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批评角度谈电影《甜蜜蜜》

时间:2022-05-20 10:26:43

从艺术批评角度谈电影《甜蜜蜜》

一、影片简介

《甜蜜蜜》讲述1986年中国大陆青年黎小军告别了未婚妻小婷,孤身一人到香港投靠姑姑。他的理想是赚钱把小婷接至香港成婚。在香港他认识了来自广州的女孩李翘,两个孤独的人顺理成章成为男女朋友,并且都很喜欢邓丽君的歌“甜蜜蜜”。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对方都不是自己来香港的目的,于是黯然分手,李翘选择与黑社会老大豹哥在一起。在黎小军与小婷的婚礼上,李翘与黎小军再次重逢,他们发现自己仍然深爱着对方。紧接着一场变故使两人再次相遇时已是1995年,他们在纽约唐人街一家商店橱窗前,一起听着偶像邓丽君去世的消息,当俩人四目相对之时,耳畔传来的又是那首他们共同喜欢的“甜蜜蜜”。

二、从艺术批评“writer”角度看《甜蜜蜜》

米歇尔・福柯在《什么是作者》文章中区分了“writer”和“author”二词。在福柯看来,“author”是作品完成后意义最终阐释权的归属者,它本身还有权力(authority)的含义,即作者对作品有一种权利的关系。而现代意义上的作品及批评,不必以“作者”为中心,作品被作者完成后便自动进入另一个与读者对话的世界,作品可以在读者手中作任意解释,这种意义上的作者称为“writer”。

从“writer”角度看《甜蜜蜜》。陈可辛导演该片是以爱情为题材,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单纯善良的男主人公(黎小军)和精明现实的女主人公(李翘)在繁华复杂的香港相遇,因为他们都是所谓的外来人口,孤男寡女的处境和远离家乡的寂寞之感,让他们成为“好朋友”。说到底他们也只是红尘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对男女,只是他们相遇的地点是香港,一个物欲横流的现代化大都市,他们寻找各自理想和梦想的地方。

“黎小军同志,我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为了你,你来香港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我。”李翘的一句话恨恨地敲醒了在香港迷失身份的自己和“好朋友”黎小军。黎小军理想是能接远在家乡的未婚妻小婷来港完婚,而李翘来香港的理想是圆自己的发财梦,返回家乡盖屋,做一个真正的香港人,而不是同样讲着一口粤语的广东人。

男女主角的故事反映了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动态,当时内地许多人都涌入到经济发达繁荣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创业,为了赚钱圆发财梦,为了在香港扎根,为了成为人上人,为了移民等等,实现各自理想。但当真正生活在香港,试图融入这个五彩缤纷的城市时,这些外来“漂流者们”才发现在他们一直向往的香港生活并非是想象那般舒服容易,现实的残酷、竞争的激烈、人情的淡漠、物质的匮乏所有的一切都让他们倍感压力,缺乏安全感,甚至有时连明天会怎么样都不知道,面对如此复杂的状况,人的内心会非常容易感到空虚和寂寞,也会情不自禁地渴望他人的关怀与慰藉。《甜蜜蜜》讲述了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中一段“漂流者”之间的爱情故事。其实不论是香港人,广东人还是大陆人,都是中国人。因此该片引用了著名华人歌星邓丽君的歌曲“甜蜜蜜”贯穿于整个影片,寓意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时中华儿女团聚的欢乐之情。

三、从艺术批评“author”角度看《甜蜜蜜》

1.陈可辛漂泊的家庭背景。

陈可辛出生在一个漂泊的香港家庭。父亲陈铜民是泰国归侨,1952年曾到北京念电影,之前到香港做编剧。由于父亲在香港发展不顺利,陈可辛12岁小学毕业随父亲回到泰国定居,成人后在美国读大学,2l岁回到香港步入影视圈,开始了香港从影生涯。在这期间,她执导《双城故事》、《金枝玉叶》等多部电影,深受好评,《甜蜜蜜》则是她在影坛奠定艺术风格的一部力作。温馨细腻的人物内心情感,唯美优雅的电影场景拍摄手法,使陈可辛扬名海内外。

香港是一个被英国统治近100年的殖民地,是一个文化大杂烩的城市,这样的历史背景使香港文化杂而不深,香港人普遍存在“无根”状态,“寻根”便成为香港人共同的特点。1987年香港股票大跌,1995年邓丽君骤逝,影片拍摄后第二年是199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中华人民大团圆的历史性时刻。该片将这些细节完美呈现给观众,让观众与戏中人物产生共鸣。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颠沛流离”与导演陈可辛的真实状态非常相似。陈可辛奔波各地,最后又回到中国香港,在自己的祖国发展电影事业,不断“寻根”找寻到自我和属于自己的文化,实现自己的价值,很明显陈可辛将自己“漂流”的经历已经融入《甜蜜蜜》之中。

2.华人歌手邓丽君的一首“甜蜜蜜”共圆华人梦。

陈可辛曾介绍过这部影片原先取名为《大城小爱》,但是她觉得这个名字像是一部文艺小说,不像是电影。正当该片剧本写到一半时,陈可辛得知邓丽君去世的消息,非常震惊,同时她萌生了这样的灵感――将邓丽君的“甜蜜蜜”作为电影的主题,既符合该片爱情的故事,也符合了华人在外漂泊的状态,并且邓丽君是第一个“”人,是中国人的JohnWinstonLennon(约翰.温斯顿・列侬――甲壳虫乐队主唱),她的歌象征着全中国人民血浓于水、大团圆的情怀。于是陈可辛立即改变原先剧本创作方式,将歌曲“甜蜜蜜”作为贯穿该影片的主旋律歌曲。

《甜蜜蜜》是这十多年来抓住中国人共通感情的最成功的爱情文艺片。用邓丽君的歌曲作为时代象征,将男女主角小军与李翘之间一段延绵10年之久的感情串联起来,令人感到荡气回肠。导演拍摄手法非常流畅而富有感情,将那个年代香港人忙着移民外国的“漂流者”、大陆人急于成为香港人的“时代悲剧”,以及香港人的“寻根”梦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

[作者简介]顾聪颖(1984-),女,上海人,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马腾飞(1985-)男,安徽淮南人,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

上一篇:爱情本当甜蜜蜜 下一篇:漫谈服装艺术与武侠电影“姻”与“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