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中物理教学中突显“成教”特色

时间:2022-05-20 06:39:46

成人高中物理教学中突显“成教”特色

摘要:成人教育应具有“成教”特色,应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体现成人、在职的特点,满足新世纪对初级人才的文化和技能要求,使成人教育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本文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及成教学员的特点出发,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从成人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研究问题方法的教学,体现成人教育实用性原则;应秉承因材施教,坚持与实际相符的原则;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坚持实效性原则。这三个原则阐述如何在成人高中物理教学中突显“成教”特色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成人高中;物理教学;成教特色;实际;实用;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020-02

随着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综合型人才资源的缺乏直接影响到了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社会也对成人学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理念为成人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现在许多省市开展的“双证制”教育,指出了成人高中教育改革要贯彻“一要改革、二要发展”的方针,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体现成人、在职的特点,以确保成人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满足新世纪对初级人才的文化和技能要求,使成人高中教育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成人高中教育的对象多元化,他们的年龄大都在20周岁以上的在职的成人,是具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和社会青年,他们有着从业经历或已有职业,是具有一定社会阅历、专业背景、职业能力的劳动者。这类学员人生观、发展观、价值观、学习方式、思维模式、兴趣爱好各有各的特点,可塑性不及中学时代强。

基于此,为了使成人教育更有成效,作为成校的一名物理教师,我在成教物理教学中,积极探索有利于学员自主学习的、有利于不同学习形式间互相沟通与交流的、有利于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努力将社会需要和职业需求转化为培养目标。下面我从如何在成人高中物理知识的教学中突显“成教”特色浅谈一点体会。

体会一:注重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教学,体现成人教育实用性原则

成教学员已具备一定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工作经历,固化的思维模式限制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桎梏了解决问题的途径。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中以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规律及物质基本结构的一门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研究对象无所不及。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且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实验与观察方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推理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等。教学中注重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列举多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挖掘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将进一步扩展学员的物理视野,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更有利于开拓学员处理问题的思维、有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供多种解决思路打下基础。

以类比推理为例。类比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或相似方面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逻辑推理方法。

在教学时应用类比法,将新、旧知识进行类比,给学员以启示,使学员易于掌握新知识,同时也巩固了旧知识。如在学习静电场内容中,“电场”概念的建立是极为重要的,但由于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学员一般难以理解,我们就可以用力学中所学重力场与之做类比:地球周围存在着重力场,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处于重力场中,都受到了地球的作用力——重力。同样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处在电场中的电荷都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再由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了与地球位置有关的重力势能,引导学员总结出 ,检验电荷在电场中也应具有与场源电荷位置有关的电势能。再由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会减少,能推出电荷沿电场力方向运动时电场能会减少。再接着学习磁场时,同理又可将磁场与电场进行类比推理,如此类比,相当于在新旧知识(事物)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学员能够从已掌握的旧知识中顺利地接受和理解新知识。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可类比的问题时也能学以致用。

体会二、成人物理教学应秉承因材施教,坚持与实际相符的原则

成人教育的学员来自于不用的行业、从事不同的工种、具备不同的技术等级、具有不同的实践基础和发展方向,每个人都有个性化差异及兴趣追求,即基础不同、需求不同、取向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科教材、针对不同学员,充分调动、发挥学员间的沟通与合作,进行分层教学、分步推进、分类指导的复合式教学,秉承因材施教,以满足学员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共同进步。

1、教学目标分层设计

分清学员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员的认识能力,从三个纬度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员的教与学的目标,让每个学员都能感受到达标的喜悦。在具体制定达标要求时,要注意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都要分为三个层次提出要求。对于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中的“识记与简单应用”、“经历过程”“情感体验”部分,必须要求每个学员都达标;而对于能力要求较高的“理解、应用”、“实验探究”部分,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员提出不同的要求,设置不同的问题,让不同类别的学员分别达成不同的目标。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2、教学活动分步推进

要分层次教学,必须做到心中有书、心中有人,心中有法,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做到精心策划学员的学习活动,用心设计思考问题,推敲教学细节,优化教学程序,预想教学效果,选定最优教学方案。学员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为了开发利用这种差异资源,要在课堂上努力创设一种研究学习的氛围。让学员们相互提问、相互答疑、相互展示、共同探讨、共同提高,这样不仅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培养团队精神、交际能力与合作意识,而且还能有效发挥了不同层次学员的各方面的潜能,实现共同发展。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案导学”等教学方法都是比较可以的。

