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 人谁感至精

时间:2022-05-21 02:42:21

【2005】

2005年,陈凯歌因为鸿篇巨制《无极》以及影片引发的一系列争议和评论,使他成为了焦点。这部影片终于打倒了他在观众心目中原本孤傲的形象,从其言行中不难看出其内心的纠结和矛盾,既想展现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又不愿意失去世俗的繁华和喧闹。起初迫于电影体制改革、电影票房急剧下滑等因素带来的阵痛,不得不与时俱进,开始商业化尝试。在张艺谋拍摄了影片《英雄》,“国产大片”诞生,却收获了众多的批评和谩骂。陈凯歌却不甘寂寞,选择了《无极》这样一个魔幻的题材,并还要硬生生地赋予它宏大繁复的思想主题。陈凯歌希望人们能够从中嗅出一种思考的气味,但相反让我们看到的只有文化肤浅、情感严重弱化乃至人文精神的贫乏。

【陈凯歌的1996】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长期在特殊的计划体制护佑下进行艺术电影探索的第五代导演将脱离庇护,独自上路,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飘摇沉浮。BQ初创的1996年陈凯歌继《霸王别姬》之后又拍摄了影片《风月》。影片改编自叶兆言的小说《花影》,讲述了病态社会下的病态人生,通过一个爱情悲剧,以表达作者对人性的反思。但整个故事却显得矫情、空乏,评论普遍认为不能与《霸王别姬》相提并论。

陈凯歌不可抗拒地被时代改变着。他在《少年凯歌》中曾如此解释,“人所以为人,在于不能绝对地离开集体;文明的演进只是使个体在社会中的排列组合趋于理想;害怕被逐出人群是人类原始的恐惧。惟一的选择是:不管发生什么,都得留在这个社会中。选择成为惟一,已经不是选择”。没想到的是,年少时独有的感触却埋葬了他曾付诸于生命的艺术之路。

【当下】

2010年底,陈凯歌导演完成了自己的新作《赵氏孤儿》,令人惊讶,激动不已,又似乎久别重逢,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对凯歌导演的这一转身感到肃然起敬。《赵氏孤儿》是陈凯歌多年来带给观众最大的意外,甚至超过当年的《黄土地》。

影片中的程婴不再是一位搜孤救孤的英雄,整个故事也不再是一个复仇的主题,而刻画了一个受命运驱使,但却遵守承诺,坚持信念的市井郎中。这其中多少都会让人不自觉地想到,陈凯歌对于自身命运的揣摩与理解,“我觉得能力是其次,首先是心境,心境平了,事情也就平了。拍《赵氏孤儿》的时候,我有点儿像回到拍《霸王别姬》时候的感觉,别想异军突起,或者老琢磨着要高屋建瓴”。影片《赵氏孤儿》的宣传期间,陈凯歌多次提到了《金刚经》中的一句话:“生无所住心”。

上一篇:兔子兔子过年汇 下一篇:与你有关的豌豆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