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力培训 “为人才成长铺就 金光大道”

时间:2022-05-21 01:17:20

山东电力培训 “为人才成长铺就 金光大道”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山东电力公司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把人才资源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一资源。

该公司深入研究分析人才成长规律,形成明晰的四级四类人才职业发展通道。2012年4月,以检修公司一线员工高森的名字命名的“高森创新工作室”揭牌成立,成为全省第一批成立的4个创新工作室之一。6月12日,国网公司公布了“十大”专业领军人才评选结果,公司参加面试的40名员工中有36名入选,入围面试人数和入选人数均列国网公司系统第二名,并且实现了“十大”专业全覆盖。2013年1月7日,公司率先在国网系统选拔专业领军人才,111名优秀员工脱颖而出,四级四类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初具雏形。2013年1月11日,《公司优秀人才选拔和管理实施细则》行文印发,为公司四级四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了依据。

一方沃土:“大人才观”,打造公平的人才培养“生产线”

“鲁班眼中无‘废料’”、“善用人者无废人”。山东电力积极探索员工成长成才路径,加强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与管理,坚持以“公平、公开、公正”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塑造了一种“平等氛围”,使员工们在努力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公平与希望。

高瞻远瞩,视人才为第一资源。2010年5月,山东公司党委书记于良民在公司青年工作会议上指出,青年是推动公司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公司上下要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要成才、人人都能成才”的科学成才观,加快青年成长成才。为切实将这一科学人才观落到实处,公司党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青年成长成才的意见》。“三才观”叩开了青年成长成才春天的大门,让每个青年成长成才成为公司系统青年工作的主旋律。

随后,公司先后编制了《2011-2020人才发展规划》,积极推进10项人才培养工程,实施“青年学习型团队”建设计划,制定青年岗位能手培养、选拔和管理办法,促进青年员工成长成才。

打通多元化发展通道,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选拔人才,首先要打造一支知人善任的优秀人资队伍。山东电力公司积极倡导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推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专业诊断”管理提升等工作,应用现代人才开发技术和工具,构建起各类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研究分析岗位内在联系和人才成长规律,形成明晰的经营类、管理类、技术类和技能类四类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配套的薪酬体系,引导各类人才的职业发展;推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建立相关制度,辅导各类人才规划个人职业生涯,促进个人发展目标与山东公司发展战略的有机融合。如,具备管理才能的员工进入干部人才库重点培养;具备技术专长的员工走专业人才之路,按科研成果和贡献决定收入待遇;普通操作工人走高级技工之路,按操作水平、敬业精神享受相应待遇。

建立健全机制,畅通各类人才成长之路。山东电力已经建立起一套优秀人才评选机制,重塑员工价值坐标。公司制定印发了《优秀人才评选和管理办法》,将优秀人才分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三类,每类分为高、中、初三个等级。优秀技能人才从各单位生产技能人员中评选,实行动态管理,管理期间享受月度津贴和增发企业年金的待遇。公司通过组织优秀技能人才参加技术交流、强化培训、技艺传授、教材编审、课题攻关等活动,实施继续教育和深度开发,促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此外,进一步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推行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业绩评定相结合的技师评价方法,拓宽技师成长通道。对掌握高超技能、做出重大贡献的技能骨干,可破格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对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突出的人员,可按有关规定晋升技师资格。实施预备技师培养考核制度,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积极与地方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选拔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拓宽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渠道。

变“培训”为“培养”,让人人能成才。山东电力公司鼓励每一个员工将所有理想目标的实现都孕育在平凡的岗位上,营造出只要敬业、乐业、勤业,每个岗位都是成才平台的良好成长环境。6年间,山东电力济南供电公司员工姜涛实现了从一个大专毕业生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的蜕变。像姜涛这样的事例,在公司系统还有很多。山东电力一整套培养一线工人的体制机制,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让你有压力,更有动力;‘不得不’努力,甚至‘不得不’成才。”

以公平为原则,坚持科学成才的“大人才观”,打造了一条人才培养的“生产线”,以“鲁班眼中无废料”的眼光为每个员工量体裁衣地规划个人的成长。坚持将“人才强企”作为公司方向性的重大战略之一的同时,以实施“人才工程”为载体,重点加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三支队伍”建设并驾齐驱的良好格局。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大量“怀揣绝技”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堪称“鲁班”的山东电力也获得了诸多荣誉。

