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展对民办高职院校提升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5-22 10:13:40

课程展对民办高职院校提升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摘要】

目前课程展的举办的普及性不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课程展开始举办的时间较短,缺乏相关的经验;二是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对举办课程展的意义不了解,因此未能引起重视。本文针对目前课程展的现状与不足,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探索举办课程展对提升教学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课程展;民办高职院校;教学效果;影响;基础会计

“课程展”,不只是将课程取得的教学成果进行展示,还应从这些成果中反映出教学的内容、过程等。

一、课程展的现状

据了解,课程展也只在近几年才被提出,大部分的民办高职院校都很少举办,甚至有的从未举办过。正因如此,民办高职院校在举办课程展方面自身的经验不足,而民办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所以能向普通高校借鉴的经验也不多。

二、举办课程展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自控力、学习能力方面都不如普通高校的学生,由此导致了学生缺乏自信心,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难度大。特别是像《基础会计》等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又多的课程,学生对该类课程有心理压力,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没有信心去学习。如果将学生的作品或作业进行展示,这会使学生产生荣誉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也会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努力。

2、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与创新

通过课程展,会将教师的教学效果直观的呈现在全院的师生面前,这也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教师们会彼此学习,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会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3、替代传统考核机制,促进学生认真学习

传统的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平时不认真学习,期末考试前挑灯苦读也可以通过考试甚至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样只能培养出应考的学生,不能培养出有知识、有技能的学生,而且还会对认真学习的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出现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效果不断下降。如果让课程展作为对学生的课程考核,不仅会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知识,还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使学生相互带动学习。

4、吸引生源,辅助招生工作

众所周知,民办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招生方面也有很大差别,民办高职院校在招生方面需要花很多功夫,并且录取后的报到率也达不到百分百。生源是民办高职院校继续生存下去的首要条件,而要有更好的生源,良好的教学质量是前提。

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意向报考财务类的专业,但由于他们对该专业只是一知半解,本身又对该专业有恐惧感,认为该专业的课程很枯燥,很难学,最终不少学生会因为没有信心学好而放弃报考该专业。而通过课程展,学生随着对课程了解的增多会减少他们的心里压力,同时家长对学院的教学质量也会有一定的了解。优秀的课程展,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这对学院的招生工作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目前课程展中的不足

1、展出形式重结果无过程

目前大部分的课程展都将学生最后完成的作品或作业直接进行展出,而对于该课程的相关内容并无介绍。如《基础会计》课程的课程展上,很多时候直接将学生做的账簿、报表进行展示,甚至有的只是将填写好的凭证、账簿、报表各自扫描一张,通过喷绘在KT版上进行展示等。这类展出就会出现“外行人看热闹”的情况,同时在民办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方面起不了辅助作用,同时也由于其他师生对课程的不了解,对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自信心作用也不大,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应该让他们展示在众人的面前,让大家通过观展了解课程,给予他们在学习上的肯定。

2、展出时间不合理

既然是课程展,展出的时间肯定是课程结束之后。由于课程结束后,学生们都会专心准备期末考试,所以很多课程展都在期末考试后进行。在准备展出时假期已到,准备展出的学生也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同时其他师生也会陆续的离校,最后展出时只有极少的人会去观展。等到新学期的开始,大家有了新目标,也会淡忘了展出。这样虽然举办了展出,可由于时间选择的不合理,并不会达到任何效果,而且还使举办展出的师生觉得做的是无用功,打击他们办展的积极性。

3、展出地点不合理

由于大部分的学院没有单独的展示厅,展出都会设在课程所在的系部,有的设在了班级固定的教室里,甚至有的将优秀作品在办公室进行展出。这样的地点选择违背了展出的意义,展出并不仅是在内部,而是应面对全院师生,这样才会达到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展出的意义。

四、解决方案

1、课程展应与教学内容、过程紧密联系,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步骤式的展出

本文开篇时对课程展进行了解释,它不仅仅是对学生修完课程后完成的最终作品进行展出,而是要在展出中体现出应达到和已达到的教学成果,因此课程展只有与教学内容、过程紧密相联,才能将以上两方面的教学成果同时体现出来,也只有步骤式的展出才能更直观的将教学效果进行展示。

例如,《基础会计》课程展,在教学开始时,事先告诉学生要举办展出,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认真度,使展出作品能更理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按其基本工作流程为主线进行讲授,即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凭证,根据记账凭证填制账簿,财产清查和调账,对账,结账,出报表。在讲授时,将重要的知识点设置相应的作业,最后这些作业就是展出的“作品”。

在进行展出时,按以上的基本工作流程进行步骤式的展示,即对每一个工作流程中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或概念进行简要说明,然后再展出学生在该工作流程中的模拟作业,这样一个步骤紧挨一个步骤的顺序进行。如果有教学内容不适合用静态展示,可以拍成短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展示。

通过这样的展出,可以帮助观展的师生了解《基础会计》课程应学习的内容及应掌握的技能,同时使即将学习该课程的学生通过观展了解基本知识,为学习该课程做好准备。

2、展出时间选择

在课程开始前告知教师,本次课程结束后是否需要举办课程展,这样方便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如需举办,教师则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的给学生布置在课程展时需要展示的作品或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时做好准备,教师平时做好收集,在展出时可直接利用,节省准备时间,并能很好的避免由于展出准备时间短而影响作品质量的问题。

课程结束都是在期末,所以选择在期末展出,时间的及时性较好,特别是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的期末,会有较多高中毕业生来学院参观为填报志愿做准备,对招生的辅助作用较大。不过期末展出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意义不大,因此展出最好能持续到下学期开学后的一段时间再撤展,并在开学时做好宣传工作,如果学院领导能带头观展则能带动更多的师生,使课程展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展出地点选择

由于各门课程的性质不同,展出场地的选择也会相应不同。但应尽量选择师生都可以自由、方便进入的场地进行展出。如果学院没有展示厅,则可以选择师生出入较频繁的教学楼过道或走廊进行展出,如果作品需要固定位置进行集中展出的,则可以选择公用的教室进行。

民办高职院校的课程展开始时间较短,办展经验较缺乏,希望各位教师能积极参与并能提出更多、更丰富的办展经验,以供大家学习。

参考文献:

[1]周莉,刘永立.成果展示法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职业教育研究,2012.11.

[2]李敏.提高“90后”高职生学习积极性的思考——基于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中国职工教育,2012.10.

[3]张秀兰.如何改善高职高专基础会计的教学质量.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

上一篇: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研究 下一篇: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装置常见故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