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水池细部构造的防水处理方法

时间:2022-05-20 12:38:43

探索水池细部构造的防水处理方法

摘要:使用大型或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会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降、结构不合理或者不能一次性浇筑等内部和外部的原因产生裂缝,影响正常的功能。设置变形缝、施工缝或后浇带以防止这个问题的发生是目前最常使用的工程处理措施。对于池类构筑物,变形缝、施工缝和后浇带处的防水处理尤为重要,对其使用功能造成直接的影响。本文就水池设置变形缝、施工缝及后浇带时的防水处理方法进行概述。

关键字:水池细部构造防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TU991.34+3文献标识码: A

按照建设项目的需求,在工业设计当中,大型水池越来越多的出现。超长的混凝土结构在浇注过程中或者投入使用后都会出现因为温度变化、沉降不均、结构不合理或者不能一次性完成浇筑等原因而产生裂缝,设置变形缝、施工缝或后浇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常用方法。许多工程勘察表明,许多重大泄漏发生都是由于具体细节的防水处理不当而造成的。这些细部构造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是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池类结构,由于其特殊的使用功能,对于变形缝、施工缝及后浇带这些细部位置的防水处理标准有为高一些。为了提高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人们在研究中倾注了巨大的精力,防水材料、防水材料的性能已大大提高了。

1 施工缝的防水处理

施工缝是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分缝。施工缝都不是真正的,它只是因为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而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为施工缝。

根据防水施工及验收规范,墙板施工缝应留在底板上的壁表面不小于200mm的位置,并在混凝土墙板和预留阶梯凸凹和预板金属板等形式。除了留置施工缝的混凝土墙的高度应符合规范规定的条件外,为了便于施工,当地板布置有垂直的墙壁、地梁时,应使墙板施工缝的高度设在高于梁顶标高的位置;在墙和柱的交界处,在除去凸侧缝模板之前,应该利用柱箍筋的间隙保持凸缝的混凝土强度完全达到不缺楞掉角的强度;对于损坏了的凸缝部位,可在墙板上凿除部分混凝土重新形成凸缝;对于凸缝台阶处成型不密实的混凝土,应在安装上部墙模板之前凿去,直到肉眼观察无细小气孔为止,同时要将凸缝的凸出部分凿毛,除去表面浮浆层,并认真检查施工缝封口模板的密实性以及牢固性。铺设水泥砂浆的厚度以盖住凸缝为标准,铺浆长度要适应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不宜过长或者间断漏铺 当混凝土砂浆在墙板中的卸料高度>3m时,可根据墙板厚度选用柔性流管浇灌,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施工缝处往往易渗水,该处的防水处理方法有以下四种:(1)中埋止水带法:止水带可为钢板止水带、橡胶止水带或钢板橡胶止水带;(2)外设防水层:防水层可为止水带、防水涂料或防水砂浆;(3)预埋注浆导管;(4)中埋遇水膨胀止水条(胶)。

2 变形缝的防水处理方法

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裂缝或破坏。 故在设计时事先将建筑物或构筑物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地变形,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在大型水池中常需要设置的变形缝为伸缩缝。相对于施工缝,变形缝是真实存在的缝,其宽度根据建、构筑物的具体情况设定,如果防水处理不好,将会造成严重渗漏。变形缝的处理应满足一下几点要求:(1) 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等要求。(2)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宜不设或少设,可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类别及工程地质情况采用诱导缝、加强带、后浇带等代替措施。(3)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变形缝的防水措施可根据工程开挖方法、防水等级按规定选用。

该处的防水处理方法有以下三种:(1)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设防水层复合使用:防水层可为止水带、防水卷材或防水砂浆。(2)中埋式止水带与嵌缝材料复合使用。(3)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变形缝所采用的防水材料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容易检查等要求,在选用材料时, 应考虑到变形缝处的沉降, 伸缩的可变性,并且还应适应其在变化中的密闭性。 (1) 嵌缝材料最大拉伸强度不应小于 0.2Mpa,最大伸长率应大于 300%,拉伸—压缩循环性能的级别不应小于 8020。填缝板可选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防腐软木板、纤维板、沥青木丝板、沥青木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沥青木丝板及聚苯乙烯板强度低,易损坏;沥青木丝板木料耗量大; 防腐软木在国内应用较少。(2)密封料可选用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并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粘结的柔性材料,在环境介质中不老化、 不变质。 如聚硫橡胶、 硅胶等。为便于施工,变形缝中填塞的衬垫材料应改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沥青浸泡过的木丝板。(3)弹性止水带一般选择橡胶材料。塑料及橡胶止水带在物理力学性能方面不如橡胶材料质量稳定、 适应变形能力强。 在弹性止水带的两边加钢板(钢板面刮腻子), 增加止水带的长度和锚固力。

3 后浇带的防水处理方法

后浇带是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变化、收缩不均产生有害的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大型水池通常是将底板、壁板及顶板设置贯通后浇带。其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处混凝土,使结构连成整体。由于工程施工的需要,常在结构中留设后浇带,而渗漏常出现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接缝处渗漏的主要原因: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过早,且浇灌混凝土的落差较大,使得后浇带接缝处产生过大的拉应力;或者浇灌前对后浇带混凝土接缝的截面局部遗留的混凝土残渣或碎片未能清除干净,或后浇带的底板位置的接缝处长时间的暴露沾了泥污未处理干净,严重影响了新老混凝土的结合所致。设计中存在着局部不合理的现象根据上面的分析,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宜在两侧混凝土成型周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基本完成后再进行或者通过沉降观测,当两侧沉降基本一致,结合上部结构荷载增加情况以及底下结构混凝土浇筑后的延续时间确定。

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该处的防水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中埋遇水膨胀止水条(胶)。(2)外贴止水带。(3)预埋注浆管。

结语

前面简要论述了自防水混凝土结构中有关墙板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部位产生渗漏的原因及其正确的施工方法,根据以往一些工程渗漏处理的经验和教训, 只要采取了针对不同防水工程特点的施工方案, 并且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严密施工组织,合理地安排和交接工序, 加强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 尤其是细部处理, 做到管理到位与严格把关,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防水工程质量,使自防水混凝土结构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防水处理方法,其原理主要为两种,一是延长其渗漏路径,例如中埋止水带、外贴防水层或止水带;二是加强缝隙的密实程度,例如预埋遇水膨胀止水条(胶)、预埋注浆管后期注浆。外贴止水带或外设防水层、后期注浆这两种方法都具备后期可维修的特点,相比而言后期注浆较为简便易行,也更适合于缝隙较长的情况,同时注浆设备较为便携,注浆工作也简单快捷。中埋止水带或预埋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属于后期不可维修的方法,其优点是安装不复杂,但由于材料本身性质的限制,缝隙过长时,容易出现防水材料与缝隙表面不能密贴的情况。对于施工缝、后浇带这两种施工措施,遇水膨胀止水条还极容易进入后浇注的混凝土中,使其失去了意义。根据水池的防水等级,为达到有效的防水效果,常常要把几种防水方法进行复合使用。而随着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施工工艺的进步,这些细部构造处的防水方法也终将会出现一些变革。

参考文献:

[1]《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 117:2000

[2] 《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DLT5215-2005

[3] 邓金明. 浅谈地下细部构造防水之变形缝. 科技咨询. 2007(4)

[4] 林叶榛,自防水混凝土结构细部渗漏的防治措施. 山西建筑. 2004(20)

[5] 李久福. 水池细部构造的防水处理方法. 建设科技

上一篇: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快速城市化地区旧工业区产业转型与空间整合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