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植物配置的方法

时间:2022-05-21 06:24:19

住宅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植物配置的方法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生活环境,住宅区的绿化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居民生活,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环境卫生的作用.本文即详细阐述了住宅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植物配置的方法。

关键词:住宅区;绿化;植物配置;种类;适地适树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A

当前住宅区绿化存在的问题

(一)小区绿化设计存在盲目性

居住小区绿化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有的绿化部门或投资者未能对居住小区原有的立地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对所选用植物本身的生长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未作细致的考虑,就盲目地进行绿地规划设计,或照抄照搬,或是设计者、投资者认为只要种上草,栽上树,绿化目的就达到了。这样,造成了小区绿化设计缺乏地方特色,树木生长不良,资金浪费等缺点,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差。

(二)重置草坪而轻种乔木 

受草坪热的影响,人们用草坪作为包装,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等种植草坪时过多、过滥,造成住宅区园林绿化单调雷同。这样做既不适应城市的需求,又造成养护的费工费力,尤其对缺水的北方城市来讲,实为一种高度消费。由于乔木少,遮荫、降温效果差,夏季人们在小区中漫步时无处纳凉,同时也达不到城市环境健康的目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在设计规划时忽略了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其乔、灌、草植物未能合理配置。

(三)苗木质量及配置问题

目前,由于园林绿化行业的升温,一些建筑学、美术学等非专业的人员也加入到了园林绿化设计的行业中来,可其绿化设计作品中园林植物的选择、配置、造景、文化内涵等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植物造景为主的居住区绿化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如苗木配置不合理,品种混淆,树种单一;经济型优良乡土树种和部分引种驯化树种、选育的新型名优树种少;树种色彩不够丰富,尤其是缺乏观花、观果植物和彩叶植物;常绿树比例小,冬季缺绿现象较突出;有些承包商为了追求进度和节约绿化开支,选用的苗木不符合设计规格,质量差,不但没有达到预期设计的观赏效果和绿化的意境效果,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还给以后的养护管理增加了难度。

(四)绿化管理养护不善,资金不足

居住小区绿地的绿化效果和功能的体现不是竣工后就立即得到的,后期的养护管理使绿化功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由于缺乏监督机制,缺乏专业养护人员,目前一些居住区绿化存在绿化管理不得力、养护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另外,投资商养护投资不够也是绿化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住宅区绿化应遵循的原则

(一)生态原则

生态园林的概念,即现代园林绿地规划将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取代以视觉景观为主的传统园林绿地规划。生态园林是当今园林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居住小区的绿化是对自然系统的恢复,将居住区建设成为生态小区是目前园林工作者对其进行绿地规划的理论前提,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营养等方向进行合理配置植物,把大自然引进人们生活,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和相互协调,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环境的生态要求。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居住小区的绿化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十分密切,是所有绿地类型中使用率最高的绿地,因此,居住小区的绿地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居住小区各类绿地要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布局。

(三)植物的多样性原则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应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地设计出不同景观效果的人工种植群落,即植物的多样性,重视植物的多样性是创造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植物的多样性为园林美提供了多样性,也给生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和生存空间。

住宅区植物配置的方法

(一)坚持乡土原则适地适树

绿化要有特色,乡土植被是基本选择。例如水杉为中国特产原产地很窄,但引种地区可以很宽,而且在某些引种地区比原产地长的还要好。在城市住宅区绿化中构建人工植物群落不仅要重视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更要选择与当地相适应的植物群落类型,营造出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具体到植物配置应掌握:一是适地适生重视植物多样性。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二是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三是注意不同园林植物的形态和色彩的合理塔配。

(二)绿化配置以植物群落为主,兼顾草坪

现代的住宅小区,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因此,应以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来有机结合,并根据它们的种类和习性的相似性组成层次丰富而不繁杂的工艺,并应尽量做到四季有花,让住宅区在不同季节时期呈现不同的色彩,达到美化绿化的目的。

(三)根据住宅区环境条件,选择植物配置形式和布局形式

植物配置形式多种多样,住宅区植物配置简单可分为两大类:规则式和自然式。

规则式要求严谨对称,整齐,具有固定的行距和株距,宜选用球状、塔形树冠的树木,如黄杨球、蜀桧球、雪松等。

自然式疏密有致、参差不一富于自然情趣,尽量选用枝叶扶疏、体形潇洒的树木,如香樟、红叶李、紫薇、紫荆、广玉兰等。

由于居民小区户型各式各样,同一户型因其绿地大致相同,绿化配置宜采用规则式,这样就保证了小区的整体形及紧凑性。在不同户型的交界处,则可采用自然式栽植过渡,以避免单一、雷同,起到自然美观的效果。具体布局形式就是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孤植要求树种体形巨大、树冠如盖、姿态优美,如香樟、雪松等。对植俗称左右对称栽植,常用的有龙爪槐、黄杨球等。列植即成行成列栽植,多用于居民小区的行道树、绿篱等。丛植一般用几种树木组成,群植多以一种树木为主。丛植、群植多用于居住建筑群及留有大面积绿化指标的地带。

(四)以正确的植物配置原则为基础

采用恰当的艺术手法,可使居民小区绿化尽善尽美。居民小区由于高楼林立,建筑物较多,利用植物来烘托其建筑主体,可使之更具特色。其手法不外乎以低衬高,使之宏伟;以淡衬深,使景物轮廓格外鲜明;以暗衬明,则明处显得瑰丽灿烂。成功的植物配置,在风景透视、色彩和形体方面可与居民小区建筑群互相烘托,起到交相辉映的美化作用。植物结合山石可以阻断视线,引导游览路线,造成曲径通幽的意境,从而增添小区园景深度,丰富乐趣。当然植物配置手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操作中,必须灵活掌握自然界植物群落的配置艺术并巧妙地运用到布局中。植物配置既要调和又要对比,只有调和没有对比,景观显得呆板,不主动;只有对比,没有统一,则破坏了构图的完整。

(五)根据居住区的不同功能分区选择不同的配置方式

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休息,种植设计应做到疏密有致,即宅旁活动区多为稀疏结构,使人轻松、愉快,获得充足的自然光,在垃圾场、锅炉旁和一些环境死角密植常绿树木,道路上用遮荫小乔木。下面介绍几种优化栽植类型:    

1、宅旁绿化  

宅旁的阳面绿化一般可采用:马尼拉草十月季+黄杨矮篱。马蹄筋+书带草围边的结构。宅旁的阴面绿化可采用:黑麦草+珍珠梅+黄杨矮篱。早熟禾+太平花+黄杨矮篱的结构。宅旁的山墙可选用爬墙虎之类的藤本进行垂直绿化。  

道路绿化

树种可选合欢、樱花、百日红、白玉兰、银杏等。围墙用吞椿+石楠绿篱+剑麻、竹+紫叶小檗,或创作其他的单面花境。  

公共及专用绿地绿化

上层木可选垂柳、广玉兰、女贞、海棠等,中层木可选金银木、连翘、月季、牡丹、蜡梅、桂花等,下层可选剪股颖、结缕草、早熟禾等,草地适当点缀小菊、串红等季节性花卉。形成鸟语花香、轻松愉快的环境。

结语

综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而居住区绿地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局部环境等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绝不再是种点儿草那么简单了,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住小区的景观效果。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参考文献

[1]肖洋.浅谈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的误区及对策[J].现代园艺,2007(11)

[2]林晓君.浅析城市居住区绿化的植物配置[J].科技资讯,2007.11.

[3]马荷素.北方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北林果科技,2007.17.

上一篇:工民建桩基工程技术探讨 下一篇:浅谈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