一心育才:目标清晰,绘制人才培养新路径

提出“6313”优秀人才培养目标,拓展10项人才工程。2012年11月,公司人资部牵头组织对公司《2011年-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进行了滚动修订,提出了“6313”人才培养目标,拓展了10项人才工程。规划修订以服务于公司发展、服务于员工成长为出发点,重点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和配套工程,确保了每个指标有出处、每项目标适度超前、每个工程指向明确,实现了人才指标提升与人才培养工作体制机制完善同步发展。在规划的修订过程中,山东公司对现有优秀人才按“四级四类”重新进行了分类统计,原公司高级人才并入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原地市公司中初级人才并入地市公司级优秀专家人才。新增“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本部员工能力提升工程”“转岗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将原“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纳入“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同时,部分人才工程内的指标也根据“6313”人才培养目标做了相应调整。保证了10项人才工程与“四级四类”人才培养体系相配套。

山东电力公司以此为抓手,以“三才观”为载体,全面加强人才培养,重点突出专业领军、优秀专家等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同时,借助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加快青年员工成长成才,以此带动整个人才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

“1516”培训资源体系,全力打造人才培训基地。山东公司以满足“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发展需要为导向,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稳步开展“1516”培训资源支持体系规划和建设工作。建成切合山东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1516”培训资源新体系。“1”:一个省公司级培训中心;“5”:五个省公司培训分中心,包括潍坊“大运行”培训分中心、淄博“大检修”(变电专业)培训分中心、济宁“大检修”(输配电专业)培训分中心、德州“大运行”培训分中心、临沂农电培训分中心;“10”:十个市公司培训中心,包括济南、青岛、烟台、泰安、聊城、枣庄、滨州、威海、菏泽、日照培训中心;“6”:六个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包括胶州、肥城、阳谷、诸城、沂南、郓城鉴定基地。

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要求,集团公司培训中心重点开展人资、财务、物资和“大规划”、“大建设”培训项目库建设,各级分中心和基地重点打造特色专业工种实训项目,形成特色鲜明、定位清晰、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的培训资源支持体系,保证培训工作高效、稳定开展。

启动全员“大培训”,助力素质大提升。2013年2月26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2013年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培训班开班,来自公司系统的45名处级干部参加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此举标志着山东电力集团公司2013年“大培训”工程正式启动。公司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识形势、统一思想、自觉加强素质培养和作风改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改进工作作风,保持清正廉洁,在推动公司发展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提高学习能力为基础,提高驾驭全局能力和执行能力,力争在公司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上创经验、出成绩,全面争当国家电网公司排头兵。

实施“大培训”工程,旨在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为引领,打造一体化“大培训”平台。组织开展经营人才、领军人才等十大人才培养工程和五大重点培训项目,计划公司系统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5500期、达到20万人次的培训规模,全面实现“育培并举、量质齐升”的目标,为公司加快“两个转变”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一番苦练:以考代练,以赛促学,全力铸就“电力铁军”

2012年,公司深入开展“考试年”活动,把竞赛调考作为提升队伍素质能力的重要载体,纳入公司系统人才培养工作发展大局,在国网公司组织的3项竞赛、5项专业调考和中电联组织的1项全国电力行业技能竞赛中,公司代表队取得了4个团体第一、3个团体第二、1个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竞赛产生全国技术能手2名、电力行业技术能手1名、国网公司技术能手1名、山东省技术能手3名,1人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46人受到国网公司表彰。2013年1月7日,从国家电网公司“两会”上传出喜讯,2012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竞赛调考成绩实现新的突破,以竞赛总成绩8595分蝉联国网公司系统第一名。

多年来,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激发生产技能人员学技术、练本领的积极性,广泛开展技能比武和专业调考,每年定期组织各类技能竞赛活动,通过层层竞赛选拔,造就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推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竞赛调考是营造良好培训氛围、选拔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手段。2012年,除国网公司层面组织的9项竞赛调考外,公司还根据“三考”工作要求,组织了全省变电站值班员技能竞赛等10项竞赛调考。全年的竞赛调考涉及8个部门、10个专业,公司系统近3.7万名员工参与各类选拔、竞赛和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为推动竞赛调考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公司创新实施了“三三”竞赛战略,即强化竞赛模式、形式、机制“三个创新”,实施竞赛常态化、专业化、全员化“三化管理”,加强竞赛制度、资金、资源“三项保障”。突出顶层设计、全员练兵、专业集训、精细管理、机制保障“五个注重”,建立起纵向以地市公司级为支撑、省公司级为提升、国网公司级为夺标,横向各选手争先创优、各单位积极对标、各专业注重协同的立体竞赛体系。

