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提高COPD平稳期生存质量临床观察

时间:2022-05-21 12:19:57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COPD平稳期生存质量临床观察

姚秀梅

226401 江苏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医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1.94

摘 要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平稳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4种因子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P>0.05);两组治疗过程均无退出者,干预随访时间1年,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20±0.44、社会活动能力评分2.21±0.48、抑郁症状评分2.21±0.31、焦虑症状评分2.21±0.41均低于对照组的2.55±0.48、2.71±0.56、2.66±0.42、2.80±0.42(P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干预 生存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且有逐年上升趋势[1],由于疾病反复发作,肺功能进行性受损,最终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发生,晚期不仅需要长期氧疗、康复治疗等,而且还可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会带来大量家庭和社会问题,随着社区护理的兴起及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对COPD缓解期患者开展社区综合康复措施,可起到控制病情转归及预后,减少急性发作次数,防止和减缓心肺功能的继续恶化,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本文对COPD平稳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5月收治COPD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51~76岁,平均58.7±5.7岁;病程5~24年,平均7.4±3.5年;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在两组分别均衡,具有可比性(P>O.05)。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患者的管理,建立社区COPD患者健康档案,详细掌握个人病史及病情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问题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方案;定期做好家庭随访,检查患者履行治疗及康复措施的情况,及时发现新问题,补充完善护理方案,适时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处理。具体包括下列措施:①实施健康教育:社区护理人员要通过讲座、讨论、咨询、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了解COPD病理生理与临床基础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自身处理疾病的能力,更好地配合治疗。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卫生,定时通风换气。②加强心理支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因病情长期慢性迁延、反复发作,导致对康复失去信心;由于肺功能减退、慢性缺氧引起的呼吸短促、疲劳、注意力减退、头痛、易激惹等不适,引起患者对呼吸有恐惧心理,常静坐不动,依赖家人和医疗服务。患者感到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降低,常有焦虑和抑郁。社区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接触患者,争取家属的最大支持和帮助。了解患者的需要和消极情绪的原因,取得患者的信任,有针对性地劝慰、开导,解其所虑。③肺康复锻炼指导[2]:可采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全身呼吸体操、传统吐纳呼吸法等。要向患者解释呼吸训练的意义,讲明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耐心地做好演示和指导。掌握动作要领后,可逐渐增加次数和每次时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地进行锻炼,可有效缓解气短、气急、心悸等症状。④长期氧疗指导:告知氧疗最终目的是延缓疾病的发展,而不是仅用来改善症状。选择双鼻头吸管,使用加温湿化装置,依患者耐受情况逐步延长吸氧时间,每天不应少于15小时[3],包括睡眠时间,用鼻导管吸氧,流量1~2L/分。⑤营养支持:COPD患者由于摄入减少,消耗增加,常发生营养不良[4]。因此,告知患者及家属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可适当增加摄入含游离脂肪酸较丰富的食物,如植物油、海产和鱼类食品;限制钠盐摄入,以免引起水钠潴留,进食高纤维易消化饮食,防止便秘、腹胀而加重呼吸困难;避免进食含糖量高的饮食,以免引起痰液黏稠;少食多餐,减少用餐时的疲劳;进食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并结合中医食疗方法进行营支持。

效果评定:生存质量评定采用COPD患者生存质量问卷[5],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4种因子,每项按1~4级得分,高分值提示生存质量差。

统计学处理: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生存质量4种因子应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

结 果

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4种因子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均无退出者,干预随访时间1年,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20±0.44、社会活动能力评分2.21±0.48、抑郁症状评分2.21±0.31、焦虑症状评分2.21±0.41均低于对照组的2.55±0.48、2.71±0.56、2.66±0.42、2.80±0.42(P

讨 论

COPD是发生发展与行为危险因素及人群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存在行为认知状况一般,参加锻炼以及社会交往的频率相对较低、渐进性体力丧失外,由于长期慢性疾病痛苦折磨及心理压力,对生活缺乏自信心,易产生抑郁、焦虑、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等心理上的改变[6]。

本文通过心理指导鼓励及支持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各种社会活动和正常交往,树立起战胜病症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COPD患者由于长期浅快的呼吸模式,使呼吸肌疲劳,同时收缩无力又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耐力,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因此对COPD缓解期的患者,应加强呼吸肌训练,通过改变呼吸方式,加大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提高气管内压,有效地排除肺内残留气体,改善缺氧状态和呼吸肌疲劳,延缓病情的进展,促进康复;合理的营养指导有利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的改善[7~10]。

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4种因子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P>0.05),干预随访时间1年,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20±0.44、社会活动能力评分2.21±0.48、抑郁症状评分2.21±0.31、焦虑症状评分2.21±0.41均低于对照组的2.55±0.48、2.71±0.56、2.66±0.42、2.80±0.42(P

总之,COPD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根治,低投入、高效益是COPD患者管理的重要策略,我国卫生资源有限,国家卫生政策提倡基层医疗解决大多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该病纳入社区卫生管理,可以节约大量的卫生资源,同时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社区门诊费用低无须排队候诊就诊距离近亦方便了患者,对患者开展全面、系统的社区护理及干预范畴,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小萍.4O例COPD患者综合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48.

2 张伟清,叶樟兰,兰月英.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再住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杂志,2011,28(7):1-2.

3 姚金兰,林梅.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J].护理杂志,2008,25(6):59-60.

4 赵华,朱友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72例社区管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5(13):59-60.

5 肖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氧疗现状凋查[J].护理研究,2004,18(4):680.

6 李强.基层医院医师要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的认识[J].实用全科医学杂志,2006,4(2):219.

7 钮丽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5):56-57.

8 方宗君,蔡映云,王丽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测评表及应用[J].现代康复,2001,5(4):7-9.

9 卫淑静,孙丽波,洪世茹,等.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8-9.

10 袁英,侯懿玲,董俊文.社区护理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7):253.

上一篇:视神经脑膜瘤继发青光眼1例 下一篇: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两种止血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