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趣 乐趣 情趣 雅趣

时间:2022-05-19 12:30:31

[摘 要]目前,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存在学段目标模糊、字字字理、重识轻写等问题。要让识字写字教学变得有趣有效起来,就要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来展开教学,同时要与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效。

[关键词]第一学段 识字写字 理趣 乐趣 情趣 雅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0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有专家说,低年级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战略重点,识字教学出了问题,那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第一学段的教师,尽管非常注重识字、写字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出现不少的问题。

问题一:学段目标模糊,识字失效

在低年级的阅读课上,有的教师像高年级一样,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分析课文上,钟情于深度解读、挖掘文本,直到最后几分钟,才匆匆出示三五个字,又是教读音,又是教写字。这样的课,“阅读”与“识字”失去平衡,学段目标不清晰,导致学生识字、写字基础不牢,效率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教师对识字教学的目标把握不准。语文新课标中有关小学阶段的识字目标,是众多语文教学专家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成果,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问题二:字字字理,识字失趣

教学中,有的教师字字究理,大搞字形分析,以为这样就厚重、有文化、有效果。其实,并非所有的生字都需要进行这样的解析。许多字一目了然,很容易学会,就不必去讲字理;还有一些简化字,按照“六书”很难解释,更不应该深究字理,甚至曲解字理。

如,一位教师教学“既”。他先出示■(图1)和■(图2),让学生看看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学生猜了半天,没有猜到教师想要的答案。于是,教师只好自己把预设的答案说出来――两幅图左边都是盛着食物的器皿,只不过图1中的人是背对着器皿的,表示已经吃完;图2中的人是面对着器皿,表示还没有吃,指的是即将要发生的事。这样的方法讲给成人听,能让大家从本义上懂得这两个字的不同。可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这样教学会让他们更糊涂。教师在教完这一环节之后,安排了词语和句子练习,将“既”“即”分别放入其中。结果,学生错的多,对的少。

这一现象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教师对儿童识字的认知特点了解不深。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的认知能力从发生到成熟,要经历由较低级水平向较高一级水平的若干个过渡阶段。这种发展顺序是不可改变的、不可超越的。”字理教学不能把古文字拿来就用,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与分析。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除了字理教学,我们还应该吸收各种识字教学方法之长,创生出更加有效的科学识字的方法,提高儿童的识字兴趣。

问题三:写字指导重说轻写,失效失趣

在一些识字课上,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注重写字指导,一两个范字的教学往往要用七八分钟时间。课堂上,教师强调笔画定位的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一笔在横中线上很多,那一笔在竖中线旁边一点点……”不可否认,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笔画来写好字是对的,可是过分强调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每个字一笔一画进行过细的定位安排,会造成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后果。汉字是方块字,每个字都有特点,但也有其共同点。因此,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上下工夫,让学生自己多练习,这样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写字练习提供切实的时间保障,提供习字空间。只有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让学生勤写多练,并持之以恒,写字教学才能真正有效。

那如何让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变得有趣有效起来呢?

一、遵循汉字构字规律,让识字教学充满理趣

(一)遵循形声字规律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其中70%以上是形声字。充分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这一特点来学习汉字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相同声旁的字,找出偏旁与字义的联系。如,教学“请、清、情、晴”这几个字,我们要告诉学生:“青”是声旁,所以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后鼻韵母in;“请”是对别人讲话,用“言”字旁;“晴”表示太阳出来了,所以是“日”字旁;“清”多指水清澈,因此是三点水;“情”是竖心旁,那是与心情有关系。这样,再进行“跑、炮、泡、苞、饱、抱”等多组类似的训练,学生就能轻松地掌握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

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无疑有助于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以后看到形声字,学生就能从字形联想到字音、字义,自己就会分析。

(二)巧用部首

部首是汉字构造的基本部件。教师应充分运用部首知识,帮助学生区分形近字,减少错别字;帮助学生进行联想类推,归类识字。

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中的“歌”字。

师:“歌”这个字你怎么记住它?

生:这是一个形声字,左边是“哥”,表示的是读音,右边是“欠”。

师:“欠” 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新偏旁。小朋友们看――(出示图片■)

生1:一个人在打喷嚏。

生2:他张大嘴巴在打哈欠。

师:“欠”是与口有关的。“欠”字的篆文是这样:上半是“气”字,下半是“人”字,表示人在呵气。(出示图片■)

师:歌,唱歌需呵长气,所以是“欠”字旁。齐读――

生:渔歌。

师:你能再说几个带有“欠”字旁的字吗?

生:吹、饮、歇。

师:是的。你看,“吹”要用嘴巴出气,“饮”就是喝,要吸气,所以它们都是“欠”字旁。

(三)依据字理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一笔一横都在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动听而有趣的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字理进行教学,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斯霞老师教学“蚯蚓”时是这样进行的――

她先对孩子们进行“蚯蚓”这两个字的字理分析。她告诉孩子们,蚯蚓它是虫子,所以这两个字是“虫”字旁。蚯蚓是生活在土里的,所以“蚯”的右边是一个土丘的“丘”字;蚯蚓它是没有脚的,所以“土丘”的“丘”不能写成“兵”。她还告诉学生,蚯蚓的身体是弯弯曲曲的,它爬动的时候,一会儿身体是弓着的,一会儿身体是直着的,所以你们看“蚯蚓”的“蚓”字,它的右边是一张弓加一条线。

你看,这是多么形象的字理教学。

二、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让识字教学充满乐趣

低年级的孩子只有七八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地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的、具体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弱。教这些儿童识字时,不能忽略这个普遍规律。我们的识字教学要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为儿童接受新知识提供方便。

