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

时间:2022-05-21 01:00:34

小儿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

【摘要】 小儿是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人群,其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与成人都有很大的不同,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全。因此,儿科用药绝不能把它简单的看成是成人的缩影。但儿科用药不合理现象目前依然存在。现对小儿用药常见问题作一分析,以及对如何合理用药作一探讨。

【关键词】 小儿用药;常见问题;合理用药

小儿是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人群,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全。因此,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结合病情合理选择药物,针对性要强,种类不宜过多。现对小儿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作一探讨。

1 小儿用药常见问题

1.1 抗生素的滥用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患儿的危害极大。使用的表现有:(1)无论是否细菌感染,都要用抗生素;(2)无论什么感染,都要用广谱抗生素;(3)无论病情轻重,一律静脉给药,而且剂量大,疗程长;(4)随意联合用药;(5)使用某些在儿童期慎用、禁用或已经被淘汰的药物。

滥用抗生素带来了不良后果,可导致患儿体内耐药菌株产生,引发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据报道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类等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抗生素的耐药性达到100%,肺炎克雷伯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抗生素的耐药性达到52%-100%,而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除了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

1.2 糖皮质激素的滥用 在基层医院,儿科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现象较为多见,尤其对于发热的婴幼儿,常将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药使用,以达到快速退热的目的,但是这种用法容易掩盖病情,使用不当可促进细菌或病毒感染扩散而加重病情,使用过多还可降低机体免疫力,扰乱内分泌功能,影响钙吸收,甚至胃肠出血、高血糖等合并症。

1.3 解热镇痛药的滥用 发热是患儿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目前适用于小儿的解热镇痛药品种、剂型相对较多,扑热息痛和布洛芬是最安全的品种[2]。阿司匹林易诱发儿童哮喘、Reye综合征、胃肠道粘膜损害,剂量过大引起出汗过多可导致患儿体温不升或虚脱,故应慎用。

1.4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类药物的滥用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是身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的要素。很多家长和部分医生认为此类药为“营养药”,可以长期服用,如锌、钙、维生素AD、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等药物制剂。维生素类药物虽然毒性小,但是长期服用会蓄积中毒,影响机体正常功能[3],如血锌浓度达15mg/L时可以损害巨噬细胞和杀灭真菌,增加脓疱病的发生几率。

2 正确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儿科合理用药的要求:获得最大的临床治疗效果,即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最低的药物不良反应,即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最经济的药物利用,包括药物资源与费用。

2.1 严格掌握适应证以选择合适的药物 小儿用药应注意年龄特点,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结合病情合理选择药物,针对性要强,种类不宜过多。比如抗生素使用方面,应全面考虑临床诊断、致病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以及病儿的全身情况,对于病毒感染不要随便应用,能选用一种抗生素就不联合使用,以减少机体耐药性。同时,儿科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但自身要严格执行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原则,还要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知识宣传,使他们能够配合治疗,共同努力减少抗生素在儿童中的不合理使用。

2.2 选择合适的剂型及给药间隔时间 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间隔时间可以提高患儿的服药依从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为提高患儿依从性,可选择一些添有果味的颗粒剂,部分药物有栓剂的可使用栓剂,并选择半衰期长的药物,尽量延长给药时间,减少给药次数。

2.3 选择合适的剂量 剂量不当是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药物剂量应随小儿成熟度及病情不同而异。小儿年龄、体重、体质强弱都是决定小儿用药剂量的因素,而不单单是将成人剂量的缩减。常用的方法有体表面积法、小儿体重法、按年龄法以及根据成人的剂量换算等,可根据具体情况择一计算。但值得一提的是,同一药物不同制剂或多个复方制剂的重复给药也应引起重视,避免给小儿带来不必要的机体危害。

2.4 根据小儿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一般来说,经消化道给药较安全,应尽量采用口服给药以减少因注射给患儿带来的不良刺激。只能口服的药物对昏迷患儿可用胃管鼻饲法灌入,但有些药物不能口服,口服降低疗效。急救药物需要注射给药,有些药物局部肌肉注射可引起坏死(如氯化钙),须静脉给药,而小儿静脉给药一定要按规定速度滴注,不可过快过急,并要防止药物渗出引起组织坏死。含漱、吸入等给药方法只用于能合作的大孩子,而灌肠法常用于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水合氯醛、副醛。婴幼儿皮肤角化层薄,皮肤用药极易吸收,甚至中毒,故宜慎用。

综上所述,由于小儿在体格和器官功能各方面都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功能、肝肾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与成人的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小儿用药必须从小儿的解剖、生理等特点出发,把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特征,甚至幼儿心理学特点结合起来,严格掌握适应证,慎重选药,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荣海.小儿常用解热药的评价与合理应用.中国药业,2009,18(2):47~48.

[2]陈金花.合理选择药物及时用药停药.浙江临床医学,2003,5(4):320.

[3] 赵春杰编.合理用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8.

上一篇:不同方法炮制蒲黄之总黄酮变化研究 下一篇:奥扎格雷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