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美自然,“境”润童心

时间:2022-05-20 12:15:18

“环”美自然,“境”润童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之所以非常重视儿童所生长的环境,是认为儿童生长的环境就是儿童的精神子宫,环境担负着孕育儿童精神的任务,成人要精心地为儿童准备一个有营养的、高品质的环境。教师在班级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环境的创设,而每每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装扮”教室的时候,经常会进入一个“死胡同”,也都会发现缺少了幼儿的影子。因此,在环境创设的中,应考虑到班级色调统一、和谐;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区域、游戏及墙面的布局;提供孩子机会进入环境创设中,与环境互动起来。

一、环境创设第一法则:温馨和谐、柔软舒适

在人们的印象中,幼儿园就是由五彩的,各种亮眼的颜色拼凑合成,也认为孩子们就应该在这样“多彩”的环境中生活。但在环境创设中,我们要讲究色调统一。并不是颜色多孩子们就喜欢,杂陈的颜色会让孩子觉得浮躁,不利于班级常规,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我们可以用2-3中色彩进行主副色调统一,让孩子能感到舒适、静谧。例如:蓝白色调,虽属于冷色调,但让人感觉非常清新,也能在地中海的风格中有徜徉海洋的自由,更能使得情绪安静。同一色调的挂牌与墙壁装饰也能让班级的整个色调统一,不杂乱。又例如粉中带一点黄色,黄色让人感受到温馨、温暖,这是让孩子在幼儿园中所要感受到的。当然,主色调可以进行颜色渐变,环境的色彩搭配和谐也能让孩子们在美术色彩创作中得到一种启示。

二、环境创设第二法则:布局分明、经纬有序

(一)重视合理规划,倡导科学设置

1.区域划分数量适当。在区域进行划分的时候,既要提供丰富、适宜的活动区,也要提供集体活动的空间。活动区是为了满足幼儿游戏和区域活动的需要,但是区域活动不能完全代替集体教学,因此区域的划分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集体活动空间 。我们通常会划分美工区、科学区、语言区、生活区、建筑区等等,当然,每个不同的班级都会有不同的区域划分,但不能因为区域的数量过多而导致活动区域太紧凑,抢占了活动空间。在设置区域时,也要因班制宜,根据本班幼儿的特质进行。

2.区域划分动静结合。每个相邻的区域我们要考虑到安静与吵闹的划分。如科学区、生活区等需要讨论的,操作走动的;或者美工区与语言区需要安静的,要适当地进行区域组合。隔断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利用柜子与屏风等进行隔区。让彼此少些干扰,让孩子专心于自己的“工作”。

3.区域划分空间合理、标志明显。我们经常会用柜台和屏风等划分区域空间,标志区域内容。而我们需要根据观察本班幼儿的特点,找到每个区域内幼儿进出的人数与兴趣度进行大小划分,注意投放的材料摆放位置要帮助幼儿易取易放。同时也要考虑到每个区域光线等问题,如阅读区的光线要明亮,适宜幼儿看书等。

(二)融合隐性规则,彰显班级个性

1.墙面会“说话”。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班级的特色,而班级规则、游戏规则、活动安排等等,都是孩子与墙面的互动,让每一面墙都能和孩子进行“对话”。我们可以利用γ娲瓷柚等丈工作表、游戏计划表、一日活动安排表等等。当然孩子们也要参与制定班级规则,甚至是自我创作出规则牌。规则牌要让孩子们看得懂,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图画、符号创作,尽情发挥幼儿的创作能力,并能督促幼儿遵守自我制定的规则。

主题墙的创设也是一种体现。在我园的环境设计中,在走廊中创设了一条主题墙廊,会根据每月的主题进行布置装饰,也体现出每个班级创设的特色。幼儿在这里占有较大的主体作用,绘画作品、活动照片等展现了幼儿在这个主题内的精彩表现。而在教室的电视背景也是一块较大的主题墙,如我班的设计,根据四季的变化,设计了“四季树”,用不同色彩的纱幔表现四季的变化,“四季树”上开出的不同的“窗”内是幼儿的装饰作品。

2.角落会“唱歌”。班级里的角角落落都存在着一个小小的“精灵”,他也是吸引孩子进入的地方。其实每个孩子内心都有自己的一个小角落,何不把这些个角落利用起来。在一个角落中搭起一个小帐篷,里面可以进入1-2个小朋友,说说悄悄话,谈谈小秘密;在一个角落中放上几块小垫子,几个靠枕,加上几本绘本故事;在一个角落中,放上一张小桌子,用棉布装饰,放上代表季节性的材料,或者合理利用家庭资源,让孩子在家中自己寻找材料装饰摆设。每个角落都能让孩子们欢喜起来,每个角落里都有孩子们“歌声”。

三、环境创设第三法则:幼儿为先、师幼合作

(一)供不同功能材料,辟作品展示区域

在教室的前面,或教室一角设置一个材料工作区。提供一些木质类,毛线类等等材料,让幼儿与材料之间有生命传递。这些材料能帮助幼儿更自主地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创造,在便于他们游戏的同时,也要便于他们将游戏的成果展示于环境中。在上述区域划分中,我们的柜子与屏风就起到了作品展示的作用。无论是孩子们积木的作品或是绘画的成果都可以进行展现。

(二)变班级环境主题,引幼儿材料装饰

环境是变化的,作为每个月的主题,不同的主题内容需要相应有环境的呼应改变。例如上述中,我园的走廊主题墙。每一个月我们需要更改主题墙的装饰,根据主题创设不同的主题墙环境,而主题墙的内容则是孩子们创作的天地了。在我们设定好的主题板块中,幼儿可以利用提供的主题材料进行制作并贴于主题墙中。如:大班主题《了不起的我》,孩子们把在大班活动中区域绘画的作品,教学活动中的作品都展现在主题墙上。同时教师可以将幼儿在活动中操作的照片装饰于其中,体现幼儿进入大班后学会的了不起的本领。充分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中。

每一所幼儿园都有他们的园本特色,每一位教师都发挥着他们的想象与创造力为幼儿精心打造着生活与学习的环境。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孩子始终贯穿在环境创设中。幼儿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的是一种满足感,从而获得成长。

上一篇:浅谈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幼师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试析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