(一)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识字

利用图片、实物教学,这样的方式能帮助儿童从简单的实物、图画中获得具体的形象,从而使得儿童获得真实的知识,并由感性到理性,形成明确的概念。

如:苏教版二下《学棋》“弓”字的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出示:■)

生:一把弓。

师:看看图,再看看字,你有什么发现?(出示:■)

生:它们长得很像,我猜“弓”字是从弓的形状变化来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弓”就是个象形字。你看,它弯成弧形的一侧叫“弓背”。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弓”。

师:第三笔是竖折折勾。“弓”横比较多,横间距离要相等。

(二)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课堂是识字的主渠道,生活是识字的广阔天地。如果能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斯霞老师教学“尖”字。这是斯老师的学生回忆当年斯老师的教学片段。

“教‘尖’,大家一看是上‘小’下‘大’很容易认记。斯老师就要我们说说什么东西是尖的。我们联系生活中看到的说了很多:笔头是尖的,锥子是尖的,缝衣针是尖的,剪刀头是尖的,打毛衣的竹针是尖的……老师又问:‘尖的东西有什么特点?‘上小下大’,我们齐声回答。这样教学,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

(三)编故事识字

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的“海岛”中的“岛”字时,教师编了一个小故事:

“岛”就是水中凸起的小山。有了这样的小山,鸟儿飞累了就可以停在上面休息。所以,“岛”字外面是一只鸟,里面是一座山。

在这个片段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易错的地方用故事来点拨,既避免了繁琐的分析,又充分挖掘了汉字的文化底蕴。

(四)游戏识字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方式。请看霍懋征老师教学“聪”字的片断:

师:每个人都有四件宝。如果学会运用这四件宝,人就会聪明起来。这四件宝是什么呢?现在请你们猜猜看:“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

生:耳朵。

师: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生:眼睛。

师:红门框,白门闩,里面有个胖胖娃。

每当学生猜中一则谜语,霍老师就讲讲这个人体器官的作用,然后才分析字形:“‘聪’字左边是耳朵的‘耳’,右面上边是两点,代表两只眼睛,中间是‘口’,就是嘴巴。‘聪’字后面之所以要加个‘明’字,是因为这四件宝你们要日日用,月月用,天长日久就会聪明起来。”更妙的是第二天,霍老师一进教室就问孩子们:“四件宝贝带来了吗?”

这样识字,趣味性强,学生乐于学习。

三、与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是基础,但是识字只是手段,是为了掌握工具,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把识字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随课文分散识字,可以促进这种结合。学生边识字边进行写字、说话、写话的练习,可以做到会读、会写、会讲、会用。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中的“安定”一词。

师: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板书:安定)你们瞧,“安”和“定”这两个字都有宝盖头,说明要“安定”首先要有什么?

生1:说明要安定首先要有房子。

生2:说明要有家。

师:对,“安定”就是我们每个人要有家可归。你们看,日子安定了,女人们在家会做什么呢?

生:女人们可以在家织布、绣花、带孩子。

师:是啊,日子安定了,女人们在家生儿育女,操持家务。那男人们呢?会做什么呢?

生1:他们会去耕田、种地。

生2:他们会跟着大禹继续治水、继续工作。

师:是啊,日子安定了,男人们白天工作,耕田种地,重建家园。天黑时,他们会去哪儿呢?看看“定”字下面是一只脚印,你能猜到吗?

生:天黑了,男人就会往房子里走。

师:是啊,白天女人在家操持家务,男人们在外工作劳动,晚上有家可归,这样安居乐业的生活就叫“安定。”

四、写字指导有方法,让写字教学充满雅趣

(一)巧编儿歌

儿歌的形式,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儿童识记。如,“长横就像蚕宝宝,两头饱满都藏点,左边低来右边高”“点是什么样?上尖下圆、腹平背鼓,像个驼背老公公,又像一个大蒜瓣头”等。这样的儿歌朗朗上口,儿童十分喜欢,还能提醒他们在写字时怎么写。

(二)巧用教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自制教具。教过低年级的教师都知道,“折”这个笔画有些孩子容易写错,比如“横折()”。学生容易割裂地写成“横”和“竖”。除了一次一次范写,还有其他办法吗?请看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1》“折”这个笔画的教学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看一样东西。这是一个发圈,它像我们刚才学的笔画,是什么?

生:横。

师:现在啊,我在这里折了一下,它变成了什么笔画?

生:横折。

师:几笔写成?

生1:一笔写成。

生2:两笔写成。

师:小朋友们再看一下,横折――把横折了一下,一笔写成。就是在横到腰部的时候,折了过来,变成了横折,应该是一笔写成。

(学生分别认识竖弯、竖弯钩、横折弯钩)

师:虽然它们的样子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一笔写成。

(三)巧用课件

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巧用课件,“神奇棒”“甜甜圈”“小魔方”……这些辅助的线、圈、方块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写字的要领。

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1》“三”字的教学

师:小朋友们,“三”这个字怎么才能写好它呢?今天老师特意请来了“神奇棒”来帮忙。(出示: )

生1:上面的横短,下面的横长。

生2:上面的横很斜,下面的不怎么斜。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神奇棒”来帮忙,“甜甜圈”也来帮忙了,这下你又有什么发现?(出示: )

生:我发现它们之间空的一样。

师:对呀,“三”字横画比较多,横画之间空白相等。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

识字写字教学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重中之重。“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给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效。

(责编 韦 雄)

上一篇:家风:立德树人永恒主题的研究与思考 下一篇: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