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艺术写生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5-19 07:38:19

湖北艺术写生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湖北是一个科教大省,高校数量居全国第四位,美术教育蓬勃发展,每年外出写生、考察的师生达四万人之多。但是湖北的艺术写生基地建设却大大滞后于周边省份,这不仅是文化资源的流失,更是地方经济的损失,也是湖北艺术教育的缺憾。湖北要抓住文化大发展的机遇,在加快湖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同时,深度挖掘和开发艺术写生基地资源建设,深化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做贡献。

Abstract: Hubei is a big province of science education. The number of colleges is the fourth in China.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rt education, the number of people painting and observation and study is over forty thousands.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of Hubei art creation base is backward the around provinces. It is not only the loss of cultural resources, but also the loss of local economy and the lack of Hubei art education. So, Hubei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great progress in culture,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in Hubei, the deep exca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rt sketch base resource, deepening the college art education reform, contributing for implementing "mid rise abruptly" strategy.

关键词: 湖北;写生基地;资源开发;对策

Key words: Hubei;paint base;resource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263-02

0 引言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与自然景观丰富,历史跨越时间长,艺术欣赏与研究价值高。山水名胜、文物古迹遍布全省,古文化遗址众多,旅游景观多姿多彩,历史文化名城个性突出。这为艺术写生基地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外出艺术写生、考察,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也是艺术家体验生活、寻找灵感的重要活动内容。

在文化兴国、文化强省的战略背景下,弘扬荆楚文化、加快湖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深化湖北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研究湖北艺术写生与创作基地建设与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艺术教育与湖北写生基地建设现状

目前,全国百分之九十的高校开设了美术与设计专业,招生人数达到空前规模。高校艺术教育在新形势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高艺术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是国家对高校及教师赋予的历史使命。

从湖北高校的情况看,2012年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96所,在校美术生约8万人。仅湖北美术学院每年招收美术本科生、研究生、成教生达3000人以上。另外还有美术院、画院等社会美术创作机构。面临如此多的艺术资源,如何开展艺术写生及创作呢?经调查发现,由于湖北写生基地建设开发滞后,不能满足省内高校艺术学生写生教学的需要,美术写生课程都到外省进行,更没有外省院校到湖北开展写生教学。

长期以来,湖北写生基地建设与周边省份比较,差距明显。湖北目前还没有成熟或初具规模的写生基地。湖北虽有长江三峡、武当山道教胜地、钟祥明显陵世界文化遗产等采风基地,但在接待学生生源方面,缺乏诸多方面的条件,没有像安徽宏村、江西婺源、湖南凤凰等写生基地,市场运作成熟,艺术氛围浓厚。

2 湖北地区艺术写生基地建设滞后原因

2.1 缺乏创新机制,受传统思维定式影响大,文化经济战略意识薄弱 地方政府以及旅游、交通、文化等部门,主要精力投放在旅游产业上。没有深入挖掘和开发本地的文化资源,在引进外资、合作开发、产业升级、着眼长远利益上,缺乏创新精神。认为旅游参与者是高消费人群,写生基地是低消费人群,导致一些资源浪费,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同时也影响了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2.2 各地主管部门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艺术写生基地影响力有限 湖北有很多艺术价值高的历史遗迹、文化景观等,但在全国影响力不大。主要原因是宣传推介力度不大。艺术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也称为环保产业,一些政府部门对此认识不够,导致艺术写生基地建设受到限制。

2.3 写生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接待规模过小 湖北有良好的写生资源,但目前主要是针对旅游人群,所以在学生住宿、交通、景区门票上与学校教学要求相差悬殊,基础设施不健全,有条件的少数景点,接待人数有限,接待规模不大。像安徽宏村一次可接待2000人次。

2.4 政府扶持力度过小,缺乏市场调研 政府是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支柱,长期以来,政府在财政、税收、物价、工商、交通等没有相关的扶持政策。同时各地旅游部门及文化部门没有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创意市场调研,使写生基地建设步履维艰。

