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立德树人永恒主题的研究与思考

时间:2022-10-24 08:45:00

家风:立德树人永恒主题的研究与思考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成年人正处于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特别需要家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诸多,家风又是未成年人品德教育的基础之一。从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入手,以生活教育理论和无意识心理为切入点探讨家风的功能与作用,提出立德树人的永恒性特性。

关键词:家风;立德树人;永恒主题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71-02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融为一体,指明了当代“德”的科学内涵,确立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同时也为立德树人提供了路径方向。党和政府十分强调立德树人,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本质。未成年人正处于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特别需要家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他们有能力判断什么是正确的道德标准,从而端正自己日常的道德行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崇高使命,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担当。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良现象与问题

(一)重溺爱轻责任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与家庭成员重大纠纷等很多家庭和社会悲剧频频重演,甚至有中、小学生残害自己父母或亲属和他人的报道,这当中不少是由于家庭教育失当所引起的。如家长们过分溺爱子女,任由他们凭借自己的意志做事,致使孩子们任性娇蛮,不愿承担责任,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往往就和他人发生冲突。还有个别家长甚至纵容其子女的不良行为,使得孩子们更加任性,助长了其暴力倾向,那些校园暴力血案则表现出极少数未成年人人格扭曲的烈度。

(二)重智育轻德育

众所周知,一般家长习惯提供给孩子智育方面的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灌输这样的思想:学习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能有份好工作赚大钱。而不太注重其良好的德育和素质的教育,即所谓重智轻德式的家庭教育。这种家庭教育仅仅理解为知识教育,忽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即教育孩子如何学会做人,这对处于人生初期的孩子来说存在着严重的道德教育空白。

(三) 重利益轻奉献

当代社会存在的重利轻义的现象也对部分家庭产生深刻影响。有些孩子的道德观念功利化、只顾自身利益,对待他人冷漠,对弱者无同情心,对需要帮助者不愿施以援手,不懂得如何去爱和感恩他人。这种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不正确的道德观念,家庭成员缺少平等交流和互相关爱,家长的不正确行为加重了未成年人对道德教育的逆反心理,孩子失去了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和信心,使得自私自利、不讲信用、忘恩负义等行为在部分未成年身上表现明显。

(四)重“成龙”轻家教

望子成龙的社会观念使得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的未来当作家庭的唯一重心。未成年人在家长的强烈期待下不堪重负,即使是生活在农村的贫困家庭亦是如此,甚至更加强烈。于是,从孩子受孕的时候起,向这个终点的冲刺就开始了。这种家长望子成龙的观念让学生和学校都处于泰山压顶之下,变得畸形。我国几千年优良的家教传统,例如教育孩子节俭、勤劳、忍让等传统美德教育今日已经所剩无几。

二、我国传统家庭教育

(一)我国古代“立德”之说

《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居“三不朽”之首,足见其地位重要。《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中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简言之,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古人立德树人的重要标准。

(二)将德行修养和孝悌立于重要位置

学会做人,以修养德行为求学目的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大优良传统。古人认为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做人、立世的根本,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良知、懂孝道、有责任心的人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提倡 “百德孝为首”,认为“孝”是一种知恩图报的感恩情结,“孝”是子女对父母之爱的主要体现,也是子女爱的繁衍与扩张的源点,孝亲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基本品德。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因此,孝悌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幸福,也是国家发展、社会安定的基础。

(三)品学兼优和人格高尚缺一不可

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格主要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及道德行为,它时时处处渗透在人的全部言行之中,覆盖于人的活动的多个层面。孔子所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荀子所言“生而同声,长而异俗”等,都道出了人格发展的差异性。《孟子・尽心上》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深刻表述了培养后代高尚的人品的重要性。因此,人格教育成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认为学高不是真正的目的,学高是为了品高。

三、我国传统的家风

(一)家风的定义

家风又称门风,家风一词在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写作的《家风诗》中出现,可以说,家风是历经延传而持久存在,或者在子孙后代身上一再出现的东西。我国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往往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家风就是血脉,是延续几辈人的文化教养和人品传承,代表着一个家族的整体精神,它既是家庭传统的延续和家庭价值的体现,更是家庭文化的凝聚。家风凝结着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它是除物质之外而具有的永恒意义、非物质性的家庭文化凝聚力。家风通过家里每一个成员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对每个家人来说,家风就是无字的宝典,更是无言的教育。

(二)家风的影响

家风有别于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它一旦形成,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和浸濡意义;反过来,家风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而是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意义。同时,家风讲求亲情、重视人伦、注重文化知识,它所蕴含的人伦观、自然观、生命观等就是塑造新时期“家风”的宝贵思想资源。所以,一个社会、国家是否具有良好的核心价值观,最终还是取决于每一个个体的素质和优良的家风。

