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5-21 07:26:49

浅议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

摘 要 在学校里,学生的成长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一个和谐文明的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也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 校园 体育文化 意义

中学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教育的重点是要把追求知识、崇尚科学作为其宗旨,把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新型人才作为建设方向。而校园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对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起着积极和直接的作用。

一、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健身作用,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脑力劳动,这就使他们的体力活动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目前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独生子女的一些特性,比如怕吃苦,惰性较强等,这使得他们主动参与体力活动的机率较小。体力活动的缺乏使他们的体质较弱,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疾病。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可以推动体育活动的开展和体育教学的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学生们体育活动的参与可能会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习惯,这就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从而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

二、校园体育文化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不同性格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如:性格开朗的学生可以选择健美操、体操、足球等项目。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太极拳、体育舞蹈、乒乓球等。此外,不同的项目也会对学生的性格产生影响,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培养他们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三、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致使许多学生惧怕与人交往,在学习和生活中将自己封闭起来,喜欢独处,变得孤立,慢慢丧失了与人交往的冲动和能力。因此,学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一些体育活动中,每个人必须占有一定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必须与他人合作,置身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通过彼此的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逐渐成熟起来,慢慢地消除心理上交往的恐惧,逐渐与其他学生融合起来,学会与人沟通、交往的本领,从而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以便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四、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内容更为丰富多样,且充满了生动新鲜的创造活力,能激发出参与者的创造灵感。目前在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也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开拓思维,自己去开发或创造一些新的方法和途径来完成任务;另外,校园体育文化对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培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校园体育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校园体育文化在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对其心理健康也有特殊的作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的身心自由、和谐地发展。当今社会发展迅猛,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选择方式使得学生们所面临的学习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另外,生活中和社会上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诸如:父母离异、自然灾害等,也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学生们更加需要找到舒缓压力的途径来放松心情。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以其特有的竞争性、趣味性、娱乐性可以使人的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调节不健康的情绪和心理,与此同时,学生们还会经历许多成功与失败、泪水与喜悦,在这一过程中,对他们的知、情、意、行等心理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参加各种体育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树立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会使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拥有健康而完善的心理,以便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应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来繁荣校园体育文化。首先,应该走开放性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模式,促进学校,社会体育文化的互动。在体育文化作为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的手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重视的当今,学校体育应更积极地与社会体育沟通、主动与社会团体,兄弟院校进行纵横联合,发挥校园体育文化高层次的文化辐射与精神重塑功能。其次,应该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种重要环节,也是师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良好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作风和个人修养。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越多,体育文化事业越发达,教育效果越理想。

参考文献:

[1] 吴桂宁.应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J].体育函授通讯.2001(02).

[2] 陈发瑶,胡鸥云.论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00(03).

[3] 姜同仁,林祖明.论校园体育文化[J].体育学院学报.2002(04).

上一篇:朝鲜半岛让世界揪心 下一篇:军事体育教学模式的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