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钳工实训课程教学探讨

时间:2022-05-20 08:33:57

中职学校钳工实训课程教学探讨

【摘 要】中职学校机械专业钳工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提出利用现有条件,转变教学思想,拓展教学手段,重视技能的养成,教学做合一。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组织好教学活动,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强化技能训练。建立并完善钳工技术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钳工实训;课程教学;探讨

钳工实训课正是对学生进行钳工技能培训的一门课程,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自动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是机械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如何使学生学会并较熟练地掌握这些技能满足各岗位的用工需要,是从事钳工实训课程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挈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注重“学中练,练中学”的综合教学模式,作出几点教学探讨如下:

一、理论讲述为主,直观教学,形成基础实训的教学体系

对初入门的钳工学生来说,教师的理论讲解意义重大,通过对钳工基础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感性认识。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变陌生为熟悉,一步步领进“钳工”大门。在此基础上通过基础实训内容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零件加工的工艺知识、锻炼学生的基础动手能力。如锉削、錾切、锯切、划线、钻孔、攻丝、套扣、装配等是钳工实训,是学生对机械制造认识的开端,只有具备了基本操作技能,才谈得上对工艺流程有所了解,对机械制造才会有整体认识的基本操作。

在讲完《基础理论》内容后,带学生进入实训和生产车间有序进行现场教学环节,学生会看到在实习场地显要位置张贴宣传挂图: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的操作动作分解图。学生更可亲临钳工车间熟悉其布局,知道常用的钳工设备,把书本上的图片变成鲜活的机器,让“不动”变“能动”。

二、演示为主,讲练结合,形成操作实训的教学体系

为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有效实用的专业技能,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在讲授钳工基本操作的专业理论知识时,如工作原理、加工特点等教学过程中,就需讲明每个课题工具使用方法、动作要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在重点难点上下功夫是掌握技能的关键,以提高注意力和做好战胜困难的思想准备。比如:錾削姿势的训练,目的是掌握錾削工具的使用方法,要求站立位置正确、錾子、手锤握法正确,锤击准确有力。挥锤击錾能否“稳、准、狠”更是一个需要犯法观察、反复纠正的训练过程。这时指导教师的示范动作就尤为重要。教师在演示錾削挥锤动作时,必须从腕挥练起,动作可分两部分,一是手持手锤通过腕动,引锤向上;二是通过腕动,挥锤向下击打錾子。要求击打瞬间锤头中心准确地与錾子中心重合,促使其动作熟练无误,再进行肘挥、臂挥的练习。借助教师娴熟的动作、流畅的讲解边讲边做。使学生们都能直观的看到这一课题的正确训练方法和实际操作清晰印象、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训中学生对自己的站姿是否正确往往会“当局者迷”,这就需要反复练习和指导老师的巡回督导。通常我们可安排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学生做到自查自纠,教师做到现场指导。指导老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三勤”即嘴勤、脚勤、手勤,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还没形成的不标准、不规范的动作。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这种演示为主,讲练结合进行课题的训练,直到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操作要领,较熟练的掌握操作技能。

三、训练为主,技能测评,形成综合实训的教学体系

在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了单项操作技能后,应有计划地把各单项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合理的综合训练,事实证明效果良好。

教师应根据所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及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这既是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是个考验,又是对实训结果阅兵。这种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操作技能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发现和掌握每位学生掌握进度情况、熟练程度,有的放矢地做好个别辅导,做到“一题三面”促使学生快速提高操作技能,做到“熟能生巧”。以教材复合作业手锤制作为例:通过制作手锤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划线、锯割、錾削、锉削、钻孔等基本内容的全面应用。使学生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合理、准确选用和正确使用工具,并可实现从毛坯到成品的“一条龙”制作过程。因而加深巩固了基本知识,把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体现出“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制作出一件成品工具时,他们为自己学到一定技能而骄傲、高兴,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可借助“优秀作品展览”带动全体同学掀起“比、学、赶、超”的技能大练兵。

经过多年的教学反思告诉我们,教学的过程和教学方法其实没有定论,也没有照搬照套的公式。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就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随着机械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要求钳工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也随之提高发展。只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学习新工艺充实新知识,从中找出先进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热爱本职工作、遵守职业道德,既有科学的文化知识,又有过硬的生产技能的建设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明全.从钳工实践谈技能训练课的教学[J].贵州农机化,2002(4).

[2]黄智华.钳工实习课教学心得[J].职业,2009(3).

[3]陈丽霞.激发兴趣 学好钳工工艺[J].海南矿冶,1999-12-30.

上一篇: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浅议 下一篇:职业中学新型散文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