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风险控制的探讨

时间:2022-05-21 09:23:27

对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风险控制的探讨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一,在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满足不同金融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是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及风险不容忽视。

一、拓展业务的优势

(一)决策链短。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属于一级法人机构,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且其机构规模小,决策链短,公司治理灵活,能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点和现实需求科学地设置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

(二)现代零售银行。立足城乡,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是“村镇金融便利站”式的现代零售银行,是属于农民自己的“草根银行”,其建立和发展有助于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矛盾,能有效解决农民、微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三)创新产品灵活。针对农村地区借款人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这一实际,村镇银行发挥了发起行的经营理念和传统优势,推出了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等业务品种,深受客户欢迎。

二、村镇银行建立产生的效应

(一)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村镇银行的设立,对原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无疑是一个促进作用,增加了一条支持“三农”的金融渠道,还可以解决因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严格、手续繁琐、门槛较高而对“三农”和中小企业支持不足的问题,有利于“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更好发展。

(二)为农村金融创新提供了舞台。村镇银行的出现无疑拓宽了融资渠道,从而为形成规模化农业经营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村镇银行的出现可开拓农村消费信贷需求,能有效促进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开拓。村镇银行构建了城乡金融资源互通互联的新桥梁,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城市资金有余,农村资金紧张和金融运行渠道少的问题,逐步可实现把农村资金留在农村、把城市资金引入农村的目的。

(三)强化对特色农业的资金支持。村镇银行加大了金融对“ 三农” 的投入力度,拓宽了特色农业的融资渠道,引导社会和金融资金流向特色农业,有效地满足农户和小企业的小额贷款需求,帮助从事特色农业的农户和中小企业等突破资金瓶颈、扩大生产规模, 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大发展。

三、发展中面临的风险

(一)面临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情况。从目前情况看,村镇银行总人数在20人左右,基本除一名董事长、一名行长、一名副行长外,其他部室并没有相应的配置,法人治理结构无从谈起。

(二)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在吸收存款方面,村镇银行一方面受到严格的地域限制,不能跨地区进行存贷业务,另一方面受到农行及邮政储蓄银行在网点、网络、品牌等方面的竞争,吸收存款弱势明显。村镇银行放贷需求强烈,由此产生了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称性,从而很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三)面临一定的信用风险。目前,村镇银行面对的企业客户往往没有完善的财务及产业发展系统可供评估,也缺少相关的专业评估机构对其进行评估,而且这种状况短期内将难以改变。农业作为弱势产业,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

(四)面临一定的操作风险。从业务管理看,村镇银行沿用大股东发起行原有制度模式,业务流程上从原有的较大客户向农村客户调整,采取相对灵活的模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效率高,但也容易产生操作风险。

四、业务发展制约因素

(一)法人治理上的制约。村镇银行虽然按照公司法和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了法人治理建设, 但由于发起行强大的资源支持和影响,村镇银行独立法人自主决策无法体现出来, 分支机构管理式的倾向明显。村镇银行法人治理建设中,对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绝对性限制也有与村镇银行设立初衷不一致的地方。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就是要利用民营资本,要充分调动当地股东的积极性,追求责、权、利一致,而在村镇银行中,董事长、监事长、行长、副行长均由发起银行派任,这种法人治理是欠缺科学性的。

(二)业务开展上的制约。目前村镇银行由于结算系统不畅通,难以开展同业拆借业务,不能发行、买卖金融债券,致使存款之外的资金来源、融资渠道受限。这些不仅影响村镇银行的形象,也限制了村镇银行存款的增长,资金来源受阻,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就会受到较大制约。新业务如代销基金、债券,代缴水电费,理财产品销售,保险等没有得到开展,创收渠道单一,实现盈利困难重重。

(三)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制约。首先《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提高贷款覆盖面,防止贷款过度集中,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再则农村地区金融专业人才奇缺,加之难以承受太高的人力资源成本,村镇银行即便招募到金融专业人才,也面临人才流失问题。

五、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长效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给予一定年限的免税期;建立涉农贷款补贴制度,对村镇银行发放的涉农贷款,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信贷补贴。二是银监部门适当放宽对村镇银行存贷比例和最大单户贷款比例指标的监管限制,促进村镇银行扩大支持“三农”的经营规模和效益。三是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的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四是研究探索农村金融担保和保险制度,适时建立农业保险机构,开办农业保险业务,建立健全必要的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切实保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放得出、收得回。

(二)明确市场定位,加快发展步伐。目前“贷款难”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低端市场的空白以及中端市场的金融供给不足。由此可见,低端市场的主力以及弥补中端市场供给不足的任务将由村镇银行来承。在村镇银行成立初期,明确的市场定位不仅有助于其在农村地区形成自己的“区域”和“地盘”,加快发展的步伐,也有助于推动各正规金融机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

(三)完善内控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确保村镇银行稳健经营的必要条件。必要时股东大会可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加强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和完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要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基本制度下的各项具体业务管理办法、操作方法、操作流程等制度体系。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策略。从村镇银行自身来讲,必须研究并建立一套客观、科学有效、操作简单的农村信用评估方法,使得业务人员易于掌握并高效决策。同时要评估农户及中小企业经营风险。根据农村生产周期、气候状况、供求状况、价格变化趋势、农村保险市场状况及抗风险能力,确定他们的经营风险,以此作为设计产品的依据。

(四)加强业务系统建设,拓展资金来源。一是强化自身网络建设。尽快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电子对账系统、账户管理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公民身份信息联网核查系统、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反洗钱监测系统和征信系统,解决其支付结算渠道狭窄。二是增设储蓄网点。支持村镇银行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选择有利时机,在所在县域储蓄资源较丰富的乡镇适当增设储蓄网点,组织储蓄存款,有效扩大资金来源。

(五)注重金融产品的创新 ,提供特色服务。一是贷款制度的创新。根据农户资金需求时间急、频率高、数额小的特点,充分简化借贷手续,提高借贷效率;对于微小企业,则要积极探索不同的抵押方法,并建立涉农中小企业项目库,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方案。二是经营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村组织及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实现联动经营、联动发展;三是把农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在享受资金余缺互补的同时享受到投资回报,让村级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群体自己经营、管理,可以较大地降低信用风险。

上一篇:提升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研究与思考 下一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开发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