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公共服务协同管理研究

时间:2022-05-21 07:51:13

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公共服务协同管理研究

【摘要】

近年来,电子政务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以电子媒介为平台开展新型服务内容成为当前政府服务的主流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已走向成熟阶段,我国的电子政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公共服务协同研究是开展电子政务发展新型服务的主要课题,本文将从政府公共服务的改革研究入手,从协同政府研究及网络环境下的政府的协同服务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网络环境;政府协同;公共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政务成为政府发展服务项目的新领域,在很多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以美国为例,电子政务功能已经拓展到服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色是各部门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不再各自为政,逐渐建立为以功能为核心,以政府服务对象为目的的网络平台。以优化社会服务功能的目的。但我国在电子政务的发展方面限制诸多,在服务管理与自我管理方面存在各自为政、沟通不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电子政务水平的提高,甚至会阻碍其发展。本文旨在阐述网络环境下政府公共服务协同管理,希望能供相关人士借鉴。

一、政府公共服务变革分析

(一)政府公共服务理论发展阶段

政府公共服务理念由来已久,在长期发展中政府公共服务方式不断变革,各国都在不断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理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能够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同时是促进经济飞速发展。围绕这个问题,学术界对此做出了这样的总结:政府公共服务理论发展阶段主要有公共法研究、公共经济学、新公共管理这三个阶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型管理理念被众多国家认可并实践,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管理理念,同时有利于政府完善其职能。在这场改革中,很多国家提出将建设重点转移到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方面。

(二)政府公共服务的原则

政府公共服务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则:服务于公民;追求公共利益;重视公民权利;战略的思考,民主的行动;责任的非单一性;公共服务者应重视公民表达以及实现公民共同利益;重视人而不单单是效率。

(三)公共服务改革方向

在结合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模式:建立以服务大众为目的的服务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效仿市场竞争方式以更好的适应时展;加强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与合作;在政府公共服务内部制定绩效管理体系以激发人员工作热情;优化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职能。

二、协同政府分析

(一)含义与特点

协同政府即指有效整合政府的各项相互独立的组织已到达政府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由于政府公共政策的推行实施不可能依靠各个部门的单独作用,也不能成立“超级部门”以包揽所有工作,只有在特定政策目标的实行基础上,依靠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完成政策推行。其特征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组织内的合作;组织间的合作;由上而下的责任承担;服务宗旨以顾客为主体。

(二)协同政府管理内容

协同管理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政府内部的纵向分权管理;二是,政府部门间协同整合管理;三是,政府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

三、协同政务分析

(一)协同政务的内涵

如今协同政务已成为政府服务的迫切要求,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很多人对协同政务的含义以及具体的实践方法等还存在疑惑。协同政务即指以政府内工作人员的协作为核心,强化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优化政府工作流程,以及集成政府信息化系统应用,从而减少交易成本,降低损失利率,更好的发挥电子政务的优势与作用。

(二)协同政务实现形式

协同政务的具体的实践主要依靠电子服务,其不仅是电子政府的核心,也是主要实现形式之一。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府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协同政务发展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公共服务协同管理

(一)政府公共服务协同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政府公共服务内容复杂繁多,对于政府公共服务的协同管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未形成规范科学的系统。往往以不同的业务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分类进行相关分析,以上海第一个公共服务平台的成立为例,是通过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协调与整合,实现研发资源的共享。例如,在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工作人员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实现服务对象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仓库的集成,从而把大量的政府管理服务对象以空间数据的形式存储于地理信息系统之中,这样相关人员就可以采用空间技术的手段轻松管理所在区域的管理对象,以提升个性化的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二)网络环境下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

网络平台政府公共服务内容繁多,其发展趋势愈来愈明显,以法制教育为例。互联网的发展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网络法制教育也逐渐成功汇聚新平台,在网络环境下建立政府法制教育机制是形势所需。网络环境下的法制教育在思想教育领域尚属新兴事物,因此还没有完整系统的体系。由于我国网络立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要加强行政机关、网站运营者的相关责任,严格限制行政权力的行事方式和程序,明确网站运营时的责任归属问题,严格制定责任后果,并施以一定的刑事处罚。网络环境下的法制教育研究虽已有一些理论成果,但其研究还停留在现状、原因的分析层面,视角比较单一,还未上升到理论高度,操作较为困难,欠缺实效性。大多围绕法制教育的宣传开展,在教育内容方面,未把政府作为主体。

五、结语

互联网的大发展使“地球村”的实现越来越接近现实,政府作为服务大众的部门,其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为大众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提升政府的服务职能。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公共服务协同研究是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面临的新课题。虽然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仅停留在对现状及原因的研究层面,并未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其实现的方式与步骤都需要不断优化,这就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寻找问题并解决。

参考文献:

[1]唐铁汉.公共服务的理论演变[J].人民论坛,2010,9(23):7883

[2]李俊鹏.国外政府公共服务启示[J].新视野,2012,7(13):4551

[3]沈荣华.论政府公共服务机制创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5(24):9093

上一篇:关于如何提高办公室文秘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有效... 下一篇:论新型盗窃犯罪的司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