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影视模式的时代即将到来

时间:2022-05-20 12:10:47

互联网+影视模式的时代即将到来

网络影视电视剧行业可谓是现在许多企业相争的一块大肥肉,不管是互联网巨头扶持的影业公司,还是尚在成长期的影业公司,摆在他们面前的都是一块巨大的诱人的市场蛋糕。但这个市场怎么分,谁来分,还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叱咤商界的万达集团在前段时间被爆出了即将与Netflix合作,准备将其万达影院打造成全方位的O2O影视产业模式。万达以地产商起家,一直想要摆脱对地产经济的依赖,开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过在影视领域,万达虽然坐拥世界最大的院线名号,但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之下,转型已经迫在眉睫。所谓船大不好掉头,实体商业航母转战自己并不擅长的互联网领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虽然这几年,万达集团也在互联网行业这块下足了功夫,先是与腾讯牵手,全面打通微票儿与万达院线之间合作通道,甚至不惜与猫眼电影开撕。其后入股时光网,致力于电影O2O的开发。但想要与BAT三巨头进行抗衡,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于是顺水推舟传出了万达集团与Netflix的绯闻。

尽管万达集团在事后否认即将收购Netflix的声明,但业界还是议论声不断,毕竟在2012年万达收购AMC的前夜也曾否认过收购意向。那么这究竟是万达的“烟雾弹”,还是外界一厢情愿的臆测?

相关人士就此事进行了分析,罗列出了万达与Netflix的三种可能性:

1、以万达院线作为收购主体。但由于上市公司对于购买资产的信息披露有严格规定,因此即使被外界提前泄露,万达院线也必然要进行否认,并有可能延迟时间。

2、以万达集团或是万达影视这类非上市公司作为收购主体。就像2012年交易美国AMC就是以万达集团的名义进行收购。那么这种情况下,万达院线否认也不足为奇。

3、万达可能并不是对Netflix母公司的股权收购,而是在中国大陆组建合资公司。至少从目前业内的很多声音反馈来看,第三种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一些。

其实,早前Netflix就想借机会进入中国市场,在今年3月,Netflix首席内容官泰德・萨兰多斯(Ted Sarandos)曾明确表示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但Netflix入华并不简单,首先Netflix作为一个海外“渠道+内容”公司,进入中国需要各种审批牌照8个。很多牌照都是不向“外商独资”企业开放的,虽然通过协议控制等方式也可以解决,但流程之烦琐可以想象。其次,以Netflix在美国的经营模式就知道,想要轻松进入中国市场,必定会水土不服。

根据版权追踪公司Excipio数据显示,Netflix自制剧《纸牌屋》第三季上线后的24小时内,就被非法下载了681,889次。如果计算通过VPN的下载,这个数据会更高。

而这个数据拿到中国市场来看,实在九牛一毛。众所周知,中国对电视剧版权的维护这一块是十分薄弱的,中国的BT网站、字幕组等“片源供应中心”拥有强大的生存基础和能力。中国的用户并没有观看收费的意识,所以在这个层面上,Netflix一贯采取向会员收费的方法获得盈利的模式是很难走通的,中国用户“哪儿有剧就去哪儿”的收视习惯也大大降低了对于某家视频网站的忠诚度。

于是Netflix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本土者合作。至于为什么业界猜测会瞄准万达,我想也许是Netflix要借助万达的平台来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恰好万达集团想要弥补在互联网行业的经验空缺,毕竟现在BAT三巨头已经在互联网影视行业占领了先行的地位:百度有爱奇艺,确立了江湖三甲地位;阿里巴巴入股优酷和华数,又推出了自有的付费视频网站TBO;腾讯旗下的腾讯视频近两年来大有迎头赶上之势,加上其天生的娱乐社交基因,未来肯定会占据一席之地。所以Netflix与万达集团的合作并不是空穴来风。但至于能否合作成功还需看接下来的形势发展。毕竟双方理念有些冲突,Netflix的独立运营态度很明确,对万达集团伸出的橄榄枝很可能只是投靠借力,但万达方面,从此前收购海外院线美国AMC和澳大利亚Hoyts来看,万达的控制欲很强烈,试图打造全球院线帝国梦。或许对Netflix的意图并不只是合作那么简单。这场“绯闻”是否能成真,还需拭目以待。

