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拌和与运输控制

时间:2022-05-20 01:05:22

谈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拌和与运输控制

摘要: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需要拌和来实现,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对路面的强度和高温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保证沥青混合料均匀是拌和的关键。 运输车辆应做好保温措施,保证混合料温度的均匀性。

关键词:路面施工,混合料拌和, 运输控制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对施工设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保证建设优质路面,公路所用沥青混合料要求采用具有准确计量控制的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合机拌制。拌合站中各种计量器具要定期标定,保证计量精度为沥青计量误差不大于0.33%,矿料计量误差不大于0.5% 。沥青拌合站的配套设施要求完善,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沥青储罐的储存能力不小于500T,储罐内必须配备自动搅拌设备。沥青拌合站场地内料场必须硬化,料堆必须隔离不能混料,同时做好苫盖和排水设施。矿粉、石灰粉必须有专用的储藏室,避免潮湿结团。

一、沥青混凝土拌和楼的调试和标定

为了满足施工要求,研究中对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进行了必要的改造。拌和机的改造主要针对路面表面层SMA施工和石灰粉的填加,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矿粉填加设备必须满足生产要求,保证足量、同步的将矿粉填加到拌和仓内,不能因待机影响混合料产量和因矿粉加入量不足影响混合料质量。

2、矿粉贮料设备容积要足够大,满足混合料生产需要。

3、木质素纤维的投放必须使用机械自动投放,不得使用人工投放。

4、要具备单独填加石灰粉,具有电子计量功能,保证填加剂量的准确性。

沥青混合料拌和站设备调试程序:

1、根据拌合站的单位产量、冷料传送能力和目标配合比确定的各矿料比例,初步提出冷料仓料门开口大小、传送带皮带轮转速,然后逐个进行单料仓的模拟进料、烘干、除尘后,标定每个单料仓的有效进料量。根据单料仓标定数值,重新确定冷料仓料门开口大小、传送带皮带轮转速和除尘设备的除尘功率和矿料的加热时间。

2、全部开启冷料仓,进行矿料混合料试拌,根据各热料仓矿料质量和矿料的筛分结果,调整振动筛的筛孔。

3、根据矿料筛分的结果,进行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设计,使其接近于目标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设计。根据生产配合比和各热料仓实际存料量,再次调整冷料仓料门开口大小、传送带皮带轮转速、除尘设备的除尘功率和振动筛的角度,使各热料仓的进料比例基本等于出料比例,减少溢料情况的发生。

4、在进行矿料除尘时,应适当调整除尘功率,在尽可能除去0.075mm以下粉尘的同时,还要保证矿料混合料中0. 075以上细集料的含量。

5、除去的粉尘必须采用封闭方式回收,妥善处理,不能在生产过程以及回收处理过程中污染环境。回收粉尘应装袋封口,统一堆放,严禁回收粉尘掺入矿粉中使用。

6、设备调试过程中,要完成拌合机的进料曲线,同时要进行多次验证,以确定拌合机的进料是否稳定。

沥青混合料拌和楼的标定主要是对各部称量系统的标定,保证各上料斗计量准确才能保证实际生产的混合料级配符合设计要求。各单位请当地计量部门上门进行标定,标定后再对打印数据与祛码进行对比,确认误差符合规定允许误差方可,否则要重新调整。

二、沥青混合料拌和楼的筛网尺寸

拌合站采用的振动筛规格应与矿料规格相匹配,最大筛孔宜略大于混合料的最大粒

径,其余筛的设置应考虑混合料的级配稳定,并尽量使热料仓大体均衡,不同级配的料

必须更换不同的筛孔组合,拌合站对级配的控制主要在于这几个网点,粒料在筛网之间的级配分布只能依靠原材料生产的稳定性,因此,拌合站采用何种筛网尺寸,最终还要根据材料的级配分布、试拌合的精度控制和生产效率等相关因素来调整。

三、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控制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验证合格后,沥青路面正式施工前必须进行沥青拌合站的混合料试拌和沥青路面的试铺,以确定正式施工时的各项技术参数。

在拌合机出料稳定后,取足量具有代表性的混合料进行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验证混合料的实际性能。同时要在出料的不同时间段取料进行混合料的抽提筛分试验,验证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沥青含量是否准确、稳定。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可根据现场实际进行适当调整。空气温度小于15℃、路表温度小于10℃时不得进行沥青混合料施工。路表温度为10-20℃时为低温施工,大于等于20℃为正常施工。

混合料拌合完成后要对混合料的工作性能进行检测,保证混合料均匀一致,所有矿料颗粒表面必须全部由沥青膜裹覆,不得出现花白、团块、粗细集料分离等现象。根据棍合料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时间。拌合机内必须配备相应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同时应对采集系统采集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标定,如质量、温度等采集设备,保证采集的数据为真实数据。实际拌合时应保存所有的采集纪录,并存档保存。

为保证拌合的混合料质量,施工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确保原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控制好冷料仓的上料比例。

3、热料仓的下料比例必须正确。

4、对材料、混合料的质量进行经常性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材料规格、矿料级配等发生较大变化时,必须重新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每班拌合结束时,应按操作规程清洁拌合设备,放空管道内的沥青。

四、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控制

运料车的数量根据施工路段的运距和摊铺机的工作能力进行配备,并使运力稍有富余,运料车一般不得超载运输,特殊情况下必须保证不超载30%。

1、正确装料与卸料

所有沥青混合料运料车必须采用专用运料车或经过保暖改造,并经指挥部及监理工程师验收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混合料装车时,顺序为前、后、中,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混合料装车前,必须在车厢内均匀涂满肥皂水、黄油或食用油等隔离剂,严禁涂抹柴油或机油等能溶解沥青的油类。车辆装满后应及时将顶层密封苫盖,然后方可运入施工现场。在运料车卸料时,卸料车应在摊铺机前方10-30cm处停车空档等候,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运料车到达现场后必须按规定排队等候,要求现场的待卸料车不能等待过长时间,同时又不能出现现场运料车断档现象,保证摊铺机能持续有效的运行。运料车不能在施工的联接层上调头。

2、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离析控制

运输车辆尽量选用大吨位的卡车,本文对选用的卡车进行保暖改造,改造方法为在运料车车厢除顶面外的五侧增加钢板隔层,焊接在箱板内侧,夹缝内填充石棉等耐高温的保温材料,然后封闭。装料后顶面使用棉被或双层篷布内夹海绵密封苫盖。

混合料装车时,必须对混合料的温度进行监控。温度测量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在混合表面使用红外测温枪测量混合料表面温度,方便控制。另一种在车厢板中间打孔,使用金属探杆电子温度计进行测温,混合料实际温度以此种方法为判断依据。超过废弃温度和低于混合料出料温度的混合料严禁运到施工现场。

运料车在到达施工现场之前应有专人凭运单对混合料进行接收,同时测量混合料的温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结块、受雨淋湿等现状,不合格的料不得进场。合格料进场前应对运料车轮进行清洁,防止泥土等污染联结层(封层或粘层)。

参考文献:

[1]张登良.沥青路面[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沈金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武和平.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设计与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4]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5]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路面设计与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6]孙立军等.沥青路面结构行为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地下室抗渗混凝土质量控制心得 下一篇: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外墙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