坐具设计竞赛、“诗意栖居,建造有理”建造节竞赛等。面向每位学生,重锻炼刚入校的同学们的动手设计能力,及勇于创新意识培养。在第二课堂,实现创新氛围绕课外。开办“攀登计划”启蒙班,发挥往届“挑战”学子、创新项目研究成员和学科竞赛获奖学生的传帮带作用,通过深入班级宣讲、举办竞赛分享会、讲座、座谈等活动,促进所有学生对“挑战杯”竞赛和专业学科竞赛的了解认识。鼓励学院专业社团“建筑协会”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如每年一度的“命题设计竞赛”以及“对外交流”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科技生活。这样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营造了创新氛围,培育了滋养创新种子的土壤,有利于广撒创新的种子。

(二)第二阶段:广搭平台,研赛结合,多渠道苗子选育。该阶段培育对象是大二、大三、大四科研创新意愿较强的学生群体,培育目的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开拓创新思路,进入初级训练阶段。培育方式则是结合各类专业设计竞赛以及科研立项和暑期社会实践。

1、搭建各类专业竞赛平台。学院以“挑战杯”竞赛和学科竞赛为龙头,创建多类别的专业设计竞赛参赛机会,如跨专业的IFLA竞赛、“清润杯”全国大学生论文大赛、各专指委学科竞赛等,每年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10余场,参赛学生120余人次。通过参加设计竞赛,使学生在竞赛中丰富了专业知识,完善了知识结构,提升了专业能力,开拓了创新思路。

2、搭建各类课外专项拓展训练平台。积极做实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社会实践工作,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高低年级学生采用“3+2”模式联合组队,形成以老带新的研究梯队,确保课题研究向深远发展,为低年级同学经验研究积累,形成良性循环。鼓励同学自主选题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集聚各种资源要素,将学生创新活动与教师科研工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同时,学院组织各专业最具实力的教师成立专门评审委员会,严把项目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质量关口,将各环节组织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有潜力的项目、学生和导师能通过创新项目训练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挑战杯”储备项目打好基础。学院在做好学科竞赛、创新训练计划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工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有潜力的项目和人才,打通院内已有项目的遴选通道,选拔优秀作品作为 “挑战杯”赛事备选。

3、搭建科研专项培训平台。前面二者都以学生实践为主,以专业设计为龙头开展的锻炼,往往还缺乏理论以及规范性的培训。因此,借助第二课堂开展“攀登计划”训练营,邀请校内外专业导师对科研专项进行培训,针对科研创新意愿较强的同学开展小班式教学,邀请校内外专业导师对科研专项进行培训,如调查报告和撰写、文章如何选题等内容,进一步锻炼学生创新训练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4、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网站为学生提供各类创新创业视频教学和资料,努力开创在线问答。通过学院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互动交流,全方位营造创新校园文化氛围。

学院在做好学科竞赛、创新训练计划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工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有潜力的项目和人才,打通院内已有项目的遴选通道,选拔优秀作品作为 “挑战杯”赛事备选,2016年我院2个参赛项目正是从以上科创团队中遴选产生。

(三)第三阶段:精心组织,坚定推力和拉力的合力赛场对接。该阶段培育对象是遴选出的项目团队,培育目的是引导学生走向挑战之路,进入高级训练阶段。培育理念早规划、早准备、早动员,培育方式则是校园双促、分层协作。在参加挑战杯竞赛的组织工作方面,学院始终坚持:倾心谋划、精心组织、通力协作、全力保障。

1、开展经验总结分享会。“挑战杯”竞赛是我院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的必选赛事,每年学院都会总结上一次组织和参赛的经验,分析形势,谋划好下一届赛事的总体工作,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激发师生的热情与自信心、鼓舞士气。

2、组建高水平的“挑战杯”专业学术团队。针对“挑战杯”不同阶段、不同类别学生和项目成立“挑战杯”导师库,选聘优秀的校内校外师资组成大学生挑战杯教育学术研究团队,为挑战杯的培养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库。

3、成立“挑战杯”工作小组。按照竞赛规程,全面策划参赛的组织工作;组织院内的申报、评审和选拔等工作。在作品的选题、遴选、立项支持到跟踪推进方面,在作品科学性、实用性体现方面,在作品的支撑和辅助材料的完善方面,积极邀请校内导师、学科带头人、校外行业专家、社会企事业单位专家认真把脉,及时调整研究方向,补充研究内容。

4、坚持校院双促、分层协作。学院始终坚持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通力协作运行机制,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专题讲座、座谈会、推进会、评审会、作品分析会和阶段汇报会,深刻领会学校精神,指导学院组织工作。在此基础上,主动思考提高“挑战杯”成绩的有效途径,强化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协调,形成大学生创新工作的合力。

5、持之以恒,保障服务。“挑战杯”是一场持久战,包括选题、学生团队选拔、指导教师团队组建、项目优化、专家指导、项目再优化和深化、成果形成等一系列环节,为确保参赛师生的精力投入,学院在人财物等方面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学院积极拓展筹集经费渠道,近三年,每年在组织各类竞赛中投入近50万元。参赛期间,根据项目需要安排“一对一”后勤服务。在本届“挑战杯”两个获过奖的项目中,学院安排了两位辅导员老师分别跟进,在对接赛场的阶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创新体制,保证三级培育体系的整体建设和顺利运行。为鼓励全院师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学院在学校相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出台制定学院相关制度,在制度上做了相关规定,在体制和机制上建立明确的导向。对于指导教师,凡参与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参与指导学生开展创新训练项目研究、参与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参与指导“挑战杯”竞赛等,除了在年终绩效考核中给予工作量的认定,还在各类评奖评优以及职称晋升等环节中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对于参赛选手,在学院组织下配备专业教师给予指导,对积极参与各类竞赛以及科研创新活动的,在课外学分上给予认定,在综合奖学金评定中给予加分,在“三好学生”等评奖评优时优先考虑。在考取本校研究生复试中,优先考虑。

明确的导向和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了师生共同参与各类竞赛的积极性,形成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隐形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2.

[2]赵金华,宋之帅.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

[3]屈丰富,刘明越,刘雪峰,任文明.以“挑战杯”为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与教学改革[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4]苏政权,毋福海.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4.

上一篇:导数问题中虚设零点的三大策略 下一篇:精心引导渗透方法彰显探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