注重顶层设计,在认真分析全年竞赛调考任务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司领导主抓、人资部牵头组织、职能部门专业负责、各培训中心具体实施、基层单位积极参与的竞赛调考工作体系。注重专业集训,在集中培训选拔阶段,实施金牌教练带金牌选手,并充分利用强化集训的专业资源,按照参赛人员的3-4倍进行培训,为各单位培养专业核心骨干力量。注重精细管理,模块式学习、全封闭管理,聘请专家进行分析诊断,反复研究优化作业流程,确保参赛过程万无一失。

注重全员练兵,针对竞赛调考时间跨度长、工作节点多的特点,公司以金字塔式培训为依托,塔基重培训,塔身谋提升,塔尖夺金牌,积极营造“岗位大练兵、竞赛大比武”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员工素质能力。2012年各项竞赛调考涉及各专业36985人,全员岗位学习覆盖率达到99.69%,人均集中脱产学习时间达到114学时。

注重机制保障,把竞赛调考成绩纳入各单位、各部门绩效考核体系,规范员工参加各类竞赛的奖励程序和获奖额度。构建协同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消除信息孤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起竞赛调考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员工自我展现和快速成长的平台越来越宽阔。

一切务实:

多措并举,铺就人才成长“快车道”

培训务实不务虚。山东电力对于员工的培养,不仅停留在文件上,更落实到行动上——建立了相应的软硬件培训系统。自2005年以来,山东电力持续加大技能培训设备、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力度,目前建有500千伏、220千伏变电仿真培训系统、线路培训基地,继电保护、变电检修、电力营销等涵盖电网主要工种的技能培训教室,年培训规模达万人以上。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中首个成立的应急培训基地,国家电网泰安应急培训基地共规划了11个子项目,设有“外练筋骨皮,内练心胆气”的应急心理与体能训练场,设有可供100多名电网员工同时开展线路杆塔事故现场体验、电网应急抢修、低压配电网恢复等项目演练的平原抢险综合训练场,装备非常齐全。在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专业专家来这里为学员答疑解惑,为他们解决一个又一个不懂的难题,“白天学习,晚上学习”的身影无处不在。这样扎扎实实的学习过程,被学员们感慨地称为“这是脱胎换骨的经历。”

推行职业导师制度。选聘企业内部管理、技术、技能专家担任有发展潜力青年人才的导师,对其进行业务和心理辅导,这是山东公司立足帮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需求,多年坚持的培养方式。在人才的培养上,为适应“两个转变”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山东公司特别注重培养高端、急需、紧缺人才,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领军人物和高层次人才。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和“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围绕人力资源、财务、物资、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营销和国际化(英语)等专业方向,分专业有计划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计划2015年,在省公司层面完成600人左右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山东公司以电网核心专业为重点,成立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三个专家委员会23个专家组,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课题研究,培养各学科研究领域的专家,为发挥专业人才作用提供了舞台,为培养技术专家、学科带头人打造了平台。以特高压、智能电网等前沿技术为重点领域,山东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加快专业人才培养,特高压研究专业领域由2005年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8个,有力地支撑了山东公司特高压电网研究及电网运行维护工作。全面梳理年度重点科技项目,依托重点实验室和重大课题攻关培养人才,提高领军人才使用效率。特别是在“外电入鲁”、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项目研究中,明确领军人才职责,加强科技攻关团队建设,为领军人才搭建成长平台。

此外,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高级技能人才倾斜,建立有利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形成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确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奖励制度。

经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人才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人才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目前,公司人才密度达到0.9138,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76%,生产技能人员中高级技师、技师所占比例达到20%。拥有国家级人才68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全国技术能手25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36人,省级及国网公司级专家人才157人。优秀的员工队伍,为公司加快推进“两个转变”、争当国网公司排头兵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多年来,脚踏实地,争先创优的实干精神,让人才之树在这里愈加枝繁叶茂。山东电力人才培养,用一腔热血,浇铸了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一份执着,挑起人才培育的职责担当;一个信念,支撑起人尽其才的培养目标;一片丹心,绘就出企业人人成才的金光大道

上一篇:我的花季阅读年华 下一篇:幼儿数学有效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