(三)家风的教育功能

家风一般可分为三方面的内容,包括传承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及基本方法与规矩,如家德、家规、家训、家谱等。良好的家风是维系家庭或家族有效运行的精神纽带。家风的好坏直接关系社会风气的好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着隐蔽和间接的特征家风与未成年人生活的时间、空间、活动往往是统一的,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品行及行为方式会被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习得和内化。

(四)家风是家庭教育文化精髓

家庭教育可以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自我成长,并使每个成员都成为最好的自我。由于立德树人是家庭全体成员的事情,而且,只有家长做好了,孩子才有可能做得更好。家风离不开家庭文化的引领,只有将家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统一起来,才符合家庭文化的本质规定。每一个健康的家庭都应该重视其家庭所特有的文化传承,如家庭的谱表、相片、故事、口头传诵及特有的家庭传统档案。

四、生活教育理论对家风形成的印证

(一) 生活教育理论基本内涵

“生活即教育”是我国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内涵表述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他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

(二)家风反映实际生活

家风的形成正是以生活为前提的,它是与实际生活紧紧相结合的。家风的影响也是通过家庭生活才发生巨大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家风的形成,集中反映了在家庭教育中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反映了家风的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需要,反映在立德树人上的重要作用和需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三)家风来源与家庭生活。

家风最重要的是与家庭生活联系,在实际生活若隐若现,它是在不知不觉中指导孩子,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发展天赋的才能,培养健全的品格;把他们培养成为身心平衡、手脑并用、智德兼修、文武合一的社会有用人才。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教育即生活。

五、家风对未成年人的“无意识”作用

(一)无意识心理

所谓无意识心理,就是人们所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主体对客体的不自觉的认识与内部体验的统一,是人脑不可缺少的反映形式,在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看来,所有的心理事件均始于无意识,在那里它们受到检验,以确定它们是否能被意识所接受。只有通过审查,无意识的欲望才有可能变为意识,如果它通不过,就不会被允许进入意识。通过审查的欲望不会直接导致意识,只是“有可能成为意识”。上述无意识的变化就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某种影响而不知不觉地变化。

(二)无意识是一种悄然无声的力量

无意识能够使未成年人自然地吸收家长的教育内容,并在不知不觉中展开自我教育,最终使自己的行为活动形成习惯。正可谓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未成年人早年养成的习惯会如天性般稳固,由于他们思想未定,良好的家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其道德的养成。良好家风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诱发和利用无意识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

(三)家风的“无意识”传承

我国传统家风文化既是传统社会发展的积淀和折射,也是构建现代家风的重要底色。每个家庭历来重视家风对子女产生的影响,良好的家风来源于日常点滴的家庭生活和代代传承和良好的家庭氛围与风气,并与父母等长辈的示范作用密不可分;如果父母等长辈有意无意地以身作则,注重自身形象,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榜样,有利于家风的浸润。

六、立德树人的永恒性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古人云:“道德之于人群犹元气之于万物也。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人禽判于道德。故天虽生才,才者未必成君子,则以教育成之。”立:树立;德:德业。“立德”即树立德业。树,栽培。“树人”即培养人。从家庭德育与成才关系来看,“立德”是“树人”的基础,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成才的前提条件。现代意义的立德树人就是要从“立德”做起,培养接班人。要始终坚持德育为先,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培养其健全人格,让每个孩子成人成才。“立德”是首位,是“树人”的基础;“树人”是目的,是指培养未成年人成人成才。

(二)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我国的传统道德中众多内容内涵丰富,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仁义礼智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传递出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极深的人格修养、行为规范和家国情怀,也是当代道德教育的重要源头活水。家庭中由于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家长常常是在举手投足之间就潜移默化地对孩子在情感上以熏陶、引导,并通过日常生活和言传身教传播社会道德、培养个体品质,使孩子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立德树人是当代价值观的根本体现

众所周知,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一方面表现为人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价值准则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模糊、偏向和是非颠倒。由于未成年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立德树人的目标不在于让未成年人掌握一些关于道德的知识和观念,而是在于在他们的心中种下的以促发道德行动的种子,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道德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34.

[2]赵忠心.中国家庭教育五千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3]彭德华.现代家庭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0:51.

[4]弓松涛.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思考[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2007.

[5]王长今.传统家训思想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286.

[6]徐惟诚.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247.

[7]华桦.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09(10).

[8]王振存.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0(2).

上一篇:语文故事应用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训练 下一篇:理趣 乐趣 情趣 雅趣