3 湖北地区艺术写生基地建设开发前景与对策

3.1 创新发展理念,构建湖北艺术写生基地产业体系,使艺术产业成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北地区优势更加明显,要抓住契机,创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湖北高等教育发达优势,培育更多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艺术企业,壮大和提升艺术产业的整体实力,构建湖北艺术写生基地产业体系。挖掘和利用湖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艺术资源,加强战略谋划。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艺术写生基地产业建设,形成以政府为主谋、民营为主导、高校为主体共同发展的艺术创意产业格局。逐步完善和建立如三峡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写生基地。要让艺术走进湖北。

3.2 地方政府与省内外高校、美术研究机构、企业积极加强合作,探索适合湖北地区艺术基地建设的新模式

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要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和省内外高校加强合作,认真调研,政府要给以政策上的支持,文化、旅游、交通等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省内高校要做文化强省的先锋,积极支持艺术写生基地的建设,在写生课程的安排上,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在本省开展艺术写生、考察及创作课的教学。鼓励学生和任课教师到湖北地区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在待遇上和省外一样对待。湖北美术学院和湖北省美术院作为全省美术教学、创作、研究的中心,也要为艺术写生基地建设献计献策。

加强合作交流,争取重点艺术院校的支持,争取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扶持。如福建永定县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美协两家最具影响力的权威机构的通力合作,创造文化互惠、资源共享、效益共赢的局面,着力永定客家土楼的推介,打造“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品牌,深度挖掘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把永定客家土楼打造成全国著名的旅游与写生基地。文化部在全国已挂牌十个“中国美术创作研究基地”,其中海南创作基地占地约500亩,计划投资30亿元人民币。规划建设美术创作研究、会议中心、美术展览馆、写生创作区、美术家度假村等综合性的美术基地。湖北各界人士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力争早日建成国家级艺术实践与创作基地。

3.3 借鉴外地经验,加快写生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和诚信理念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重要工程,它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环节,住宿条件的改善,接待人数、接待规模的合理设计,写生景点的整合与综合利用,线路的制定,写生用品的购买,景点门票的减免,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与管理,师生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配套设施如旅游纪念品、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的推广、画廊与展览馆的开放等。加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信息反馈,提升地方的文化品格和艺术特质。

借鉴外省经验,各地可以通过融资、招商、合作等形式,多方位多角度打造艺术写生基地建设。自2010年下半年,河北北戴河区开始着手艺术写生基地建设工作,先后到北京、天津、辽宁等十个周边省区的多个艺术院校进行走访调研,发放一万余份《北戴河艺术写生基地宣传手册》,并组织有关人士到安徽宏村写生基地进行学习考察。邀请部分全国著名院校美术学院院长和系主任举办了北戴河写生基地研讨会。

同时,北戴河区实行景点门票优惠减免,随时为写生老师办画展提供免费场地,并定期举办写生作品展览和比赛,对优秀作品颁发证书和奖金,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文化和经济建设。2010年,浙江“中国写生学院”在松阳县叶村成立。短短两年里,建立了多个基地,八十余所高校及创作机构在此挂牌。

3.4 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市场运作与包装,优化基地环境,稳步有序地发展基地建设 湖北目前有很多景点,没有形成一个资源链,管理比较分散,衔接上存在很大障碍,主要是规划缺乏整体性,市场运作不成熟。有些是旅游部门管理,有些是文化部门管理,还有是直属机构管理,形成不了合力。

因此地方政府要理顺管理渠道,划分管理职责,加强资源有效整合,从小到大,从无序到有序,健康稳步地建设艺术写生基地。

要吸纳有市场运作能力的社会人才进行市场包装,提高文化艺术产业的经营能力。江西婺源县沱川乡农民余一甲建写生基地,从开始的几十人规模发展到现在日接收能力1500人的规模,接待高校每年达三百所以上,师生与艺术家三万余人,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波.中国当代艺术产业现状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8.12.

[2]卢斌,王建明.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1.01.

[3]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湖北的文化优势与文化强省战略[J].江汉论坛.2007.3.

上一篇:AutoCAD与Word及Excel的组合运用 下一篇:PLC、变频器用于大中型企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