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校健身气功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5-20 08:50:09

四川省高校健身气功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1

摘 要 健身气功自2003年走进高校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省普通高校名单(86所),而开展健身气功课程的学校只有约1/9,发展不太平衡,但总体来看发展是迅速的,不断有高校的教师在健身气功普及、科研、培训等方面挥发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健身气功本身的功法也在不断的得到增加和创新。通过对四川省近三届参加全国高校健身气功比赛的成绩,以及健身气功在四川省高校的普及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使健身气功在四川省高校得到更卓越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 健身气功 现状 对策

一、引言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运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截止到今天,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已经创编并推广了九套健身气功的功法。调查显示,我国从事健身气功推广的学校单位目前仅局限于各自传统功法,没有得到完全普及。而且,在高校实施健身气功的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四川省普通高校在近几年的时间内,陆续实现了体育课的选项性开展和丰富的选修课。同时,部分高校专门派送青年教师赴省健身气功中心进行了健身气功课程的功法与裁判法培训。但是,目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内江师范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中,部分体育教师依然坚持认为健身气功的练习人群应该针对中老年人,显然是片面的。目前,四川省只有部分高校针对部分专业开设了健身气功的必修课教学,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等方面问题。通过了解四川省本科高校健身气功教学的开展现状,探索其推广策略,对于促进健身气功教学在四川省高校的全面开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丰富健身气功理论,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二、四川省高校近三年在全国高校健身气功比赛所获成绩

2010年全国首届高校健身气功比赛,四川高校共获得集体赛二等奖5单位次,三等奖6位次,共有6个学校单位参加比赛;获得个人赛第一名2人次,第二名3人次,第三名5人次;全国共有44所高校17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2011年全国第二届高校健身气功比赛,四川高校共获得集体赛一等奖1单位次,二等奖4单位次,三等奖7单位次,共有8个学校单位参加比赛。获得个人赛第一名2人次,第二名4人次,第三名7人次;全国共有54所高校21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2012年全国第三届高校健身气功比赛,四川高校共获得集体赛二等奖7单位次,三等奖5单位次,共有7个学校单位参加比赛;获得个人赛第一名2人次,第二名6人次,第三名7人次;全国共有72所高校28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通过近三年的比赛可以看出,四川省基本还是这几所传统高校在参加比赛,所获得的成绩名次变化基本不大,从第一届全国比赛的44所高校,到第三届的72所高校,增长率达到72.7%。

三、健身气功在四川省高校中的开展状况

四川省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努力做好健身气功进入高校工作。现全省已有10余所高校以专业课、公体课等不同形式在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中开设健身气功课程,得到了众多师生的喜爱与好评。但是相对于四川80多所高校而言,普及率还比较低,同时能够组队参加全国比赛的学校也是老传统的那些学校。通过对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内江师范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教师和学生抽样调查。

现代高校体育大纲课程,主要是以传统的球类等趣味性较强的体育项目为大纲内容的运动教学:如三大球:足、篮、排球,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女生类课程:艺术体操、健美操、舞蹈类等课程为主,还有些比较时髦的跆拳道,实用性较强的游泳,智力性的棋牌类开展较少,而对于健身知识,养生方法知识类课程甚少。通过对抽样大学的学生调查发现:仅有5人喜欢健身气功课程,占被调查人数的1.8%。

(一)学生年龄结构

高校大学生大多年龄在20岁左右,正处于生命的旺盛时期,从生命周期可以看出大学生正如早上初升的太阳。处于身体发展的巅峰时期,精力充沛,接受新鲜事物强,学习东西快。而健身气功内容相对来讲比球类等运动,缺少运动强度、力度、幅度。健身气功动作的内容基本都是固定不变的“套路模式”,同时,动作速度比较缓慢。而球类等项目运动,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来讲有“目标”——怎么样让球进去更多。

(二)宣传推广模式

目前,健身气功的推广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靠政府在各县区建立站点进行推广,单一支持其开展工作,而不是想跆拳道项目一样,从上到下、甚至到教练都在认真的宣传这一项目。一个项目开展的好坏,仅靠领导是行不通的,就像打仗一样,要取得战场的胜利不仅要有好的指挥同时还要有“好兵”。健身气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虽然经过十余载的开展,这也许就是截至目前,在高校开展状况任然不尽人意的原因。从高校三届参加单位人数来看,呈持续发展趋势,但这只是各学校在比赛前进行集中突击训练而已,常规化、常态化的训练却太少,更不必说,在高校中的普及推广发展了。

四、对策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需求创新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新的套路模式。

(二)提高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加强健身气功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校师资培训基地。

基金项目:四川省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科研与培训基地课题。项目编号:SCQG2012C034。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 冯存敬.河北省本科高校健身气功的开展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3] 曹永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4).

[4] 马磊.运动模型下中老年女性H R V的测试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浅析体育舞蹈文化的审美价值 下一篇: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教育专业考生高中阶段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