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施策略研究

时间:2022-05-21 08:32:51

高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施策略研究

摘 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下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如何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到位,受很多因素影响,目前是教师困惑,课改先驱者也不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实施策略的研究。有效策略有四点:抓住课堂上新生成的情感教育的契机;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体会知识的价值;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趣味性,增加课堂的“磁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实施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从横向上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从纵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感意志发展的连续体。在教学中如何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到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困惑,课改先驱也不满,下面是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交流会上几个中学化学教师的心声:

“我知道除了知识目标之外还有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说实话,每到这个地方,我都是参考其他的书啊,基本上都是抄别人的思想(结论)”

“写这个东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一般只是应付写教案。否则连看都不想看呀,知识点讲到位了,学生自然就明白了。目标也自然就达到了,所以,教学目标对我来说形同虚设。”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是‘官话’,只是课堂上多说几句,没用。”

“我从不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因为学校没有这个传统。”

“我一般在教学中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因为社会压力也比较大,主要是家长反对,只要学生考得进(大学)去,其他不管。”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中学生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明确的规定,这是属于我们教师的责任。教师除了要改变教育观念,还要积极研究实施策略,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而服务的思想。当代教育家叶澜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育不仅仅是人类历史上知识和文化的传递与更新,更在于心灵的唤醒和生命意识的张扬。

二、策略研究及教学实践

1.抓住课堂新生成的情感教育的契机

案例:做完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后,学生看着漂亮的银镜很高兴,一位学生开玩笑说:“老师:这个试管卖吗?”我立即决定:“卖。”就发生了下面一幕:

老师:现在我要对这个试管进行“拍卖”,一元起价,一元的整数倍往上涨(学生个个眼睛放光)。

甲生:3元

乙生:5元

丙生:10元

……

某生:55元

老师:还有没有往上加的,5、4、3、2、1成交。

某生:立即掏钱包交钱。

老师:我想问你个问题:你愿意用55元买这支试管,购买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某生:第一,我喜欢化学,觉得上化学课很有意思;第二,我觉得这个试管有纪念意义,将来它会让我想起中学时代的生活。(掌声)

老师:我现在把这支试管送给你,分文不收(众学生:啊!一片遗憾声!),明天是端午节,就算我送给你的节日礼物吧,愿屈原精神在你心中永驻!(热烈掌声)。你将来要成了名人,这个试管的附加值就高了,你再进行“拍卖”,用拍卖的钱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热烈掌声,×××加油)

某生:谢谢老师,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希望。

这个小小的“插曲”,使后面的教学很顺畅。以往对糖类物质的教学,面对较复杂的化学式、方程式,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但漂亮的银镜会让学生感到很兴奋,教师对银镜反应试管的“拍卖”,更让他们收获一份激动和快乐的心情。大家讨论得很激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下课铃声响了,看到学生还不愿意停下来,我感到很欣慰。

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情感的激励作用。马克思把人看成“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认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的本质力量。”这种激励作用是认识活动的契机,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随机的情感教育,感染力强,学生容易接受,目标达成度高。

2.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体会知识的价值

案例:对乙醇溶解性的教学,设计擦拭涂改液活动:每组有一个小试管上面写有班号,让学生先用棉签蘸水擦,再用酒精擦拭。比较两种情况下涂改液的溶解性。

从学生专注的眼神和微笑的面容,能体会到学习过程充满着快乐,再引申到生活中用酒精除灰尘、污垢,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把学习金字塔的规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重视问题情境和学生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知识的转化效率。在活动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认识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认识的效能。诚如列宁所言:“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趣味性,创设有“磁性”的课堂

案例:对酒精检测原理的教学,我编写了一个小品,展现酒后驾车检测的三个历史阶段,结合资料让学生了解饮酒对人的影响,了解酒精在人体内的作用及酒后驾车的检测原理。介绍酒精测试仪及前沿科学,开阔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学生在笑声中体会知识、科学发展对我们生活的贡献,体会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并进行思想教育,指导自己和他人适量饮酒。

小品表演:我没喝多

司机:我蛇形开,我倒着开(醉状),我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交警:拦截酒后驾车司机:请您停下来,我怀疑你酒后驾车。

司机:(醉状)我、我没没喝多,老白干、五粮液……

交警:一看你就喝多了,那我们就到医院验血为证。

司机:上医院,不去,我怕打针。

交警:连出人命你都不怕,还怕打针?

交警:拿出一检验装置(装有重铬酸钾溶液,橙红色)。

司机:夺过检验装置,啊,香槟,来,喝(醉状)。

交警:这不是让你喝的,是让你吹的。

司机:吹的?用蘸有酒精的药棉擦漏斗口,然后吹。

交警:看,颜色都变绿啦,你还说没喝多。

司机:变绿就说明我喝多了?你吹它也变绿。

交警:你还敢狡辩,拿出一酒精测试仪,但被司机气糊涂了,自己吹起来,酒精含量为零,嘿,我自己吹什么呀,你来吹。

司机:司机醉坐在地上。

交警:肯定酒精中毒啦,喊人把他送进医院。

两人一起谢幕。

采用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体会知识、科学发展对我们生活的贡献,体会化学知识的价值,分享学习的快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一份快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在信息社会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位的,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渠道,课堂学习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怎样创设有“磁性”的课堂,是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学习是问题的交流过程,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价值,分享学习的快乐,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激发社会责任感。现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看到学生无光的眼睛,麻木的表情,书都懒得拿的神态,面对这些不和谐的“音符”,教师应发挥教育智慧进行调“弦”,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影,享受学习的快乐。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落到实处。缺乏情感体验的教育或许能在大脑中留下痕迹,但无法在心灵中、在人生中留下震撼,愿我们的教育能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王秀红,吕薇.中学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化学教育,2007(01).

[2]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

[4][美]D・R・克拉斯沃尔,B・S・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上一篇:小学数学中思维与兴趣的培养如何同步进行 下一篇:浅谈“行为引导型教学”在初中起点班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