3、布置作业分类对待

充分利用学员宝贵的在校时间,尊重学员在掌握知识上的能力差异,分层次要求完成课堂作业。总的原则是:“分层布置、双向选择、分类指导”。

(1)分层设计、分层要求。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如课堂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如课堂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如课堂复习题),一般学员在20至30分钟内完成。

(2)分层收缴、分层批阅、分层指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便于操作,我们在三类学员中分别设了课代表,分门别类收发作业,便于教师批阅。同时教师在讲评作业和课外辅导时,实行分类指导。

(3)对优秀学员实行作业“加餐制”和“自修制”。

体会三:成人物理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坚持实效原则

成人教育应坚持实效原则。学员大都利用业余的宝贵时间,大多是抱有不同的学习需求来到校园进行应急充电,单纯地坐在教室里学理论无法满足学员的内在需求。因而对成人的教学过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若条件允许,应多采用现场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实验与实际性操作教学相结合。如此,也将有利于学员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使他们有质的提高,收到实效。

例如,教师在学员学习了相关的物理知识基础上,可将教学场所安排到自行车生产企业或自行车销售部或让学员们带上自家的自行车到学校,让学员们能在安排有各种不同类型自行车的现场进行合作实践探究,其间教师不失时机地鼓励学员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发展其思维能力,积极探讨大家熟悉的自行车上那些大家不甚明白及不知其所以然的物理知识,对自行车可从这些方面探讨:

探讨话题一:自行车上哪些地方运用了牛顿运动定律?为保证骑车安全该注意哪些方面?

自行车要前进,需人蹬车踏板的力通过链条传动,再通过后轮对地面施加向后的力,同时地面对车轮施加向前的力,这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同样路况时,若想车子加速得快点,人蹬车的力就要大点,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人停止蹬车后,由于惯性车继续前行,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为了安全,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若遇到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先捏紧后刹车,然后再捏紧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出去,否则后轮会跳起来。这就提醒我们在下坡或高速行驶时,切记不能单独用自行车的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等等。

探讨话题二:自行车哪些现象可用曲线运动知识来解释?

自行车前进时,大齿轮、小齿轮、后轮、前轮都在做圆周运动,大齿轮和小齿轮通过链条相连,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小齿轮和后轮固定在同一个轴上,其上的各点角速度相等。大齿轮转的圈数一定会比小齿轮多,轮子大的相对轮子小的自行车赶路快,这是运用了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分析;在新型变速自行车中,中轴链轮上有几个直径不同、齿数不同的齿盘,后轴飞轮有几个直径、齿数不同的齿盘,选择不同齿数的齿轮,通过链条相连带动,后轮转动的快慢就改变了,这是变速的原理。

在自行车转弯时,人的身体通常会有意向转弯方向倾斜,而且同时要减速,使摩擦力足够提供向心力。许多弯道都是做得内低外高的也是为了让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对车辆提供足够的向心力。这是曲线运动向心力的运用。

探讨话题三:自行车上哪些结构可以让人用起来更安全、感觉更舒适?

车轮的外胎,车把手橡胶套,蹬板、闸把套等加工出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在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在地面上滑动,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以增大摩擦,故车可迅速停驶。且在刹车的同时,手用力握紧车闸把,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也增大了摩擦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以减小摩擦。在轴上加剂又进一步减小摩擦。

车座的形状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车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同时车座的下方安有粗的螺旋状的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延长了力的作用时间以减小了力。这都使人骑车时感到较舒适。

探讨话题四:上坡路段,怎样骑车省力?

从能的转化来分析:骑自行车上坡过程是动能转化为势能的过程,上坡前可以用力蹬几下,这样能增大车的速度,从而增大车的动能,上坡过程中,这些动能转化为势能,车子容易爬到坡顶。再者,利用功的原理分析,在上坡顶升高的高度一样时,骑车走S型路线比走直线上坡省力,因不管行进路线如何,人克服重力做的功是一样的,走S型路线相当于把斜面的长度拉长了,所以所需的力就少了。

这样通过现场进行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通过学员们兴致盎然各抒己见的交流探讨,再加之在教师适当的引导小结下,既加深了学员们对已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对如何将理论联系实践会有更明确的方向,同时也增强了学员们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也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为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条件,充分地体现了物理教学的实效性原则。

总之,作为一名成校的物理教师,对成人物理教学中应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朝着:使学员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员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员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方向去施教,注重培养和提高学员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对学员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提高学员的科学素养,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员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和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为学员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服务;为学员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为学员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很好地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此,才能培养出满足新世纪文化和技能要求人才,使成人教育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上一篇:汽车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下一篇:体育课程创新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