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建设设计\施工相关的技术问题探讨

时间:2022-05-22 09:40:53

变电站建设设计\施工相关的技术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对变电站进行了概述,并分别就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技术和施工过程中所蕴含的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关键字:变电站建设设计技术施工技术

变电站概述

变电站是连接发电厂到用户的一个过渡装置,是一个转换电压的枢纽。但不是单一变压器那般简单,主要是实现把高电压转化成低电压、或把低电压转换成高电压的,达到转换电压传输电压的目的,基本上电厂发出来的电要经过线路传输、变电站、线路传输到目的地。

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就是变压器,有升压的也有降压的,变电站属于危险控制单位,也是军事打击单位,意义很大。除此之外,变电站的设备还有开闭电路的开关设备,汇集电流的母线,计量和控制用互感器、仪表、继电保护装置和防雷保护装置、调度通信装置等,有的变电站还有无功补偿设备。

变电站可按照电压等级可分为超高压、高压、中压变电站和低压变电站;按供电对象的差异可分为城镇变电站、工业变电站和农业变电站;或者根据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低位和作用,可以分为枢纽变电站、中间变电站、区域变电站、企业变电站和末端变电站。多种多样的变电站类型也就使我们在变电站建设设计和施工设计上的技术有着决定性的需求。如何更好实用地使用这些技术。也就成为了如今变电站工程师所共同努力的课题。

变电站建设设计过程中的技术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居民对于电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对电能质量、技术经济状况、供电的可靠性也有提高,因此对变电站的设计也有了更高、更完善的要求。因此一个变电站的设计,又尤为重要。设计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基建投资、运行费用和有色金属的消耗量等经济因素,在如今社会,也会反映在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生产方面,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人身安全密切相关。于是在对于变电站的建设设计中,所涉及方面诸多,考虑问题也诸多。有如下几点技术要点:

(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目前变电站设计初期对于地段的勘探,数据的计算和分析。现在建筑电气设计都是使用CAD。其能分析变电所担负的任务及用户负荷等情况,选择所址,利用用户数据进行负荷计算,确定用户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有利于人们更为方便地进行变电站的设计。使我们变电站设计过程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

(二)、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技术的运用。

各种变压器的选择,从而确定变电站的接线方式在变电站设计过程中,决定着今后变电站运行的性能。用到的专业知识大多是三相分析。但是必须和实际工程联系起来,需要遵循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还要求经济可靠等。

(三)、变电站施工图设计技术。

为了进一步规范工程设计,变电站的施工设计图描绘技术必不可少。它不仅需要图形软件的运用,还学要优秀的技术人员。他们能灵活地运用软件,将各种元素融为一体。更需要一份责任心。许多图纸工程师能画出大概,而要精确,确实难乎其难。于是乎,施工设计图技术又成了一门全新的研究对象。

变电站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运用探讨

变电站关乎居民生活有着严格的施工体系。其的施工遵守着一定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蓝图,产品使用说明书,电气安装标准,验收规范及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工作先后顺序,配置齐全施工人员及工器具,施工人员做好技术培训工作。依靠着各项技术的支持。其技术可总结为一下几点。

(一)、防辐射技术的运用。变电站会产生电磁辐射,又称:电子烟雾。国际卫生组织已经确认高压输电产生的工频辐射是人类可疑致癌物。大量研究还证明了工频电磁场与另外一些人类疾病的关联性。居民,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对辐射场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伤害。变电站就在家门口,无疑是个“定时炸弹”。于是乎,防辐射技术就成了一项关乎居民生命安全的核心技术。在防辐射技术中,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都需要工程师反复精确考虑。

(二)、规范的操作技术。变电站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频繁发生,很大的原因就是施工过程中操作员不规范的操作。人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其心理变化的约束、支配与影响。心理变化对安全生产有很大影响,心情愉快时,工作积极、创制性高,效率也高,发生误操作事故就少或无事故,心情不愉快或受挫折时,结果则相反。每一次的施工操作有着其精确性。工作监护制度又是最关键的内容,必须从严要求,只要扎扎实实地按规定要求开展工作,用实际行动落实具体安全防范措施,电气误操作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规范的操作技术有利于保证施工过程中事故发生的频率。

(三)、新技术的引入。工欲善其事,必利其器。随着时展,各项技术得到了发展与更新。能即使有效的引入新技术,是顺应时展潮流的必然趋势。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方便与经济效益。在我国,变电站有着不断的更新。如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实以实现变电站智能化功能。体现我国智能电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征。

结束语

变电站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发展。其建设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有着严格的规范与灵活性。如何运用好这些技术不仅能提高变电站建设的效率,更能有效地保证我们的人生安全。

参考文献:

[1] 丁书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 叶水音. 机电.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 艾新法. 变电站异常运行处理及反事.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 于书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上一篇:注浆技术在加固铁路路基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