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公共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时间:2022-05-20 02:59:17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公共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摘要:基于目前高校公共课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现状,本文研究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根据该门课程的实践性特点,本文提出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划分了教学研究目标,实践了课程中自主引导为驱动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有序的参与课程教学与实践,提高学生实际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能力,为其后续计算机相关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45-02

所谓自主学习是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及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模式。它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学生本身的情感和需要,有利于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氛围,使教学达到“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会学习”的目的。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技能是当今大学生计算机科学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薄弱基础环节。结合多年课程教学研究现状,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都是:不了解基本的计算机原理知识,遇到机器故障措手不及,软件安装生搬硬套。这种普遍性的问题根源在于传统填鸭式教学理论体系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致使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要转变这种认知结构,一方面需要教师对这门课程有深入地了解,具有相关计算机维护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对所教课程教学目标和重点能够准确划分,创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以不变应万变,真正使学生掌握计算机问题的一般求解方法,变知识地简单被动接受为问题的积极主动求解。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如下。

1.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之一,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目的。然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与当前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着不衔接、滞后的现象,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很难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生的知识层次有千差万别,而该门课程实践性要求较高,因此有必要进行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标准的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一门系统讲述计算机组装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坚持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突出应用性以形成构建应用能力的目标系统,实现明确的能力培养要求。其次,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融“做、学、教”为一体。在具体实践实施过程中应强调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本文认为该门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应以学生课堂课外调研为主线,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力度,以提升大学生对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合理的教学活动实施是促进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重要保证。在课程标准设计的时候应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度。设计可以考虑理论与实践课时接近1∶1的教学比例,保证理论与上机均在机房进行。教学过程边讲边练,并适当布置课外实验,引导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建立“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即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作为基本标准的过程评价;以课程标准目标作为重要标准的目标评价;以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参照标准的能力评价。

2.自主学习驱动的教学设计。①划分基于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基于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划分,一方面应涵盖重要的教学知识,另一方面要体现在能提高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维护和计算机软件维护两大块,前者主要包含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硬件结构、计算机硬件组装与设置等相关理论。其中对于计算机的认识离不开对计算机基本原理的掌握,而计算机的硬件组装又离不开对计算机硬件品牌、参数的理解。为了做到课程教学与时俱进,教学过程中需要密切挖掘最新市场中的计算机组装的配置参数。后者主要包含计算机软件安装、计算机的维护及故障处理、计算机网络设备、计算机病毒及数据恢复技术。计算机的软件体系也是随着市场和个人需求千变万化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于重要的软件维护技巧如何总结和归纳。结合示范性的案例,培养学生总结和探索的能力。所述课程目标划分以实现层次清楚和易于教师讲授的目的,使得教学、调研、实践为一体。通过不同问题的分析,形成调研目标并适当地引导,使学生完成合理清晰的调研报告,实现多位一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改进教学过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而且发展迅速的一门实用的技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应该以掌握达到综合应用的层面为出发点。没有重点而庞乱的学习与教学效果较差,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针对当前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教师在对课程目标划分的同时,应对实际教学重点问题进行细分,精选案例。同时案例选择应该能体现重要的知识点,避免重复套用,没有新意。经典案例设计应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并能掌握重要知识和方法为目标。比如,在讲述计算机组装常识的时候,以DIY组装一台PC机作为经典案例。通过对组装过程的讲解,可以融合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硬件常识、计算机硬件的安装、计算机分区技巧、常用软件的安装,让学生从更多层面接触到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于暂时不清晰、理解不透的知识点,让学生做好读书札记,提出调研解决的问题,完成相应的调研报告。其次,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及时跟踪学生调研与学习的情况。调研目标以问题的提出、分析、设计、实现、总结与扩展为主线。在学生完成调研报告的同时,及时检查学生调研报告完成了哪些内容,所获取的信息是否重要,是否回答了核心问题。学生通过切身体会,不仅锻炼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大部分同学调研报告的内容,教师应该总结出学生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其中稍微复杂的一些问题,应该和学生交互讨论,培养其课下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再次,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简单依靠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效果仍然不理想。因为学习者知识面地限制,在理解知识和自主学习过程中,仍然具有很多未知并且艰难的问题存在。对于操作复杂,讲解困难的操作,可结合部分优秀的操作视频,应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广播教学;对其中牵涉的重要环节要有所归纳,并充分与学生交流,把握学生掌握的动态。将多层次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在充分交流、理解的前提下配合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方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高校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技能之一。根据该门课程实践性极强、变化较快的特点,本文对该门课的课程标准进行了设计,提出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在此框架下,本文以经典案例的讲解和学生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相关的教学方法。本文虽然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但是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存在诸多问题和现象。期待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研究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结合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预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后续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理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程序设计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3,(1):35-38.

[2]金宝根.潘张鑫.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研究与构建[J].课程教材改革,2013,(7):107-108.

[3]姜丽娟.关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思考[J].高校讲坛,2010,(3):483-503.

[4]汪克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2,(7):202-203.

[5]孟庆伟,张红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8):112-113.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编号:2013SQRL063ZD和2013cgtg024;合肥师范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10yj43。

作者简介:赵凯(1981-),男,安徽淮北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计算机仿真与可视化。

上一篇:《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企业化教学实施过... 下一篇:高职院校“岗位导向、能力递进”实践教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