这边万达集团与Netflix的合作在业界炸开了锅,那边BAT三巨头已经埋头开始争夺互联网的资源。

早在2014年,博纳影业老板于冬就曾预言:“互联网公司正跑步进入影视界,未来,电影公司、电视剧公司都会为“BAT”(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打工。”阿里巴巴收购文化中国成立阿里影业,腾讯、百度也都加大电影业务投入,“互联网改变电影业”越来越成为现实。

百度以爱奇艺为首侧重于网络电影投资与推广

百度旗下的爱奇艺影业,成立于2014年7月。依托爱奇艺、百度的资源及数据优势,以宣发、投资为核心业务。

爱奇艺影业CEO李岩松表示,前期,爱奇艺主要是做电影投资和电影宣传推广,暂时不考虑做发行。之后会凭借着互联网的特性,将影视行业一一地经营起来,比如电影的众筹,电影大数据的挖掘与研究,电影票网售、预售,电影衍生品的电商服务等,以及利用爱奇艺媒体资源增加电影的互动式宣传能力。

爱奇艺影业还将与百度钱包、百度金融中心共同推出百度爱奇艺众筹计划。

百度斥资10亿元人民币,打算入股华策影视[3.65% 资金 研报](300133.SZ),再加上百度拥有的百度糯米和爱奇艺两大网络平台,并通过爱奇艺获得了互联网电视牌照,从而拉到小米的投资,得以布局终端。在参股华策影视的过程中,百度、小米已经走在了一起,而华策影视也与爱奇艺成立了合资公司,四方形成了统一阵线。纵观其产业链,爱奇艺的在线视频业务及其合作方的实力是百度目前的优势所在。

阿里影业以衍生品和金融投资打入互联网影视

去年8月,文化中国正式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集团,同时宣布委任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张强为CEO兼执行董事。其聚焦的四大板块业务是:内容研发及制作、宣传发行、电商平台和海外业务。

随着娱乐宝和淘宝电影输入阿里影业,以及购入的底层票务系统牌照方粤科软件(全国仅6张牌照),阿里影业O2O的宣发平台基本成形。

阿里影业除了直接参与投资《碟5》外,还担任该片在国内的线上宣传及营销伙伴,并协调阿里巴巴集团电商及互联网资源,为《碟5》提供在线票务及衍生品开发支持。而光看娱乐宝,去年3月娱乐宝上线,网民出资100元即可投资热门影视剧作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一年里,娱乐宝共售卖了9期、21个项目,投资金额达到5.3亿元,投资的电影票房累计37亿元。

虽然大多数互联网影业的财务数据尚不得而知,不过,仅从已上市的阿里影业来看,互联网影业的天下还需资金铺路。2015年上半年,阿里影业营业额2293.8万元,较去年下降69.01%,净亏损1.5亿元,而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为4.4亿元。

腾讯打造两大影业作为互补

腾讯在影视产业上的布局比百度更广,其成立的企鹅影业与腾讯影业在很大程度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一个本来就以娱乐行业起家发展的公司来说,互联网影视这一块的经验相对来说是丰富的。企鹅影业的最大优势在于“腾讯视频+腾讯娱乐”的双平台资源,它的终端优势也将为影片形成“在线观看预告片―阅读腾讯视频影评-选择影院―查排片―购票―支付―线下兑票―付费平台正片上线―免费观看”完整的线上产品闭环。而腾讯影业则侧重于明星IP的构建和开发。今年腾讯影业了11个明星IP影视改编计划,并宣布与传奇影视、郭敬明达成战略合作,分别对《魔兽世界》《爵迹》两部电影IP作品进行外部合作探索。

但互联网思维并非万能药,随着巨头抢滩、IP价格升温、传统院线影业反击,电影市场势必迎来一场恶战。不论是万达集团与Netflix的“绯闻合作”,还是BAT三巨头的抢占市场,都避免不了卷入这场战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一个好的趋势,起码说明了中国的影视行业正在逐步转型,由传统的模式转为互联网+影视模式。

上一篇:论试验检测监理在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核岛小管管路弯管运用优势分析及弯管工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