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实验教学初探

时间:2022-05-22 07:42:22

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实验教学初探

摘要:“数据库技术”实验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难以掌握又缺乏学习兴趣的一门课程,但实验课程却是掌握数据库技术的重中之重。针对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提出方法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数据库方面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4-6598-02

Research into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Database Technology" to Non-computer Majors

SU Chang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rtistic Design Department, 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uai'an 223003, China )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courses of "Database Technology" is difficult for the students of non-computer specialty to comprehending and having interest in. But the experimental course is most important to mastering database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into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Database Technology” was studied to aim at the experimental problem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n-computer specialty. The results showed there are methods to improving the own consciousness and interesting of the students, further more, they can als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in database of the students.

Key words: non-computer specialty; database techn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掌握计算机应用已是各方面人才必备的技能。因此,计算机课程在非计算机专业中的比重日益增多,而“数据库技术”课程更是众多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难懂、实验难做且枯燥无味,学生从最初的兴趣学习到跟随学习,最后就成为应付学习了,就为最后的考试过关,一门课学下来没有实际的收获,对于现实中的数据库应用依旧是不知所措。通过对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能够在使用数据库的同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相互结合从而为今后的就业开拓一条新的道路。

1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数据库技术”实验课中的现状及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所讲授的正是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 2000课程,学生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通过前两次的理论教学,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但笔者认为实验课程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而通过几次实验课,笔者发现学生对于一味的建立数据库、建立基本表等操作也已经感到厌烦,而且实在不明白建立的这些数据库与基本表到底有什么用途,即使实验都是建立在一些实例上做的,但学生仍不能理解这些数据库和基本表最终如何应用。通过对实验课上学生的实践操作状态的观察,认真分析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于本实验课学习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本实验课程的操作结果有何实际意义,他们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与他们的专业有什么关系。

其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有限,对于使用代码操作的软件更是看到就“头大”,遇到问题自己解决的信心也不足,经常以询问老师为主,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依旧不能自行解决,这些都导致学生越来越丧失学习的动力。

第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尤其是文科类的学生,其专业课程多以调查研究、小组讨论等形式学习,学生也因此形成了习惯,而本实验课程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这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及兴趣。

2 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数据库技术”实验课上体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对策,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及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信心及自主学习的意识。

2.1 利用网络,让学生了解本实验课程的真正意义

根据上述分析,首先要学生了解本实验课程的操作结果到底有何实际意义。虽然在课上已通过举例等方式向学生讲解,但效果甚微。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更直观的手段让学生了解,网络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实验课上,网络都是开通的,利用实验课前的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查询有关本课程及本课程与他们所学专业相结合的信息,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及动手操作,让他们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到本实验课程的真正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结合专业知识设置实验内容

以往的实验内容多以本课程单一知识操作为主,而且是学到哪做到哪,没有任何综合而言,学生也是学一点会一点,当将知识点综合在一起时就难于操作了,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为了改变这个现状,在设置本课程的实验内容时,应以学生已经了解到本实验课程的操作结果与其所学专业及所学过的课程间的联系为基础,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熟悉的知识,轻松的过度到正在学习的知识,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及学习效率,也让学生看到学科间结合的可操作性及实际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结合专业特点,增强实验结果的可操作性

传统意义上的实验结果主要用于验证知识点的正确性,而往往忽略其可操作性,这样对待实验结果,就失去了实验的真正意义,而学生如此机械的做实验更是抹杀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因此,必须改变这种对实验的一贯思维,让学生从实验中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其专业特点去体验这种价值。例如,笔者所带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在实验课上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验内容――可以是电子商务网站的后台数据库,也可以是某系统的后台数据库,进行思考、讨论,然后相互问问题,检验自己所设置的数据库和基本表等是否可以达到对方的要求,包括增、删、查、改的功能,也包括安全性等功能。如果不能实现,学生就要不断的思考并动手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能实现,那么是否达到了最佳状态,是否还存在其他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讨论、提问、思考、动手解决问题来活跃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更真切的掌握知识,增强实验结果的可操作性。

3 结束语

该文分析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数据库技术”实验课程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措施,并已付诸实施。目前本课程教学效果较好,同时提高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及知识综合能力,也为他们寻求新的就业途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家良,杨琳苹,应宏.“数据库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1):270-271.

[2] 罗蓉,苑Z,杨百龙,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探索[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6,24(B6):112-114.

[3] 陈立平,杜义君. Power Designer 在《数据库原理》实验辅助教学中的应用[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18(4):97-98.

[4] 周秀英.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与网络(学术版) ,2006,(4):47-48.

[5] 邹琼.数据库应用开放性实验的实践和思考[J]. 福建电脑,2007(11):200-201.

上一篇:Virtual Machine技术在微机组装实践教学中的运... 下一篇:工作流技术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