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时间:2022-05-21 06:18:45

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 要: 新时期,大学生学习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给高校教书育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这一群体的特点,创新培养模式,探索教书育人新思路。

关键词: 新时期大学生 特征 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时代的青年学生必然烙有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不同时代的青年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当前,在校大学生多为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以下简称“90后”),他们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学习方面也表现出独特的群体特征。高校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探索适合“90后”大学生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1.新时期大学生学习存在问题

总体来说,“90后”大学生见多识广,思路开阔,接受新事物快,富有创新精神,有个性有主见,理性务实,勇于承担责任。但他们正处于青年期,心理方面正处于从半成熟过渡到成熟的时期,体现出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在学习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十二年的中小学应试教育带来的被动学习习惯和“厌学、厌书”情绪,使许多“90后”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表现为无所适从,面对专业课、公共课、社团活动、学术讲座、教育实习、兼职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在入学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知所措。有的新生出于自己、老师和家长的期待,把进入大学作为自己唯一的也是最高的奋斗目标,当跨过了高考这个门槛,便失去了继续奋斗的方向和动力。

1.2学习模式不适应

新生对大学学习模式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方式不适应。大学授课速度快、知识容量大,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多,对学生自学能力要求比较高,据调查了解,大多数新生不能很好适应高校的教学方式。二是学习方式不适应。大学学习更多的是自学,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要求较高。许多新生不适应大学“主动式”的学习要求,不懂得有效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不知道本专业理论学习、技能锻炼及素质培养的途径及方法,不知道如何规划适合自身的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学业生涯。

2.原因分析

2.1家庭环境

每一代人由于其生活的时代特征不同,因而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着差异。“90后”学生85%以上为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的关怀爱护超过以往任何一代人,同时在成长中也受到了更多的限制,这使他们渴望独立,更有个性。但由于过度保护,他们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他们习惯于旁人的指导与帮助,深受家长的袒护与关怀。“90后”大学生还存在着浮躁、自私、承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这更应该从家长和社会上找原因,是家长和社会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成长环境。

2.2学校教育

应试教育的弊端,造成当代大学生高分低能,综合能力较差。高中与大学的学习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高中的教师灌输到大学的自主学习,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吸收,学生需要自己摸索。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跨越使他们较难适应,甚至出现抑郁等心理困惑。

2.3社会环境

“90后”出生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最快、成就最大,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也最为多元化。“90后”大学生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他们的思想受到时代的洗礼,观念解放、思想前卫,价值观也体现出多元化。另外,由于目前就业的压力,新一代大学生择业观更加理性、务实,但许多新生从一开始对就业前景就感到迷茫。在调查中发现,87%的学生感觉到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过于深奥,很难接受。再者由于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很难读透学懂,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之间存在脱节,学不致用,导致他们对专业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对前两届“90后”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感兴趣的知识学得很快,而对基础知识的接受能力很差,实际动手能力还不够强。他们面对学业缺乏自信心和专注力,加上一些同学以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文化课基础普遍不理想。一些同学不愿意接受教师的说教,不思进取,无远大抱负。

3.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90后”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给高等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等学校要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突出特色,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间寻求最佳结合点。

3.1转变培养理念

目前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对于“90后”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迫切需要由培养“专才”转向“通专结合”,重点高校可以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高精尖人才和科技工作者;普通高校可以适度扩大适应社会需求专业的本科生规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要改变长期以来一般本科教育轻视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做到既坚持本科层次的理论教学,又强化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用能力训练。如化工类专业应培养技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有较强动手能力及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实验室研究、化工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等工作,拓宽就业渠道。

3.2优化专业设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渴求也显得十分迫切。根据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毕业生无疑是最抢手的,因此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制定新的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设置,实行“有计划、宽口径”是专业设置的理想模式。要加强对“90后”职业素养教育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

如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企业,特别要注意面向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并有较强的科学技术运用推广及转化能力,以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要注重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学应体现“宽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特点,既要重视本科层次较为宽泛的理论教学,又要注重理论的应用,真正实施理论与实践强有力结合的教学。这既是学校的立校之基,又是学生的生存之本。

3.3创新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高校要围绕新的人才培养标准,整合教育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使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加强基础,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3.3.1实行弹性学制。加大专业课的选修力度。调查中,对缺课原因,34%的学生选择“忙自己觉得更重要的事”;对“妨碍学习的主要因素”,32%的学生选择“课程太多,自学时间少”,28%的学生选择“课程太统一”。一系列调查数字说明现行学制太刻板,必修课太多、时间太统一,压制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挥。高校应实行弹性学制,减少统一时间的必修课,让学生能更自主灵活地制定大学学习规划。改革学制的出发点应是“以生为本”,大学生是独立个体,每个人的个性和思想不同,我们可以实行灵活的弹性选修学制,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快地成长为社会人。

3.3.2针对实际需求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加剧,毕业生和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按照当前形势的要求,以社会和人们需求为导向,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和专业型人才成为高等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形势下,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积极探索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创新教育途径和教育模式,为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势在必行。如化工类专业,既要培养从事现代化工技术的创新研究型人才,又要培养大批直接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转化、推广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比,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依据企业需求设置专业,贴近生产与流通实践,具备更强的解决现实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在重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改革,加强通识课程建设的同时,加大原有专业课实验实践教学,更加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增设必要的职业技能课。要竭力探索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模式,解决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辟第二课堂,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毕业生真正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有用之才。

3.3.3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作用。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主体。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是一种财富,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让网络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使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更加生动,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宽视野。

3.3.4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激发学习兴趣。开展高校职业指导是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变化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认清当今社会转型形势和职业发展变化,指导学生认识正确的职业取向,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知道大学的基础教育、专业学习、政治学习是自己将来事业起步的关键。我们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渗透就业、创业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3.5渗透个性化教育,发展道路多样化。教育不是将知识强塞进学生头脑中,而是要“将个体优势引发出来”。与以前相比,“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更强,追求个性与自由,不拘泥于刻板的生活与教育模式,喜欢尝试新事物。面对这样一个活泼、外显的群体,我们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和各种社团活动的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教育引导,为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走多样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高桂云,孙义兰.注重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J].社科纵横,2008,(12):173.

[2]易锦.“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5.

[3]武汉大学.“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R].武汉大学,2008,(10).

[4]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等教育,2000,(1):7-10.

上一篇:论在三本独立院校大学生中引导和培养正确消费... 下一篇:中学生物学设计实验的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